新聞時評丨搬掉復工復產中的兩塊“攔路石”


新聞時評丨搬掉復工復產中的兩塊“攔路石”

為了將疫情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各地都在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推進有序復工復產,但在實際工作當中,有兩種情況需要引起關注。

一種情況是,一些企業反映極個別的村(社區)仍將持有健康綠碼的外來員工拒之門外,據說是為了防範疫情傳播進來的風險。

另一種情況是,一種說法在一部分人當中甚有市場:現在既然要鼓勵企業復工復產,那又何必向當地鄉鎮(街道)備案。

這兩種情況都有偏頗之處。前者讓健康的外來員工在最後一百米無法返回,這樣外來員工就無法安居與樂業,傳播出去,又會讓一大批本要返回的外地員工停滯腳步。實際上,省市在開啟健康碼時早已採取數據對比、軌跡分析等進行安全設防,故才讓綠碼者檢測後正常通行,更何況,外來員工不回來,也會直接影響村(社)居民房租等資產性收入。

持後者這種說法的人士沒有注意到的是,讓企業備的只是疫情防控相關準備情況,是否掌握員工情況,是否做好測溫、消毒等防疫準備工作,讓企業有備開工,而不是倉促上陣。試想下,一個防疫舉措不到位的企業,作為員工怎麼會有安全感,這樣的生產又怎麼能持續?

今天的有序復工復產,事關“十三五”的收官。所以我們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去迎接外地員工有序返還、安心居住與工作。各相關部門也要指導企業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有這樣,復工復產才能持久,才是真正有利於企業,也才能真正實現“兩手抓、兩手硬、兩戰贏”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