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從五十年代初期成軍開始算起,六十餘年過去,國足只踢進了一次世界盃,良好的足球文化土壤在形成萌芽後快速遭抹殺的循環當中反覆。從昔日的穩定亞洲一流球隊,再到如今連越南、印度都不一定能穩勝的尷尬弱旅,下限還會被刷新麼?

在每一次短暫的大喜之後,國足必還球迷以長久悲哀的心境。當然,在這曲折躊躇的足球發展過程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中國足球運動員的努力值得大眾肯定。

在國足歷史上,有哪些球員能真正地代表一個時代?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同樣也是一個無論如何選擇都會有爭議的問題。

在本文之中,筆者將會按時間線大致劃出六個時代,再從中甄選出相應時間內最有代表性的國腳球員。如有商榷或遺珠之選,亦歡迎諸位在文末評論區補充。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一、張宏根、年維泗

為了備戰世界盃的預選賽,成軍的初期,為了選拔國腳,國足在天津組織舉辦了第一屆全國足球比賽大會,當時共有八支球隊參加。在隨後的幾年中,國足師從足球豪強匈牙利,運用了緊巴巴的外匯,相繼送了25名隊員到東歐兄弟家裡去取經學習,開啟建隊之路。

1957年,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的預選賽,在首輪在與印度尼西亞隊的三場較量中不敵,被淘汰,這是新中國國足第一次在世界重要大賽上的亮相。回顧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因為ZZ上的原因,國足沒辦法取得若干大賽的參賽資格,但總算在萬般困難之中實現了起步。

在此期間,中國足球最有代表性的球員,莫過於張宏根、年維泗。

張宏根,五、六十年代國足的進攻核心。張宏根的技術全面、腳法細膩,頭腦清楚,反應敏捷,射門意識強,善於組織進攻為同伴創造破門機會,個人突破、假動作過人幾乎無所無所不精。在後來球迷的認知中,張宏根往往被認為是中國足球隊史上第一位巨星。

年維泗,在建隊之初,年維泗是最年輕的國家足球選手且被認為是未來最具潛力的鋒線球員。他的控球技術熟練,同時善於組織進攻。在29歲因傷退役後,無法在綠茵場上用腳報效國足的年維泗繼續投身於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當中,享有【中國足球教父】之稱。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戚務生

二、胡登輝、王后軍、戚務生、徐根寶

在艱難起飛之後,在動亂大時代的環境下,中國足球的星火隨之被抹殺乾淨。張宏根、年維泗一代之後後,40年代中旬後出生的足球運動員,稱得上是悲劇一代。較之第一代在野蠻足球環境下探索成長的開荒牛球員們,第二批接棒的球員們,無論是在技術、體能、速度上都有了大幅的提高,且在訓練的刻苦程度上毫不遜色。

然而,個人的努力,終究是敵不過命運的齒輪。十年動盪結束、十年青春已逝,大批翹楚球員們的足球生涯,在浩劫之中無聲結束。沒有得到掌聲與肯定,已成不可逆的事實,只是無論如何,這一批被遺棄掉的球員都不該被後世球迷所遺忘掉。

在筆者看來,這一個時期最也代表性的國足球員,莫過於如下四位球員。

戚務生,司職中後衛。

1964年轉入遼寧足球隊後,戚務生就以迅疾的速度和犀利的突破著稱。次年,戚務生入選了國足。球員時代的戚務生,球風瀟灑,攻防兼備,堪稱是亞洲自由中衛的鼻祖球員。戚務生是不幸的,實力強大的他本該在亞洲足球的歷史上留名;同時,戚務生也是幸運的,他至少熬了過去。1976年,戚務生作為隊長,率國足奪下亞洲盃足球賽第三名,終於等來了球員人生中的光輝時刻。當界比賽結束之後,戚務生宣佈退役,轉戰教練崗位。

王后軍,綽號【飛將軍】,司職邊鋒。

1965年入選國家足球隊,70年代初任國家隊隊長。王厚軍的身體素質好,尤以快速靈巧見長,在比賽中常以漂亮的個人突破、準確的底線傳中和凌歷的射門功夫,博得球迷青睞,稱得上是中國足球歷史上的初代過人王。

徐根寶,這一位老人的名字,想必新生代的球迷們都相當熟悉了。

1966年至1975年期間,徐根寶是國內最好的左後衛。與戚務生的霸氣瀟灑相比,徐根寶的特徵是球風異常穩重,極其少出錯。在球員時代謝幕之後,徐老先後從事過教練、青訓等工作,為中國足球奮鬥了一生。

胡登輝,中國足球史上最讓人痛惜的球員,在黎明來臨前不幸死去的天才中鋒。

足球意識出色,穿插跑動靈氣十足,停、帶、傳、射技術簡潔實用,前衝力極強,有一腳遠射。在六十年代的國家隊當中,包括主帥年維泗在內的各路大咖,都紛紛地把胡登輝視為“最有潛質和前途的年輕球 員”。中國足球史上出現過不少巔峰短暫的流星球員,但是胡登輝和他們不一樣。與其說他是至少閃亮過的流星,倒不如說他只是一隻弱小無助的流螢,剛剛展開雙翅之際,就被時代的黑幕吞沒。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賈秀全

三、賈秀全、古廣明、柳海光、馬林

改革開放後,中國足球終於迎來了隊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在1980年代中旬之前,國足都稱得上是亞洲足球的一隊勁旅。

1981年1月的世界盃亞大區預選賽,在大組賽決賽中,國足距離晉級世界盃決賽圈僅差一個淨勝球,最終在附加賽敗北於新西蘭。1984年尼赫魯金盃賽,國足在賽事中擊敗了世界冠軍阿根廷隊;同年亞洲盃,第三代中國軍團更是在獅城新加坡創造歷史,勇奪亞軍。

在此期間,中國足球湧現出了一大批出色的球手,無論是南派足球,還是北派足球,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國腳們當中的佼佼者,開始有能力去到歐洲、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的風采。選擇總是困難的,在大批值得提名的風雲國腳當中,筆者最終甄選出了這四位球員,作為這個足球時代的代表。

賈秀全,80年代中國國家隊的核心球員,國家隊隊長。

最早踢前鋒出身的賈秀全,後來被改造成為了一名中衛。作為中衛,賈秀全成功接過了前輩戚務生交出的大旗。賽場之上,賈秀全作風頑強、搶斷球兇狠準確、射門和助攻能力都極強。1984年亞洲盃上,賈秀全是中國國家隊當之無愧的王牌球員,在獲得賽事【最佳運動員】,更以後衛的身份包攬下了賽事的【最佳射手】。

80年代末期,賈秀全與隊友柳海光一起,赴歐洲足球豪門貝爾格萊德游擊隊效力,並於1988-1989歐洲聯盟杯登上,創造了屬於中國球員的留洋歷史。90年代初期,賈秀全攜亞洲最佳中衛之威,先後效力於馬來西亞、日本聯賽,均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可以說,賈指導是不折不扣的昔日亞洲第一後衛&中國足球留洋先鋒。

古廣明,80年代初期中國足壇的頂級邊鋒,南派足球的代表人物。

綽號【泥鰍】的古廣明,在場上司職邊鋒,速度奇快,盤帶技術靈巧無比,是80年代中旬之前,國家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在1987年到1992年間,古廣明走出國門,效力於德乙達姆施塔特隊,風光一時。無論面對的對手無論是多強壯、兇狠,古廣明都能像泥鰍一樣抹過去,輕盈化解。這一位鮮明特點的出色邊鋒,堪稱是南派足球人物的最佳代表。

柳海光,80年代中國足壇首屈一指的中鋒。

國家隊出場76次,打入31球。在國家隊歷史射手榜中,僅次於郝海東41球,屈居次席的便是這一位前輩。

作為中鋒,身高1.86米的柳海光,活動範圍極大,在門前的搶點攻門更是拿手好戲,是中國足球經典【一高一快】組合的初代神鋒。較之同袍好友賈秀全,柳海光當年的留洋生涯是短暫且缺乏亮點的。在出發的同年底,柳海光就回到了中國。不過,他畢竟是中國足球歷史上首位出國踢球的前鋒,實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馬林,80年代中國足壇首屈一指的快馬。

國家隊出場58次,打入29球,歷史射手榜第三位。馬林的技術嫻熟,控球能力強,奔跑積極,善於穿插扯動,強行突破,門前搶點、包抄射門技術上乘,就連頭球的能力也完全不像身高只有1.76米的球員。80年代,國家隊442陣型中【一高一快】的快,指的正是馬林。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郝海東

四、郝海東、范志毅、孫繼海、楊晨

經歷了隊史的第一個高峰之後,伴隨著亞洲其餘對手的悉數崛起,加之大賽心理素質差的問題逐漸暴露,國足在九十年代經歷了一波低谷。不過,與此同時,無論是甲A聯賽,還是足協或者俱樂部組織的青少年留洋發展計劃,都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一大批出色的國腳球員正在孕育之中。

從90年代下半旬開始,中國足球便迎來了第二個高峰,同時也是截至目前的隊史巔峰。2002年世界盃,中國隊取得出線資格首次晉級決賽圈,舉國狂歡;2004年亞洲盃,中國闖進決賽,結果以1-3敗給日本,第二次取得亞洲盃亞軍。

在此期間,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國腳球員,當屬大家都相當熟悉的四位球員:郝海東、范志毅、孫繼海、楊晨。

郝海東、范志毅兩人稱得上是甲A時代中國足壇的頂流巨星。

前者是中國足球歷史的最優秀的鋒線殺手,腳下技術出色,彈跳及爆發力過人,門前嗅覺和處理球能力更是在國內球員中更是無人能及。

後者則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萬金油球員,中國第一位獲得亞洲足球先生殊榮的球員。當然,範大將軍在水晶宮成為後防核心兼隊長的留洋經歷,同樣稱得上是非常成功的。

至於,孫繼海與楊晨?到目前為止,兩人仍是中國球員留洋五大聯賽的標杆球員。

巔峰時期的孫繼海,是亞洲第一邊後衛的有力競爭者。21歲之年,孫繼海就成為了班霸大連隊的絕對主力,隨後在水晶宮初試啼聲失敗後,孫繼海返回國內練級,計劃後續再戰英倫。2002年,孫繼海加盟曼城,協助曼城衝超成功,並在隨後的六個英超賽季當中成為球隊的主要球員,最終入選了英超名人堂。

比起孫繼海的留洋計劃,楊晨的留洋之旅在起初就打上了【曲線救國】的無奈標籤。受制於【三杆洋槍】組合在國安的地位,作為本土足球才俊的楊晨,在當年基本沒有撈到什麼出場的機會。1998年,楊晨毅然選擇了海外球隊提供的試訓機會,出去闖一闖。得益於出色的試訓表現,加之母隊的沒有過分阻攔,同年7月1日,楊晨正式轉會德國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身披21號球衣,轉會費為375萬人民幣(約100萬馬克),為登陸五大聯賽的第一個中國人。

在法蘭克福俱樂部,楊晨共效力四個賽季。在前兩個德甲賽季當中,楊晨的表現可圈可點,98-99德甲賽季出場23次,入球8個。99-00德甲賽季出場27次,入球4個。可以說,敬業又帥氣的楊晨正是中國足球在五大聯賽的第一張名片。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李瑋鋒

五、李瑋鋒、鄭智

自2004年亞洲盃之後,中國足球就進入了蹣跚前行的又一低谷期。國內足壇的各種醜聞不斷,國家隊的競技水平&國腳的質量退步亦十分嚴重,FIFA排名屢創新低。俗語說,劫後餘生,然而,從目前看來,中國足球仍未走出黑暗期。

能代表這一個黑暗時代的國足球員該是誰呢?

在筆者看來,最佳答案,正是被譽為中國足壇最後的兩位大佬球員:李瑋鋒、鄭智。

李瑋鋒,綽號【大頭】,司職中後衛。

1998-2011年間,李瑋鋒合計為國家隊出場112次,隊史第一。作為中後衛,李瑋鋒在國家隊共轟入了14個入球,當中包括了數個價值連城的頭球。

作為國足輝煌期到暗黑期的重要見證者,僅靠一己之力,任誰也無法阻擋歷史進程的發生。儘管生涯之中曾因作風問題廣被球迷所詬病,但是不該否認的事情是,李瑋鋒的實力,完全對得起曾經佩戴在他臂章上的國足隊長袖標,對得起球迷對他坐陣後防的信任,當然也對得起【球霸】的稱號。

鄭智,繼大將軍後的又一足壇萬金油。

身體素質好,技術全面,經驗豐富,防守進攻能力都很強,在場上後衛和中場乃至前鋒位置都有他發揮的空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能戰士。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鄭智幾乎一直被外界譽為中國國內最好的足球運動員。現年的鄭智已年近不惑,但是相信保守地把他排在中國足壇現役TOP10球員中,估計都也不會有多少球迷敢反對。

之於這個時代,關於對鄭智的能力與影響力的評價,流行著這樣的一種形容:如果有10個鄭智在,中國足球也尚且不止淪落到如此。這一句話,既是對高齡鄭智能力以及自律的肯定,同樣是對現階段中國足球人才缺乏的悲鳴。

真正能代表一個時代的十八位國足球員

武磊

六、武磊、艾克森

最後一個時代的分段,也就是目前。

中國足球已陷入了一種怪圈,聯賽商業化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上層的騷操作不斷,基層的青少年足球人口相比1995年卻劇減過半;國足在亞洲裡能穩勝的對手也越來越少,用范志毅的話來形容,那就是臉都不要了。

較之之前的分段,在這一個年代中,要挑選出代表性的國足球員的話,篩選難度實在太少了。在筆者眼內,不過兩人而已。

武磊,中國足壇最後的遮羞布,現階段五大聯賽的中國獨苗。

在這一個浮躁的年代,武磊是中國足球唯一球迷們不惜熬夜關注的亮光。球技之外,不染髮、不紋身的做派、低調好學且為人親和的球品,更是值得讚賞。即使已經貴為中國足壇一哥,在這一個總帶著一臉笑容的年輕人眼睛裡,球迷們還能看到當年在根寶基地中的少年對於足球的真正熱愛。

艾克森,我們的新同胞。

艾克森是一位敬業的球員,現在來談論他能為中國足球帶來什麼貢獻,為時過早。實際上,如果指望年過三十的艾克森拯救中國足球,顯然是球迷都心知肚明的期待過高。

艾克森入榜的原因,也不在於他對中國足球的貢獻,更多的衡量考慮在於他的血統。以艾克森為代表的球員,象徵著一條中國足壇現階段可能不得不走的捷徑。至於這一種方法,到底是上策、還是下策,甚至其實是已胎死腹中的遺策?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