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若干年後的某個春天,當你再次騎車穿行在東湖畔,藉著夕陽望著這個城市的輪廓,你也許還會想起此刻。由優酷拍攝出品、演員徐帆友情獻聲的中國抗擊疫情紀錄片《冬去春歸—2020疫情裡的中國》(簡稱《冬去春歸》),於3月8日登錄優酷。在特殊環境下,武漢這座一千多萬人口的城市,被靜謐與喧鬧的兩極氛圍所環繞,街道冷冷清清,醫院生死交織。作為第一部互聯網平臺拍攝出品的紀錄片,出品方優酷在疫情初現苗頭的第一時間抵達武漢,用鏡頭記錄下這座城市的故事與經歷。

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十三床怎麼了?”“人不行了,心率馬上沒了,上腎上腺素、阿托品,快!”醫生一邊為病患做著心肺復甦,一邊呼喊著同伴協助展開搶救。這不是電影,這裡的一切都真實發生著,這裡是武漢,是許許多多武漢人的家。在以吃聞名的武漢,人們往往用一頓早餐開啟新的一天,清晨近五百萬人走出家門尋找美味,這被武漢人稱之為“過早”。熱乾麵正是武漢“過早”文化的核心代表,但受疫情影響,武漢約有98%的早餐店停止營業,曾經熱熱鬧鬧的街頭,如今只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龐氏熱乾麵店孤零零地飄著香氣。65歲的龐婆婆經營熱乾麵店已經45年,她說“人總是要‘過早’的”。

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在這個特殊時期,所有人都在力所能及地發揮自己的能量,想為他人做出一些貢獻。志願者霍祁和他的夥伴們,憑藉“認識的人多,可以做的事多”的想法,成為了捐贈方與受捐方的資源、信息中轉站,積極為前線補給“彈藥”物資。據不完全統計,武漢自防疫工作展開以來,以官方組織和個人身份參與到志願服務中的總人數超過四萬,他們分佈在醫院、社區等各個崗位,像一張網將人們的生活隔離在病毒之外。

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與人際罕見的武漢街頭形成反差的,是醫院裡醫護人員們忙碌的身影。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副主任醫師周寧所在的病區,收治的患者全部是危重症病例,他們的工作就是守護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所踏足的危重病房便是抗疫之戰最前線的“戰區”。在這裡,呼吸科主任李聖青帶著醫療隊隊員,為危重病人進行呼吸機拔管,拔管過程中積壓在肺部的病毒會集中迸發,危險程度堪比拆除炸彈,他們對此都格外地謹慎。隨著經歷19天治療的病人拔管成功,同濟醫院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重獲新生,然而,在危重症病區裡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呼吸機拔管是病人從危重症轉向重症的重要步驟,可能成功也可能會失敗,醫生們拼盡全力只為一線生機,他們努力幫助患者擺脫死神的魔爪。

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此刻的武漢,就像一個巨型的醫療中心,除了火神山、雷神山,還有近20座方艙醫院和多個隔離點,醫院裡的人拼盡全力與死神搏鬥,醫院外的人等待疫情早日過去。時至今日,武漢市民早已從最初的惶恐不安過渡到如今的有條不紊,隔離在家、線上辦公、直播聽課,人們團結一致地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場戰疫中,所有為疫情努力的人都值得我們敬佩,無論是平靜、開心,還是難過、憤怒的場景,所有時刻都值得我們紀念。走入武漢的真實生活,瞭解堅強的武漢人民,《冬去春歸》凝聚的不僅僅是攝製團隊的心血,更是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的決心。

3月8日《冬去春歸》優酷開播,走進武漢生活共同抗擊疫情

“這裡是武漢,這裡是我的家。”隨著徐帆的友情獻聲,觀眾們體驗著感同身受的心靈觸動。自3月8日起,《冬去春歸》將於每週日零點優酷準時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