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活得不開心的本質原因!請警惕

為什麼你活得不開心呢?

好像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常常覺得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在生活瑣事的重重包繞下,常常情緒失控;

面對戀人和朋友,總覺得無法親近;

對工作或者學業上,常常有一種厭惡感;

你不滿足自己的現狀,卻不知如何應對?

大部分人活得不開心的本質原因!請警惕

你是一個能好好解決問題的人嗎?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曾這樣描述心理不健康的共同表現,它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心理委頓。

心理委頓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你可能遇到了某一個具體的問題或者是生活本身讓你覺得無法應對,但是你周圍的人卻能很好的應對這些事。你可能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現:對自己喪失信心、失去了控制自己情緒和思維的能力,主導的情緒表現是焦慮和抑鬱,嚴重的話,甚至會絕望。

而這種狀態之所以會產生,就源自生命中有一部分問題,是你無法解決的。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些問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去面對並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包含三個方面,積極(全面)、平衡(適度)、磋商(靈活),這就意味著你能在你的生活中能夠擁有體驗生活更方面的能力,不沉迷於生活中的某一個或者某兩個方面擁有能夠平衡問題各方、尋求適中解決的能力;擁有積極學習、不讓自己侷限於一種特定的模式下的能力。


大部分人活得不開心的本質原因!請警惕

持續惡劣的情緒無法自控

我們的情緒反應、思維模式,都有一套自動化的反應模式。比如說,我們感到了憤怒,然後無法抑制自己的發怒。

與你的情緒保持距離,當你感到憤怒的時候,意識到你此刻有憤怒的情緒,然後平靜地說出“此時我感到了憤怒”,而不是讓憤怒操控了你,使你在憤怒中做出衝動的言行,進一步惡化自己的處境。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認為: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於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

很多生理疾病,都跟心理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軀體疾病像腫瘤、糖尿病、關節炎、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這些慢性疾病,和抑鬱症互為危險因素,有共同發病的風險。

有研究顯示,關節炎、背疼、頭疼的患者患抑鬱症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9到3.2倍,抑鬱症患者發生腫瘤、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但是抑鬱症經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完全可以治癒。

我們和痛苦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逃避、否認、厭惡、極力抗拒。當你願意承認、接受、好好體會你的痛苦的時候,你和它的關係會改變,它也會變得更好承受。

當我們學會深入觀察和體會我們的痛苦的時候,我們會對它有新的認識,會收到它傳遞給我們的重要而真實的信息,然後跟隨這信息,做出我們生命的改變。

大部分人活得不開心的本質原因!請警惕

展望或擔憂未來,懷念或懊悔過去,卻忽視當下

一個人假如無法活在當下,他就無法全身心感受到這一刻的美好和喜悅。更重要的是,人們大部分的不快樂,卻都起源於過去和未來:無法接受過去、不斷擔憂未來。

如果你自己看一看你的焦慮和壓力,你會發現它們很少來源於此時此刻,此刻你還好,你只是擔心下一刻會變得不好,或者感嘆曾經本可以更好。

無法專注

注意力不集中,是另一種普遍被我們經歷著的困難。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太多人沒有辦法在如今爆炸式的信息中安靜下來,他們總是不自覺流露出著急的神色,讓自己和他們身邊的人都感到很不舒適。

專注並不是一件想做就能做到的事,特別當你處在不斷被打擾和走神的狀態中過久的時候。而我們往往忘了,幸福感本身也是一件需要專注體驗其中才能體會到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