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前景會怎樣?

交流農業


2019年玉米前景會怎樣?

供不應求的局面、上漲成定局,在18年裡玉米的價格波動以及行情可以看出,19年裡玉米的前景十分廣闊,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編者家裡也是玉米的種植大戶,對玉米的行情及波動也算是有所瞭解。


編者就18年的玉米行情,對2019年的玉米表述如下幾個觀點:

1、未雨綢繆,提前分析玉米的行情及價格波動走勢,如今的玉米各個收購商和貿易商炒作的行情,也就是說這個前期的預估行情十分關鍵,可以在玉米開啟行情的大趨勢下積極作為,可以根據行情增加、減少玉米的輪種面積,這種及時調整玉米的種植面積可以讓自己換來更多的利潤空間。


2、對玉米的出售價位選擇上,出售的價位儘可能元喔高點,而且順應形勢不要一味的惜售,根據行情及時出售玉米,讓種植的利潤落袋為安。比如,總想著玉米能賣上最高價,殊不知何時才是最好點位呢?一般來說玉米一年中有兩個適宜出售的時間,分別是春節和初入冬時節,因為5-10月份有臨儲玉米拍賣,會導致玉米價格漲不上去、跌不下來。

3、玉米因質定價和因地而異。比如同等14%含水量的玉米東北地區的售價比華北地區偏低1毛錢左右。因為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偏北,導致玉米生長期間適宜的溫度天數少,導致玉米的成熟度不佳,在零售市場上賣不到高價。

4、合理安排玉米輪種、播種,看到玉米漲價了不要盲目跟風種植。現如今雖然玉米的消費缺口依然存在,但缺口的二三千萬噸佔比並不大,也並沒有影響到十分的嚴重地步,編者認為適度的玉米消費缺口對於價格而言是好事。

2019年以東北黑龍江為例,玉米的前景會更加廣闊,原因在於本地對玉米的消化能力大大提高,帶動了對玉米的消費量。比如現價的玉米每噸1600元(摺合每斤8毛左右),預計19年裡會上漲至每噸1750元以上,漲幅會在10%以上。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希時間


2019年玉米前景會怎樣?

目前,2019年的1月份即將過完,春節也即將到來,玉米市場在經過2個月的持續走弱行情之後,當前總體上已經趨於穩定,其中,東北產區的深加工企業玉米折標後掛牌收購價多在1550-1750元/噸,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價格在1930-2040元/噸,東北港口新玉米主流收購價1815-1835元/噸,南方廣東港口主流成交價1960-1980元/噸。春節後,玉米市場價格的前景如何,也決定了產區玉米種植的前景。儘管市場上對玉米後市的預期已經從之前的看漲轉變成了謹慎看好,但相比來說,玉米品種依然是種植前景比較好的主糧品種。

一、年後的玉米市場價格,預計將會呈現震盪走強行情。

一方面,市場購銷在年後的緩慢恢復中,需要面臨東北部分地區農民手中還有較多糧源,且在氣溫逐漸升高下的出售壓力較大的情況。這期間,預計玉米價格也將會以小幅震盪行情為主。市場收購主體會在收購過程中逐漸試探國家政策的實際支撐力度和農民賣糧的心理。

另一方面,根據國糧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解讀國家糧食局前期公佈的做好東北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精神,他預測臨儲玉米拍賣的時間將會推遲,拍賣底價也可能會上調100元/噸。這一消息無疑將會利好春播前的玉米市場行情。

再者,玉米消費需求有喜有憂,喜得是深加工產能的擴張,以及需求將在年後逐漸回升,對玉米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憂的是豬瘟疫情影響可能遠超預期,生豬存欄水平的大幅下降,將明顯抑制飼用玉米的需求。

二、預計2019年產區玉米播種面積將會受到考驗,特別是東北地區,有可能會繼續減少。

主要的原因,一方面2018年12月份以來的玉米價格持續下跌,2個月累計最高跌幅達到220元/噸,目前的價格水平已經處於低位,甚至局部跌破了包地種植的成本,那麼如果年後玉米價格沒有明顯的上漲行情的話,生產者的種植玉米積極性很可能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國家在加大力度推進國產大豆生產,特別是農業部門公佈的大豆振興計劃,除了落實2019年國內大豆麵積繼續增加1000萬畝之外,相關的補貼標準等措施,預計將會在春節後出臺,那麼也將會提振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綜上述所,2019年國內玉米的前景糧小咖依然是看好的,雖然市場價格走勢面臨著臨儲玉米拍賣和非洲豬瘟的雙重打壓,但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減產,再加上庫存水平大幅下降,導致國內玉米供需形勢出現根本性的扭轉,這是不爭的事實。後期隨著農民手中糧源的逐漸減少,特別是剩下的餘糧多是品質好、且自然晾曬的,加工企業在糧源渠道偏緊的情況下,提價收購也將在所難免。


糧小咖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過完春節也就要考慮春耕了,不過節後對於農民來說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種植什麼?鑑於2018年玉米價位節節升高,不少農民對於玉米的種植前景充滿了期待,作為和玉米同屬於夏季作物的大豆、花生、芝麻等農作物也自然成為了玉米之外的競爭對象,而其中尤其是以大豆的競爭力最大,那麼今年春耕究竟是種植玉米還是大豆呢?下面科學興農就來簡單的談一下。

玉米前景越來越好

首先讓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今年種植玉米的經濟效益相對於2018年而言只會好不會差!為什麼這麼確信呢?主要還是源於今年玉米價位越高越高,而玉米價位卻並沒有什麼實質性利空在未來可能會導致玉米價位大幅度下跌。科學興農這麼說並非是盲目自信,主要利用有一下幾點。

首先,臨儲庫存量大幅度下滑,拍賣動力不足,對今年玉米市場難以形成較大威脅。參照我國玉米年度需求2.6億噸左右的態勢,我國玉米庫存儲備量維持在4000-6000萬噸屬於正常供給水平,而當玉米庫存已經回落至8000萬噸上下,從拍賣動力看,同去年相比已經大大降低。很難再形成如同2018年一般的拍賣量,對於市場的衝擊也不會太大,在物價普遍上漲的當下,玉米價位也不會有什麼下跌空間。

要不要種玉米?

儘管種植玉米經濟效益在穩步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種植大豆等其他農作物的經濟效益也同樣在穩步提升,當然最為典型的就是大豆,這倒不是說大豆價位在提高,從科學興農所瞭解的信息看,近一年的大豆價位走勢甚至還在走低。但是在我國大豆供給趨緊的情況下,大豆補貼在2018年驟然大幅度提高高達320元每畝,這樣的補貼額度可是我國其他任何作物都難以享受到的。而這也大大刺激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在今年元月15日,農業農村部發出了振興我國大豆產業的調查報告,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今年大豆補貼,但是從國家對大豆的重視程度看補貼力度即便不如去年也不會太低。

不過畢竟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大豆補貼信息,但是玉米價位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看的見的,持續走高這也是大家所能夠感知的,因此科學興農認為在國家沒有明確的補貼表態前,建議您再觀察,不要急著購買玉米種子或者大豆種子。

綜上來說,科學興農認為今年種植玉米還是比較有前景的,玉米種植整體比較簡單,相對而言並不複雜,而大豆病蟲害也比較多,不如玉米那般那麼容易管理,加上目前玉米種植經濟效益又比較可觀,建議您在大豆補貼消息出臺前,再做觀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