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最純潔的信仰


民族魂最純潔的信仰

“信仰”一詞可查記載最早出現於佛教唐譯《華嚴經》,但信仰不是佛教術語,最初是指人對神的信奉和敬仰。清朝末期信仰一詞的含義開始泛化,指人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也泛指人堅持一種信念為達到某種目的時,從心底發出的一種力量。

信仰自古以來,多被文人視為迷信的代名詞。因為宗教的理念違背了科學的求實精神,且阻礙了社會的文明進步。但宗教信仰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精神現象,一種奴性,更是人類的精神大麻。不然這一愚昧現象何以遍及全人類,並在科學發達的今日,仍在繼續(我是其中之一)。但拋開宗教和使命的加持,純粹的信仰是心靈的主觀產物,沒有宗教和使命的前綴,人依然可以擁有信仰,只是變的更加純潔了,比如民眾的民族魂,在同胞有難時挺身而出,這就是信仰,最純潔高尚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