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很多还是停留在电视或者电影里面。日本的女人都很温柔,下班了总是能及时为丈夫打开门,拿下丈夫手中的公文包和外套,对丈夫说:您辛苦了,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你把这个画面男女主人公换下,会不会觉得毫无违和感。最近日本的“家庭主夫”逐渐变成了潮流。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去年日本东京举行了一场相亲大会,有30名男士和30名女士共同参加。本身也没什么特别的,因为咱们国家的相亲大会也很多,像“非诚勿扰”这样的交友类节目也火了很多年了。但是重点来了,这里面的男士都不介意自己以后放弃自己的工作,照顾家庭和孩子,而女士们也是冲着这点来参加相亲大会的。在相亲会上,男士大多的话题都是自己的厨艺和陪孩子,女士们听的也是津津有味。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中国,大多数家庭是妻子怀孕以后就辞职待产了。等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里有老人可以帮忙带小孩的,妻子还可以上班工作。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就要专职做“家庭主妇”了。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家庭主夫”这个词“出生”于2010年,地址:日本厚生劳动省。英文拼法是“ikumen”,是日语“照顾孩子”的英文拼法“ikuji”和英语“男人”的组合。简单理解就是男人在家庭中承担过去“家庭主妇”的工作。估计当时创造这个词的人没有想到,在随后的几年里社会竟然朝着这个趋势发展。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老一辈的日本观念是男人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据调查上世纪80年代,父亲和孩子的互动时间大概是每天40分钟,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大概都是严肃的,不易靠近的。随着“家庭主夫”的观念流行,更多的父亲加入到培养孩子的“阵营”,而不仅仅是只对家庭生活提供经济支持。虽然没有很多男人专职做“家庭主夫”,但是潮流的影响也对家庭结构产生了影响。另外日本有陪产假制度,虽然很多人想休,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休。日本一家叫做SEKISUI HOUSE的公司就推出了男员工能休1个月的育儿假的制度,并且由埼玉县分公司的总务长带头休1个月,这个举措为男人从工作岗位融入家庭又增进了一大步。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1月陪产假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都说:男人一生中应该做一次“家庭主夫”。村上春树结婚第二年,自己没有工作,妻子上班,于是他过了半年“家庭主夫”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准备早饭,送妻子上班。然后回家整理屋子,洗衣服。下午四点开始准备晚饭,等妻子晚上回家吃饭。他总是把料理最好的一部分拿给妻子,希望在妻子的眼里,自己“厨师”的身份可以得到赞赏。用村上春树的话说:这半年是他人生中最好的一页。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2013年,日本NHK新闻网5月17日报道,年龄在30-40岁的日本父亲中,有超过7成出去买菜。有超过五成会做饭,四成会洗碗打扫卫生,这个比例可是比2006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很多。2016年日本“育儿男士”一项对家庭关系的研究显示,在日本,越来越多的丈夫依靠妻子的工资生活。日本有更多人开始接受“家庭主夫”模式,这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趋势。

日本“家庭主妇”变“家庭主夫”

安倍首相在宣言中说过,“将管理职位的女性比例提高至30%”,看来“家庭主夫”的趋势也为安倍首相的宣言做了贡献。无论是“家庭主夫”还是“家庭主妇”,只要是一个家庭所有人都过的和谐,开心,什么形式都可以。你是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