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好累,死也很難。心裡真的承受不住了,真的不知道以什麼樣的精神去生活,怎麼面對接下來可能更難過的生活呢?

蘇楓櫻


親:人活著是為“活”而不是為“死”。前幾天網上一段子:說屈原“託夢”給他,要他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屈原幾千年來一直很後悔投江。

實際上,“難”、“累”這個東西沒有少分給我,我要死的話都死了好幾十年了。

所以,親,你很對:想死都難,是因為有“愛”。“愛”的最深處是對親人的“不放心”,你死了,他們更難!用心去愛親人,關心親人就能戰勝一切的。

未來會更難嗎?說不清楚。但“一死了之”是純粹的“自私”,最明顯的不負責任。

我知道:明天沒有“預期”這是大多數人之痛點!因為這,所以浮躁不安,生活沒質量。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老賴”惶惶不可終日,1329萬案例是個什麼概念?想“翻燒”掙回來可又純粹是空談!更多的人一年到頭有家回不了,背鄉離井不知家的味道,更得不到親人的安慰與近距離親情鼓勵。漂泊無定,發個牢騷都不那麼隨便!

親:又回想,憑什麼要我死?憑什麼我又要去加害一樣生活在低層的人們?農業荒廢,困難的人不止一兩個,因為:雖然我們在低層,生活困難重重,心累、身累,但決不是我無能!要堅信:我們有實足的理由活下去!

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拖,看到明天的太陽就是勝利!

只能這樣勸你,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