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一場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小衝擊。


就餐飲業而言,2月份損失可能高於3190億元。


連行業龍頭也開始哭窮,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公開信中表明,疫情影響下公司撐不過三個月。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說,更加艱難。


前兩天,好幾位老闆在網上聯合發聲:


我是圓圓貓品牌工廠的老闆高林偉…受本次疫情影響,5000+的銷售訂單無法按時發出,導致庫存積壓10萬多,預計損失200多萬,資金週轉壓力加劇...


卡婷彩妝品牌…因疫情影響,公司停工將近一個月,快遞發貨受阻,店鋪銷量轉化受到很大影響,線下5000+網點暫停營業…


每一個行業的危機,每一個企業的倒下,背後都是許多人的降薪、降職和失業。


一場疫情暴露了一個人生的殘酷真相:

人活一輩子,總有“豐年”和“荒年”。


財源廣進時,是“豐年”,時運不佳時,是“荒年”。


左右逢源時,是“豐年”,門可羅雀時,是“荒年”。


血氣方剛時,是“豐年”,弱不禁風時,是“荒年”。


人在豐年,自然瀟灑愜意,但在這之餘,必須考慮“荒年”的活法,給自己留一點後路。


可惜,太多沉醉在豐年裡的人,誤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01


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社會越來越變地高壓,父輩們40多歲才會遇到的問題,我們這一代30歲就感受到了。


每次裁員時,30歲的人就開始心驚膽戰。


上有老闆的壓榨,下有年輕人的追趕,他們成為最容易成為裁員的對象。


而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壓得他們未老先衰。


所以,中年危機已經悄然提前,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坎。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中年危機的本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生活成本遠大於預期收入。


比如:


20歲時,老婆說要買輛車,你咬咬牙,我這就買;


30歲時,孩子要上幼兒園,你開始東拼西湊,買套學區房;


35歲時,爸媽說要更好的養老條件,你說好,我多賺點錢養你們。


在人的前半生,我們一直把賺錢看做花錢的手段,急於滿足自己的需要。


不過一旦到了30多歲,你會發現,再採用這種辦法來生活,勢必會撞得頭破血流。


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收入和崗位是有天花板的,一旦過了某個節點,收入都會停滯下來。而同時你的身體機能也開始下降。


你拉不下面子降低生活水平,結果整日穿梭在家庭與工作中,卻沒有多少存款。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多賺錢,那麼就該選擇把錢用在刀刃上。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02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是什麼?


有人回答:


既過得了豐年,也受得住荒年。


站上高處時不要自大,更不要竭澤而漁,留好後招,才能安穩地過一生。


滑鐵盧時,不要矯情、接受現實,接納自己的無能為力。


度過中年危機,還要學會開源節流。


別因為開慣了奔馳,就不能忍受大眾;


別住慣了120平的房子,就不能住60平米;


別賺夠了年薪50萬,就不能忍受一個月1萬。


過簡單的生活沒什麼不好,只要用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年危機就不再可怕。


你我皆凡人,終究要在平凡的生活裡追求力所能及的幸福。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03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疾病、失業、生老病死,在大多數時候,這些都是生活強加給我們的。


但是有兩樣東西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第一、是未雨綢繆的準備。


第二、是面對苦難的態度。


比如疾病,既然知道病來如山倒,會給家庭帶來巨大負擔,那麼在平時就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比如失業,既然知道這個時代安穩越來越成為稀缺品,就要奮鬥前置,就是降低你的失敗成本。


早點打磨真正有用的專業技能,讓自己即使遇到危機,也能在短時間內重新上崗。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羅曼·羅蘭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真正的英雄,不在於有多大的能力,而在於能夠承受多少苦難。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總有辦法度過。


年齡是我們身後的猛虎,所有人都被年齡追著落荒而逃。


贏得了時間,我們才有可能贏下世界。


“老闆陣亡了,工作丟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為餘生都是豐年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