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亮目標”」市教育局

「濱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亮目標”」市教育局

「濱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亮目標”」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春國(記者 王健 攝影)

今年,市教育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教育改革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教育質量全面提高,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衝刺全省第二方陣。

一、以人民滿意為標準,進一步推進教育優質均衡

一是教育民生促均衡。完成解決大班額、學前教育三期行動計劃、居住區幼兒園專項整治三大工程,投資6.8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8所,投資2.17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5所,完成128處居住區幼兒園整治任務。投資1.2億元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提升工程,改善項目學校27所。配合實施鄉村教師“安心工程”,推進農村學校教師週轉房建設。紮實開展中小學課後服務,鞏固提升全省先進地位。二是教育扶貧促均衡。精準資助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讓一名孩子因貧失學。三是教育信息化促均衡。優化教育公共服務“雲平臺”,實施校園網升級和創客空間普及工程,培育信息化樣板區、標杆校。四是優化師資促均衡。農村學區按1%比例設特級教師崗,建立“名師”計劃獎勵制度。建立教育智庫,推進“面試+考察”招聘,加強教育人才引進工程。試點委培初中起點師範生。五是集團化辦學促均衡。推動集團校“一體化”發展,打造優質教育品牌。支持渤海科創城K12國際學校項目,遴選1~2所中學試點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

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進一步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一是強化德育提質量。實施“學科育人”建設項目,打造全國“家校共育示範區”新成果。二是抓教學常規提質量。實施教學常規達標行動,優化教學過程和作業設計,探索跨學科綜合性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三是狠抓高效課堂提質量。開展“高效課堂建設深化年”,加強普通高中教學和高考改革研究,推進“學習共同體”、百名能工巧匠進校園等項目。四是體育固本提質量。落實培養精神、強身健體、發展精英思路,爭創全國優秀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五是完善評價提質量。完善基礎教育評價體系,打造全省領先的教育評價“濱州模式”,引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一是推進學校治理體系改革。權力應放盡放,賦予學校和校長更大辦學自主權,試點中級以下職稱學校自主評聘。精簡學校管理崗位,實現“扁平化管理”。二是深化教師隊伍管理機制改革。深化“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公開接受教師、家長評價。實施績效工資增量改革,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三是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啟動共建職業教育高地工作,校企深度合作,新增校企合作企業50家,打造校企合作示範專業30個。調研企業需求,年內培養培訓技術技能人才30萬人次。四是創新辦學模式,抓好“八校”建設。建立校地聯席會議制度,強力推進高校建設。按照邊申報邊建設的原則,上半年完成渤海科技大學申辦材料編制工作,年底完成師資配備、專業設置和課程方案制定。與市衛健委一道積極籌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濱州分校、山東健康職業學院,推動濱州學院更名、濱州醫學院優勢學科整合、濱州職業學院優勢專業試辦本科,提升市技術學院、市技師學院等辦學水平。

四、以作風轉變為保障,進一步提升教育戰鬥力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開展增強硬作風、鍛造硬隊伍“雙硬行動”,向社會公開承諾服務37項,做到服務最優,時間最短。二是推動師德師能雙提升。持續開展“師德建設年”,按照“三專”幹部要求,啟動教師校長專業發展大提升行動,培養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三是提升教育服務水平和滿意度。嚴格落實《關於進一步做好各類人才子女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主動服務企業、學校,實行服務聯絡員制度,一對一送服務上門,幫辦代辦,為優秀人才子女提供44所優質學校。四是做好疫情防控復學保障工作。完善開學工作預案,建立師生健康臺賬,明確責任,對學校重點區域全面清潔消毒,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