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其實,這是一個偽開箱對比,因為機器都已經入手有一段時間了,看到網上有關於X1c 2018和X390都是X系列輕薄機型,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正好手裡這兩臺機器都有,我們就做一個簡單的開箱對比。

本人是業餘攝影愛好者,所以經常隨手拍一些小黑的經典角度,那麼先來一張X1c 2018經典的角度鎮樓: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X1c的經典角度

1、首先出場的是X390的開箱,JD下單物流很迅速,通常是頭一天晚上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了,所以外包裝等都很完美;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完整的包裝箱,小巧玲瓏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封條是我拆開之後才拍的照片

2、傳統的海綿換成了紙殼的填充物,看起來雖然簡陋,但是防護還是有效的,然後包裝裡就只有一張保修卡和一個電源,沒有其他的了;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簡陋的保障,防護還算有效!

3、X390和X1c隨機配的電源都是這樣的,亙古不變的45W,體積比之前小了不少,但是和蘋果比起來,顏值還是差不少;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4、接下來是X1c出場了,賣家是深圳的,發過來的外包裝就沒那麼好看了,擠壓嚴重,還好沒有傷到主機;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外包裝有變形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變形的外包裝,沒有影響到主機

5、填充物比X390高級了一些,換成了塑料,防護效果和X390的幾乎一樣了,只是所料填充物看起來更好一些,但這僅僅也是感覺罷了;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塑料填充物感覺更放心一點

6、X1c用的類膚質漆,手感比X390要好很多,就多拍了幾張,大家就當欣賞一下了;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這個角度是X1c的經典角度,紅色X1標誌比較明顯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關於右手存儲風的問題,很多網友說是暖手寶,其實這個位置根本吹不到手上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屏幕邊框比其他版本窄不少

7、接下來是X1c 2018和X390的四個角度的對比,造型上都是刀鋒設計,X1c 2018比X390略微寬了1釐米左右,厚度上,X390更厚一些;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8、屏幕邊框來看,X1c 2018更窄一點;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X1c 2018的B框感覺更有質感一些

9、X1c採用的Thinkpad是黑色的類似於鋼琴漆的大標,X390採用的白色的;

商務用機,X390和X2018有什麼不同,且看開箱對比

Thinkpad的標質感很強

【對比說明】

1、X1c的重量略輕,但是在手上感覺不出來;

2、X1c的A殼是類膚漆,X390用的工程塑料的噴塗,摸起來手感沒有X1c舒服;

3、X1c為了做到機極致的“薄”,把鍵盤和C殼做到一起,如果更換鍵盤會非常麻煩,X390是普通的可拆卸鍵盤,更換起來就比較容易了,當然,這帶來一個直接的問題就是厚度上X390更厚了;

4、屏幕方面,X390最高只能到1080P,X1c則最高到4K的屏幕,屏幕素質也高很多。我現在用的是杜比屏幕,顯示效果非常的好,強烈建議有條件的上杜比屏幕,屏幕效果的升級不是一點半點,非常驚豔;

5、喇叭的效果,X390比X1c 2018要強不少,可能是受到這個抨擊,X1c 2019在喇叭上配置了杜比聲道,我還沒有用過2019,不知道這款喇叭升級的效果有多少;

6、觸控板,X1c 2018要比X390的手感好不少,之間看二者的顏色在陽光下略有區別,個人分析可能是噴塗材料不一樣;

7、底座方面,X390和X1c 2018的底座通用;

8、另外,X1c我選配了紅外攝像頭,可以實現人臉識別登錄,另外我辦公有雙屏的需求,紅外攝像頭的配合小黑的眼神追蹤系統,對於鼠標的跟蹤太有效果了——尤其是對於高分辨率的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