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很多九年級的同學留言,問為何沒有九下的預習內容。其實,多數學校為了下半年的複習,在上學期就已經把九下重點篇目學完了,所以我們就沒再編寫相關內容。


不過,我們從編審現場瞭解到,下學期新版的九下語文,又增加了一篇文言文《陳涉世家》,這是一篇經典老課文,其中涉及很多文言現象,當初在新教材中被刪掉時,就備受質疑。


在2020版的九下語文教材中,這篇文言文又迴歸了,這是一個重要信號,明年中考,涉及這篇課文的考點不會少了。這個假期,請自學這篇課文。


01

新教材中的《陳涉世家》


新版教材中,《陳涉世家》是下面這個樣子,你可以長按圖片,保存下來打印: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02

《陳涉世家》翻譯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九下語文新增一篇重要文言文,中考必考


03

《陳涉世家》知識梳理


一、通假字


【發閭左適戍漁陽】“適”通“謫”,發配。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

【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

【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圖、用意。

【苟富貴,無相忘】“無”通“毋”,勿,不要。


二、古今異義詞

(注:某些詞語本身有多種含義,並不屬於古今異義,但為強調其特殊義項,也列在了下面)


【等死】

古義:同樣是死。

今義:等待死亡。


【卒中往往語】

古義:到處,處處。

今義:經常,常常。


【楚人之】

古義:愛戴。

今義:可憐,憐憫,憐愛。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義: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數的約數。

今義:表整數的約數,十六或十七。


第令毋斬】

古義:即使,假若,表假設關係的連詞。

今義:常用以為憑藉,假託義。


【今亦死】

古義:逃走,逃跑,逃亡。

今義:死亡。


【又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古義:月光由門縫射入,這裡是“窺伺間隙,不欲令眾知之”,可以解為“暗中,暗地裡”。

今義:①jiān,意為中間,一定的時間和空間。②jiàn,意為間隔,間隙。


【又間令吳廣之所旁叢祠中】

古義: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今義:①名詞,次序,次第。②量詞,用於反覆出現或可能反覆出現的事情。


【將軍被堅執銳】

古義:親自,自己。

今義:人,動物的軀體。


【今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古義:如果

今義:誠心誠意,的確,實在。


至陳】

古義:等到。

今義:比較,比方。


天大雨】

古義:適逢,恰巧。

今義:會議,集會,見面,理解,熟悉,通曉等。


【會計】

古義:huìjì,集會計事,聚會謀劃。

今義:kuàijì,財會人員。


【篝火】

古義:指用竹籠罩的火。

今義:指在野外或開闊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古義:有的人。

今義:或者,也許。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古義:有聲望和有地位的。

今義:才能出眾的人。


三、詞類活用


【大楚興,陳勝】王:名詞活用為動詞,破讀為wànɡ,稱王,當王。


【尉果廣】笞:名詞活用為動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秦久矣、諸郡縣秦吏者】苦:形容詞意動用法,苦於……,對……感到痛苦,認為……痛苦。


夜篝火】夜:名詞用作狀語,天黑以後,在晚上。 篝:名詞用作動詞,用籠罩著。


鳴呼曰】狐:名詞用作狀語,像狐狸一樣。(其一坐於前、有亭然臨於泉上者)


【置人所魚腹中】罾:名詞用作動詞,就是“用網捕”。


【將軍身被】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 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國可乎】死:名詞為動用法,為……而死。


【乃書】丹: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工具,用丹砂。


皆斬】法:名詞做介賓短語,按法律。


【固以之矣】怪: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忿恚尉】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失期,皆斬】法:名詞作“斬”的狀語,依法。


【皆指目陳勝】指:名詞用作動詞,用手指指。 目:名詞用作動詞,用眼看看。


【上使將兵】外: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在外邊、在外面。


右】袒:動詞使動用法,使……露出。


四、一詞多義


行:

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hánɡ,名詞,行列、隊伍。)

②乃行卜(xínɡ,動詞,進行。)

③行收兵(xínɡ,動詞,行軍。)


故:

①廣故數言欲亡(副詞,故意,特意,專門。)

②扶蘇以數諫故(名詞,緣故,緣由,原因。)


上:

①輟耕之壟上(方位名詞,上面。)

②上使外將兵(名詞,皇上。)


道:

①道不通(名詞,道路。)

②伐無道(名詞,仁道,道義。)


然:

①吳廣以為然(代詞,這樣。)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轉折連詞,然而。)


指:

①卜這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圖、用意。)

②皆指目陳勝(名詞用作動詞,用手指指。)


等:

①等死,死國可乎(副詞,相同,一樣。)

②公等遇雨(代詞,用在名詞或代詞後,表示複數,相當於“們”。)


所:

①置人所罾魚腹中(輔助性代詞,用在動詞前構成“所”字短語,相當於“……的東西”。)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名詞,處所。)


令: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派、派遣。)

②令辱之(動詞,使、讓、叫。)

③召令徒屬、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號令召三老(動詞,命令。)

④陳守令皆不在(名詞,縣令。)


當:

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介詞,處在。)

②不當立(助動詞,應當、應該。)

③當此時(介詞,相當於“正在……的時候”。)


欲:

①廣故數言欲亡(助動詞,想、想要。)

②從民欲也(名詞,慾望、願望。)


次:

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介詞,處在;名詞,編次。)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會:

①會天大雨(副詞,適逢,恰巧遇到。)

②與皆來會計事(動詞,聚集,集合,集會。)


將:

①上使外將兵(jiànɡ,動詞,帶領,率領。)  

②項燕為楚將(jiànɡ,名詞,將領,帶兵的人。)

③自立為將軍(jiānɡ,雙音節名詞,將領,帶兵的人。)


書:

①乃丹書帛曰(動詞,寫。)

②得魚腹中書(名詞,帛書、書信、字條。)

數:①數有功、廣故數言欲亡、扶蘇以數諫故(shuò,副詞,屢次,多次。)

②卒數萬人(shù,數詞,表示概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幾。)


五、重要虛詞


①輟耕之壟上、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動詞,到,去,往。)

②悵恨久之(語氣助詞、結構助詞,起補足音節的作用,無意義。)

③二世殺之(代詞,他,這裡指代公子扶蘇。)

楚人憐之(代詞,他,這裡指代項燕。)

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詞,它,這裡指代“舉大計”,即起義。)

固以怪之矣(代詞,它,這裡指代魚腹中書,即魚肚子中的帛書。)

令辱之、陳勝佐之(代詞,他,這裡指代吳廣。)

皆下之(代詞,它們,這裡指代前列諸地。)

殺之以應陳涉(代詞,他們,這裡指代“秦吏”。)

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結構助詞,的。)


①為屯長(wéi,動詞,擔任。)

②為天下唱(wèi,介詞,作為。)

③士卒多為用者(wéi,介詞,被。)

④為壇而盟(wéi,動詞,修築。)

⑤項燕為楚將(wéi,判斷動詞,是。)


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表判斷,是。)

②陳勝乃立為王(於是,就。)

號:①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動詞,號令、命令。)

②號為張楚(名詞用作動詞,定國號、定稱號。)


①扶蘇以數諫故(介詞,因為。)

②固以怪之矣(副詞,通“已”,已經。)

③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介詞,用、拿、把。)

④祭以尉首(介詞,用。)

⑤或以為死(和“為”組成動詞,以為,認為。)

⑥以激怒其眾(介詞,來、以便。)

與:①嘗與人傭耕(yǔ,連詞,和。)

②與皆來會計事(jǔ,副詞,全,都。)


六、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據陳(“乃”的前面省略“起義軍”。)

2、廣以為然(“以為然”是“以之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將兵(“使”後面省略代詞“之”,指扶蘇。)

4、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為”後面省略了代詞“之”或“其”,指吳廣。)

5、令辱之(“令”後面省略代詞“其”,指都尉。)

6、輟耕之壟上(“輟耕”前省略陳勝。)

7、守丞死,乃入據陳(“乃”前省略主語“起義軍”)


(二)判斷句

1、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者,……也”是標準的判斷句式標誌,後演化為“……者”或“……也”,這都是判斷句。)

2、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同上。)

3、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副詞“乃”表示判斷。)

4、號為張楚(動詞“為”表示判斷。)


(三)倒裝句

祭以尉首(介賓短語後置,中心詞是“祭”,即“以尉首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