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今天天很藍,空氣也很好,多虧昨天把雨下完了”,樸太太說完這句話,電影的鏡頭轉移到基澤的臉上。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這是韓國電影《寄生蟲》中的一幕,同樣的天空,同樣的一場雨,因為貧富的差異,對於樸家和基澤家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樸家住著陽光通透、舒適豪華的大別墅。一場大雨過後,他們可以在自家的花園呼吸雨後清新的空氣。而基澤一家人只能擠在半地下室的家裡,一場大雨過後,家裡的積水就會讓人無處容身。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半地下室的這扇窗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一道界限。窗外的世界光鮮亮麗,而窗戶裡面則陰暗狹窄。這條界線到底有多寬?又有多深?生而貧窮,要怎樣才能越過那道界線?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1,

貧窮,太可怕了!比貧窮更可怕的是貧窮的思想。

基澤一家人住著半地下室,要想上網,必須擠在馬桶邊才能蹭到別人的網絡。只要一抬頭,看到的就是別人的腳;只要下雨,他們賴以棲身的地下室就會泡在雨水中。特別是影片開頭一幕,當時街上正在噴殺蟲劑,那讓人難以忍受的藥水味透過窗戶飄進地下室。這個鏡頭極具象徵意義,他們就如被殺蟲劑籠罩的蟑螂一樣,只能躲在城市的角落生存。

可他們沒有抱怨和爭吵,他們已經習慣了貧窮。雖然基澤憎恨貧窮,憎恨富人。只是,他憎恨富人是因為他想要成為富人,是求而不得的憎恨。

在他的心裡,擁有財富就有了底氣,窮人就是低人一等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使得他性格極為懦弱。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就比如影片開頭,披薩店店長認為基澤一家人折的披薩盒子不合格,說要扣他們的工錢。基澤一個大男人居然躲在房間裡,連話都不說不敢說。可是,等他在樸家有過富人的生活體驗之後,基澤的自信心就瞬間膨脹,無所畏懼地到那家披薩店吃披薩,跟之前躲在房間不敢出聲的時候判若兩人。

影片裡有大量這類細節性的鏡頭,將基澤的懦弱刻畫得入木三分。有醉漢在他窗前方便,他不敢上前制止,甚至連妻子叫他去貼一個提示都不敢。

再說電影裡另一個窮人家庭,樸家的管家文光和她的丈夫吳近世。他們一家也是住在地下室。跟基澤稍有不同的是,這個人對財富沒有任何野心,整天躲在地下室,完全失去了生活能力,靠著他老婆文光送飯來維持日常生活。甚至在文光失業以後,還是如此。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讓我繼續住在這裡吧,我已經習慣了”。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現在,大部分人認為是貧窮導致人自卑、懦弱、缺乏自信。然而,美國國家心理機構研究員羅森伯格和皮爾林通過心理學實驗給出了不同的結論。在14歲以前,貧富差距對人的性格並沒有影響,而隨著年齡增長,對性格的影響才會越來越大。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人和社會的關聯程度越來越高,貧富之間的社會差距被直觀的感知到,於是,對人的性格形成強烈的衝擊。

所以,導致自卑和懦弱從來不是貧窮,而是面對貧窮時所秉持的觀念。這種觀念一方面來自社會比較,通過與富人的比較,窮人看到自己無力、窘迫的一面,於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自卑;另一個方面則是一個窮人自身認同了社會對貧窮的偏見,自己把自己看低了。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2,

病態的財富觀,扭曲的生活態度。

雖然沒有實際擁有財富,可基澤總算是攀附上樸家,可以體驗一下富人的生活了。就在樸家出去露營的時候,基澤一家把樸家的別墅當成自己的房子,擺上酒菜,怡然自得,陶醉在虛幻的幸福之中。基澤夫婦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兒女斟酒,好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

基澤的妻子一句話把他們打回原形:

如果樸社長突然回來了,你會像蟑螂一樣躲起來吧?

一語成讖,樸社長突然回來了。於是,剛才還陶醉在富足美夢中的一家人只能在瓢潑的大雨中,倉惶逃竄到自己的地下室,忍受著雨水的侵襲。

根深蒂固的窮人思維讓他們一邊羨慕著富人的生活,渴望財富;一邊憎恨富人,卻又安於現狀,做著虛幻的美夢來安慰自己。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影片裡,因為不堪忍受被當成窮人的恥辱感,憤怒在一瞬間掩蓋了懦弱,基澤瘋狂了,於是,樸社長丟了性命。可基澤並沒有感到爆發後的痛快,只有一臉的茫然,帶著恐懼,逃離了行兇現場。

3,

跨過那道無處不在的界限吧!

基澤在給樸社長開車的時候,樸社長曾對他說過一句話“我最討厭逾越界線的人”。這句話或者可以認為是這部電影的關鍵詞,無論是在影片裡還是生活裡,界限的影子無處不在。

比如,樸社長跟基澤吐槽妻子的缺點,基澤一句“但你還是很愛她吧?”讓樸社長愣了幾秒鐘才笑著回答“那當然,這就是愛吧”。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到,

樸社長根本就不希望基澤回應他,他只是想說話而已。這條界限在生日派對上表現得更明顯,當基澤又一次說“你很愛你太太”的時候,樸社長已經毫不客氣地說道:

金司機,今天就算你加班,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可以嗎?

或許,在樸社長看來,他可以跟司機聊家常,但是,司機是沒有資格回覆他的,只能聽他說……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電影的前半部份,導演把樸家刻畫得善良、單純,甚至有點傻氣。被狡詐的基澤一家玩得團團轉,甚至讓人感覺有點兒心疼,還以為樸家是弱勢的一方。結果,樸社長一句“做好你自己的工作”猶如一道閃電劈過,照射出隱藏的真相:

在黑暗中的蟑螂再怎麼狂歡,只要主人起床開個燈,它們就只能倉皇逃竄,原形畢露———

《寄生蟲》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獎。創下韓國影史紀錄。它的導演奉俊昊曾說 :

“只有在韓國才能看到‘半地下’,這裡是有著韓國獨特色彩的地方,是人們想要相信在‘地上’的‘地下’。雖然有陽光照進來,但溼漉漉得發黴。稍有不慎,就會有掉入地下的感覺。”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如果生而貧窮,該如何從地下走到地上,又如何穿過那扇窗,跨過那條無處不在的界限呢?不再像基澤一樣,最後只能帶著自卑和恐懼倉皇逃竄。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到:

自卑感本身不是變態的,它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善加利用,自卑感能驅動人們追求卓越獲得成就。

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人格平等的觀念,在精神上獲得自立的能力,正視自己,坦然接納自己的一切。這樣,即便別人輕視你,也不會傷害到你的自尊。其次,我們要有改變命運的信心,併為之付出行動。這樣,將幫助我們超越自卑,獲得面對貧窮的勇氣、戰勝貧窮的力量。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註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


這部韓國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