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從井岡山時期,我軍在總結經驗教訓時一向堅持的原則,那就是成績要講夠,問題要講透。以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為例,八路軍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全線取得了重大戰果。但是,此戰也暴露出八路軍實際戰鬥力,與彭德懷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差距。

例如,正太路上的日軍據點,守敵最多的也僅僅是中隊規模,大部分是小隊甚至是分隊規模,但是八路軍乾淨利落地全殲守敵的戰例卻並不多見。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攻打娘子關和井陘煤礦,是晉察冀軍區部隊在正太路東段打的規模最大的兩仗。駐守這兩個地方的日軍,都只是中隊規模。而發起攻擊的卻是晉察冀軍區數得著的主力團,人數優勢至少在10倍以上,火力配備上也並不差。

就拿負責攻打娘子關的第5團來說,在其他方向仍有激戰的情況下,該團主力仍能集中6挺重機槍、18挺輕機槍、2門迫擊炮,對處於困境中的1連實施火力支援。這個裝備水平在八路軍中算首屈一指,在同期的國民黨軍中,也屬中上游水平。但是,在突然襲擊的情況下,這兩個團都並沒能取得全勝,彭德懷看到戰報以後很不滿意。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八路軍出擊華北後的快速發展,使得紅軍時期歷練出來的戰鬥骨幹被迅速稀釋。到了百團大戰時,一大批中層和基層指揮員是抗戰開始後參加革命。他們中的不少人政治上堅定,但軍事上缺乏必要的磨練和經驗,各部隊中新兵的比例很高,戰鬥技能和頑強精神也有欠缺。百團大戰前的整訓、整編,對於提高部隊軍政素質有一定作用,但實際效果不宜高估。

此外,缺乏重火器,彈藥不充足,無疑也嚴重製約了八路軍的攻堅能力。和龐大的數量相比,八路軍的火炮數量嚴重不足。唯一的炮兵團,不但只能歸總部直接調遣,而且其實只有營的規模。由於所處位置的關係,該部炮兵只能就近分散配屬給129師,而無法支援更需要火炮的晉察冀軍區。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關於彈藥短缺的問題,彭德懷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結束後,彭德懷在發給中共中央的《趁百團大戰勝利向蔣要彈藥》中稱:“百團大戰已取得偉大勝利,但是由於缺乏子彈和炮彈,本來可以擴大的戰果不能擴大,如榆次、壽陽、陽泉、井陘等較大據點拿不下來,影響破路;又因缺少黃色炸藥,許多橋樑、水塔、隧道等還難以徹底破壞,由於這些原因,沒有達到使正太路徹底毀滅的目的”。對於這個問題,彭德懷當時希望借百團大戰第一階段勝利的東風,通過向國民政府請領大批彈藥來解決。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1940年9月,彭德懷電報周恩來、葉劍英、毛主席、朱德《趁百團大戰勝利向蔣要彈藥》:“趁此勝利之影響,請向蔣介石、何應欽催領九七步槍彈500萬發,六五步槍彈300萬發、七九機槍彈100萬發、六五機槍彈100萬發、七五山炮彈1500發、八二迫擊炮彈3000發、俄式機槍子彈20萬發、二公分戰車防禦炮彈3000發,黃色炸藥50000公斤、附雷管導火線,日本式擲彈筒10000發,及其他通訊器材、電器材料、西藥等”。

這個電報,無異於“獅子大開口”。全面抗戰爆發時,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八路軍每月只能從國民政府處領取區區5萬發子彈。此外,還有兩個特例,一是抗戰伊始,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從閻錫山第2戰區司令長官公署先後領到50萬發七九步槍子彈、50萬發中正步槍子彈、以及大批手榴彈等。

但這只是特例,一方面當時山西形勢危急,閻錫山迫切需要八路軍儘快開赴前線助他穩住陣腳,因此在彈藥補充上難得大方一回。另一方面,有不少彈藥是因日軍逼近太原,閻錫山無力將儲存在太原的大批軍需物資運走時做的順水人情。第二個特例便是1938年4月,國民黨第2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衛立煌曾撥給八路軍一批軍需物資作為禮物。這其中就包括100萬發子彈,25萬枚手榴彈。但這一方面是衛立煌答謝八路軍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是他去探望受傷的林彪時,未按官場規矩攜帶禮物,因此事後撥付大批彈藥以作補償。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以上總計,抗戰3年多,八路軍總共才從國民政府手裡接收到380萬發左右的子彈。而這一次,彭德懷居然指望一次性問蔣介石請領1020萬發子彈,17500發炮彈和50000公斤附雷管導火線的黃色炸藥,顯然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自然也被蔣介石無情地拒絕了。退一萬步說,即使在政治壓力下,蔣介石被迫撥給部分彈藥,可是山水阻隔,又如何能安全通過日軍戰線,及時運抵華北敵後,趕上參加百團大戰第二階段攻堅戰呢?

除了軍事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在百團大戰的宣傳上也有可商榷之處。百團大戰是8月20日晚打響。8月22日,《新華日報》(華北版)和新華社華北分社就發佈了第18集團軍司令部參謀處關於百團大戰的第1號捷報,以後逐日發佈戰報。

8月25日,《新華日報》(華北版)上刊載了彭老總簽署的對參戰部隊的嘉獎電。8月31日,彭老總又接受了《新華日報》的專訪。9月18日和9月20日,延安各界連續舉行兩次大規模的群眾集會,隆重慶祝百團大戰的勝利,並期盼取得更大勝利。王稼祥在9月18日的集會上發表了《慶祝百團大戰的勝利》的講話。毛主席出席了9月20日的集會。9月19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華北百團大戰的歷史意義》。

彭老總打出重大勝利,請求蔣介石緊急提供彈藥,遭到無情的拒絕

百團大戰的捷報,使得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從華北敵後到大後方的各大報紙、電臺相繼發表社論、社評,各地紛紛舉行祝捷會、慶功會。祝捷電文、信件從四面八方飛向延安,飛向八路軍總部。就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於9月4日致電朱德、彭德懷,嘉勉參加百團大戰的八路軍參戰部隊。國民黨第1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也致電朱德、彭德懷,稱“貴部發動百團大戰,不惟予敵寇以致命打擊,且予友軍以精神上之鼓舞”。

誠然,如此鼓舞人心的勝利,固然讓全國民眾群情振奮,增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遏制了妥協投降的暗流,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但在宣傳上,宣揚戰績即可,卻沒必要強調“百團”。直接用“某部”代替,宣傳效果其實是一樣的,而且能讓日軍摸不清情況。

對於一直在費盡心機限制八路軍武裝發展的國民黨頑固派來說,短短3年光景,定編時只給了12個團編制的八路軍居然擴充到如此規模,實在太出意外。這極大的刺激了蔣介石,使其進一步堅定“反共、限共、溶共”的決心,從而在“積極反共”的既定政策上越走越遠。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