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我國目前在南極有4座科考站,分別是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還有一個在建的第五個科考站,叫羅斯海新站。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目前,世界上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極地,這些眾多的考察站,根據其使用時段和功能大體可分為:常年科學考察站,夏季科學考察站、無人自動觀測站三類。我國的考察站中,長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站,泰山站和崑崙站是夏季站。目前各國南極考察站較多的國家是:俄羅斯(8)、阿根廷(7)、美國(6)、智利(5)、中國、德國、日本(4)。

以下是我國四座考察站的情況簡介

長城站:建設時間1984年12月31日-1985年2月15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中國成為第十八個在南極洲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家。該站自建站以來經過四次擴建,經過擴建後,長城站站區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26公里,佔地面積2.52平方公里。有各種建築25座,其中包括主體建築7座(辦公棟、宿舍棟、醫務文體棟、氣象棟、通訊棟、科研棟)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學用房和後勤用房。夏季可容納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中山站:建於1989年2月26日,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經過多次擴建,有各種建築15座,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其中包括辦公棟、宿舍棟、氣象棟、科研棟和文體娛樂棟,以及發電棟、車庫等。站上生活齊備,可以滿足考察隊員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員60名、越冬考察人員25名。

前往崑崙站和泰山站都是以中山站為後援基地和出發點。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崑崙站: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2009年1月27日建成。該站建在南極大陸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而 “崑崙”則意味著高山,象徵著制高點。具備全球獨一無二的科學考察價值。主體建築面積為348.56平方米。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崑崙站

矗立在冰穹A的中國崑崙站,是繼美國在南極極點建站、原蘇聯在南極冰點建站、法國在地球磁場北極磁點建站後,人類南極科考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泰山站:2014年2月7日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正式竣工並開站。從上年12月26日開工,歷經45天。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築面積1000㎡,使用壽命15年。進一步拓展中國南極考察的領域和範圍。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2017年11月8日,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從上海搭乘“雪龍”號前往南極,啟動了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建設前期工作。

建站地址選擇的著眼點

長城站:由於中國當時無破冰船,位於南極洲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東臨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夏天無大面積冰層覆蓋,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夏季露巖多,地衣、苔藥等植物發育也比其他地點好,企鵝和其他鳥類在此棲息繁殖,適宜開展多學科考察。最後,中國南極長城站就坐落在這裡。

中山站:屬露巖地帶,易於登陸,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地域廣闊,便於發展,而且可作為向南極內陸進行科學考察的前進基地。

崑崙站:自不用說,是南極最高點,具有戰略性意義。是國際公認最合適的深冰芯鑽取地點。位於臭氧層空洞中心位置,是探測臭氧層空洞變化的最佳區域。也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場所。冰穹A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和大氣視寧度(天文望遠鏡顯示圖像的清晰度),有3至4個月的連續觀測機會和風速較低等條件,被國際天文界公認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

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是中國崑崙站科學考察的前沿支撐。

包括我們中國的長城站、中山站在內的絕大多數永久性考察站都是建立在南極大陸沿海岸,這主要是為了方便考察船停靠以及補給。相比而言,建立和維持一座內陸考察站則困難和代價高昂得多。有些站點所有物資補給及人員替換,就是完全要靠飛機來運送的。

各國在南極紛紛建立科考站,南極洲的歸屬是不是會成難題?聯合國有規定

南極洲是一個氣候非常惡劣,沒有人來居住的地方,因此南極洲也是屬於公共的陸地。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將目光放到了南極洲上,在南極洲上建立了科考站,那麼在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各個國家在科考站的選址上有著什麼限制嗎?或者說在科考站的選址上要遵循哪個國家的法律呢?

我國正在建設第五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會出現北極類似的爭鬥嗎

其實南極洲的所屬權是在聯合國上,聯合國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不僅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在公海以及南極洲等世界公共區域管理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聯合國的法律當中規定,類似南極洲以及公海等地區的使用上,各國都只有使用權或者開採權,沒有擁有權,對於公共區域上的某個地區使用,只需要提交申請就行了,一般來說,只要沒被其他國家佔據,聯合國就會通過該申請。

既然建考察站那麼難,花費人力物力巨大,那為何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國一定要在南極大陸建設那麼多考察站呢?

各種重要的科研價值那自然不需贅言,恐怕南極大陸蘊藏的眾多資源,以及特殊的戰略利益,才是各國熱衷於這片冰雪荒原真正的焦點。

儘管多年前所簽訂的《南極條約》否決了任何國家對南極洲的領土要求,規定只能用於科研等和平利用目的。然而,《南極條約》2040年前後正式到期,這之後會有什麼變數,誰也說不清。所以這才是刺激所有國家的那碗“雞血”。所以有人擔心,數十年後,南極這片淨土有可能會成為人類下一個競相角逐的“戰場”。這並非都是危言聳聽,因為類似的事情其實已經在北極上演。

不管是北極還是南極,雖然都距離我們的國家十分遙遠,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片未經開發的“處女地”都與我國的長遠戰略的發展有著莫大的關聯。種種跡象都表明了中國以科考站為基礎,正在成為南極圈內活動的主角,已經躋身南極探索的“第一方陣”。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