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我因看見風暴,激動如大海!” ——里爾克

去年年底,聽羅振宇的2020年跨年演講。記得他推薦了一部紀錄片,叫《徒手攀巖》。

提到這部影片,羅胖的描述非常有趣,他說:“我不敢轉身去看。這項運動,光看著,我腿都抖。”

真的這麼誇張嗎?於是,我帶著滿腦子的疑問,找來這部紀錄片看了一下。看完之後,除了腿抖之外,我想起了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一句話:“我因看見風暴,激動如大海!”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徒手攀巖》,豆瓣評分8.9分,一舉斬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紀錄片獎、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三項電影大獎。

金國威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是這部紀錄片的聯合導演。這對愛好攀巖運動的亞裔美籍導演夫婦,用真實客觀、細膩嚴謹的鏡頭語言,全程記錄了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從訓練準備到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心路歷程。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聯合導演:金國威夫婦

作為《徒手攀巖》的執導者之一,金國威自己本身也是一位職業攀巖者,同時還是《國家地理》雜誌的知名攝影師。

金國威非常痴迷於講述探險故事,對戶外攝影有獨到的眼光。他喜歡發掘人們身上的潛能,並始終認為:“很多有意義的故事都來自於探險,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現出了人類本質中最積極的一面。”

2015年,當金國威夫婦得知亞歷克斯有無保護攀登酋長巖的計劃時,就萌生了把它拍成電影的想法。

“It's about sharing stories that inspire people and open their eyes to a different world.”

而“用激動人心的故事,呈現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就是他們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導演金國威也是職業攀巖者

《徒手攀巖》於2016年春在美國約塞美地公園正式開機,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才最終制作完成。

影片全長100分鐘,其實正式攀登的影像,只有不到20分鐘。導演將3小時56分的實際攀巖濃縮為短短的十多分鐘,用特寫、遠景、俯拍等各種鏡頭,精準捕捉亞歷克斯每一個重要的攀登時刻。

而之前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篇幅,則詳細講述了亞歷克斯對這次無保護攀登酋長巖的精心準備和周密訓練。

此外,影片還通過豐富的生活細節和大量的人物訪談,對這位史上最優秀的Free Soloer做了全面、深刻、細膩的刻畫。它不僅拍攝了亞歷克斯的生活日常、他與女友的相處、他與朋友的合作、他與家人的關係,更從不同維度向觀眾展現了主人公獨特的內心世界、追求完美極致的人格魅力以及對人性、恐懼、快樂、成就等人生話題的多元探討。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挑戰酋長巖前,女友為他剪髮

《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登山美學,更寓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很多人覺得這是一部關於極限運動的紀錄片,其實在我眼裡它更像是我們每個人追求夢想、走向成功、實現自我的真實寫照。

亞歷克斯的這次登山經歷,對我們普通人有哪些人生啟示?今天,我就想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精神價值和現實意義。

回到文章開頭,為什麼看完《徒手攀巖》之後,我會“激動如大海”?因為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而拆解了亞歷克斯的攀巖經歷之後,你會發現他和我們普通人沒有兩樣,也會產生畏難情緒,也要遭遇失敗瞬間,也得克服各種困難。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還原亞歷克斯的奮鬥與掙扎,讓你感同身受,並從中獲得克難的勇氣、前行的力量。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01 人生就像攀巖,面對大山一樣的目標,我們望而卻步,躊躇不決,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影片開頭,記者採訪亞歷克斯,問他有沒有無保護攀登過酋長巖。

亞歷克斯搖搖頭說:“沒有,沒有人能做到。”

記者問:“你為什麼還沒做呢?”

亞歷克斯回答:“你看看這座山,光是想想就讓人害怕。”

從以上這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出:一開始,亞歷克斯對“無保護攀登酋長巖”是信心不足的。

雖然,在過去的8年來,他藉助繩索爬過1000多次酋長巖,但對於“無保護攀登”還是心生恐懼。

事實上,從來沒有人“無保護”地成功登頂酋長巖,這似乎是全球攀巖界公認的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2009年開始,亞歷克斯每年都夢想著徒手攀登酋長巖。但每次爬過之後,又總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然而,心裡卻一直不死心,總想好好準備之後,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巍峨壯麗的酋長巖

對於無保護攀登酋長巖,亞歷克斯為什麼醞釀了這麼久,卻遲遲不敢行動呢?刷完影片之後,我發現主要原因有兩個:

1、酋長巖大概是世界上最難爬的巖壁

酋長巖,位於美國約塞美地國家公園,是一座高975米的花崗岩壁。它高聳而龐大,幾乎都是直立的巖壁,攀爬難度之高,令人無法想象。

而Free solo,即無保護自由攀登,就是不借助任何裝備,沒有任何保護,只使用攀登鞋和鎂粉袋,從底爬到頂。

酋長巖的大多數攀登路線都異常兇險。比如:耐力角那裡沒遮沒攔,極限平板那段連踩的地方都沒有,好像一個腳點就能決定生死。

如果是無保護攀爬,就意味著根本沒有犯錯的餘地。因為即便從50米的高處摔下來,也會由於衝擊力而粉身碎骨。

事實上,亞歷克斯的偶像兼好友湯米(也是攀巖屆的大神之一)就曾經對他說過:

“那些我認識的,把無保護攀巖當成生活重心的人,全都死了。”

酋長巖確實難爬,而“無保護”攀登它,更是讓人想想就害怕。即使像亞歷克斯這樣的攀巖大神,看著這座大山,心中也產生了畏難情緒,這也是他多年來沒有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巖的原因之一。

亞歷克斯說:“這就像你參加奧運會比賽,一定要獲得金牌。如果沒有拿到金牌,你就會死。”

無保護攀登酋長巖,就是這樣殘酷的“唯二結局”:要麼成功,要麼死。而要成功地無保護攀登,你就必須做到完美!

酋長巖的山頂,變成了世界上最難抵達的地方。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酋長巖成了所有攀巖者的夢想。多年來,很多攀巖者都對它痴迷不已,因為征服它代表著某種極致和完美的達成。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2、望著酋長巖仰止,不知從何處起步

徒手攀登酋長巖是亞歷克斯的“終極目標”。儘管目標很吸引人,但酋長巖實在是太高太大了,對於將要進行無保護攀巖的他來說,真不知從哪兒下手。

而且,亞歷克斯糾結了8年,心裡還是會害怕。為什麼?

因為不熟悉,沒有做好準備。

亞歷克斯說:“幾年前我攀登酋長巖的時候,對它充滿了疑問。因為每一步都是未知的,我對每個繩段、每塊石板都不熟悉。”

如果說他的終極目標是無保護攀登酋長巖,那他的腦海中就必須要有一張詳細的路線圖。要清晰地知道哪些繩段比較困難,哪些位置是難點,怎麼克服這些困難。

所以,如果不熟悉地形,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心裡就沒有底,自然就沒有挑戰的把握。

亞歷克斯後來在一次演講中曾說:

8年來,酋長巖就像自由攀巖皇冠上的璀璨寶石,一直在我腦海的最深處。

每一年,我都想著:“今年我要徒手攀登酋長巖。”

然後,就開車去約塞美地。可當我仰望著巖壁,又告訴自己:“這根本不可能!”

人生中的許多事情,就如同酋長巖。我們一直想完成,但它看上去是那麼高聳龐大、難以征服,於是我們一次次被畏難情緒打敗,始終不知從何做起!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02 人生就像攀巖,需要直面挑戰,躬身入局,靠反覆練習戰勝恐懼

望著高山仰止,卻不知從何處起步?現實生活中,面對如此艱難的目標,也許我們普通人就放棄了。亞歷克斯是怎麼做的呢?

1、直面挑戰,不要逃避,躬身入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有時候,困難就像“紙老虎”,只有直面它才能徹底解脫。

想那麼多幹嘛?幹就是了!從實際出發,從實踐中學。

酋長巖的地形如此複雜,怎麼才能熟悉它?

亞歷克斯選擇“躬身入局”,把自己真正投入進去,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變量。

“酋長巖對我意義重大,我必須要付諸行動來找出答案。”

8年來,亞歷克斯多次約朋友一起攀登酋長巖,就是為了實地考察各種攀爬場景,思考各種場景中要做的動作和體態姿勢;更是為了直觀地感受一下:哪些路徑比較好爬,哪些路徑比較可怕。

攀巖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所以,亞歷克斯需要不斷實踐,通過無數次練習摸透酋長巖的攀爬路徑。

其實,不僅攀巖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紙上談兵,只停留在空想的階段,而要躬身入局,親身體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反覆試錯。

做事情要有問題意識,必須將你要做的事情和你要解決的問題聯繫起來。因為,沒有實踐驗證和現實反饋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也必然不會持久。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亞歷克斯和摯友湯米

2、面對“無保護”的狀態,靠反覆練習戰勝恐懼,增強信念力

剛才說了,無保護攀巖的殘酷之處在於:不允許犯錯!

但這是比較反人性的,因為是人都會犯錯,而且越是緊張,越是容易出錯。

“沒有任何可以抓住的裂縫或邊緣,只有細小的紋理在垂直的巖壁上。我只能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攀巖鞋和光滑的花崗岩之間的摩擦。”

事實上,對於一名訓練有素的攀巖家來說,繫上安全繩,他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可一旦沒有繩子保護,即便是亞歷克斯這樣的攀巖大神也不免會陷入胡思亂想和自我懷疑中:

“這個腳點,感覺那麼小、那麼滑,真的可靠嗎?”

“如果我給腳加了重量,還能站穩嗎?”

“我會不會跌入萬丈深淵?”

......

當尚有保護時,你會比較有信心,敢於放膽去做。

當脫離保護時,你就開始恐慌起來了。

特別是當回過頭往下看,望著身後的萬丈深淵,你就會更加不自信了,心中會產生深深的恐懼。

而恐懼會讓你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中:“這隻腳能踩下去嗎”、“我真的安全嗎”。

這就像我們平時的工作。當你在一個單位裡,特別是在體制裡時,雖然常常淪為一顆螺絲釘,但是很多人通常會比較安心。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做得怎樣,都有平臺兜底,有人保護。可是,當你成為一名創業者或自由職業者,沒了這層保護,你要開始為自己負責的時候,那種來自未知的恐懼,就會鉗住你。

這也像我們的自媒體寫作。當自己辛苦碼出來的文章,網上數據不好看,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有時就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

“我究竟寫得好不好?”

“還要不要繼續堅持寫下去?”

......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說到底,還是不夠自信,信念力不足。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那面對“無保護”的狀態,如何才能克服恐懼,增強信念力呢?

在影片中,亞歷克斯為我們找到了答案。

很多人都在猜測他如何克服恐懼,做到無保護攀巖。關於這一點,亞歷克斯認為:

“無保護攀巖的過程中,你總要有信心的來源。有時候,信心來自於,身體狀態極佳的感覺;有時候,信心來自於準備和預演。”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亞歷克斯的天賦極高,先天素質非常好,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為了弄清楚他為什麼可以如此勇敢,醫生給他做了核磁共振。檢測結果顯示:亞歷克斯頭腦中的杏仁體,需要很高水平的刺激才能活躍。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覺得很害怕的事物,對他來說可能沒有什麼感覺。

這就足以說明,亞歷克斯的天賦極好,引起恐懼的闕值很高,天生就適合玩攀巖這種極限運動。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當然,光憑超高的天賦和極佳的身體狀態,並不足以克服內心強大的恐懼。

要真正做到無保護攀巖,還必須依靠反覆練習。

亞歷克斯說:“無保護攀巖,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精神力,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控制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你沒辦法真正消滅恐懼,只能想辦法隔離恐懼。而怎麼才能做到呢?

就是靠反覆練習。通過刻意練習,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區。通過訓練,讓恐懼不再影響他。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沒有強大的信念力,我們就很難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亂想,心情沒辦法做到徹底平靜。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恐懼的事情。正如攀巖者恐懼從山上掉下去,我們其實也會恐懼各種各樣的失敗。

恐懼無法消滅,怎麼辦?

有人選擇壓抑恐懼,而亞歷克斯的做法是:隔離恐懼。

酋長巖錯綜複雜,地勢險惡。面對這個難以捉摸、令人恐懼的對手,怎麼才能有效隔離恐懼呢?

我認為,亞歷克斯用了一種最笨的方法,就是反覆熟悉,不斷試錯,通過海量的練習提升自己對它的認知,一點一點地去掌握它,一點一點地增加成功的概率。當成功的概率逐漸提高時,他就自然不再恐懼了。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03 人生就像攀巖,當遭遇失敗時,需找到正確的動機,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實現緩慢而精細的加工,才能達成目標

2016年深秋,亞歷克斯第一次嘗試無保護攀登酋長巖,失敗了。

在爬極限平板的時候,他感覺糟透了:“我不想待在這兒,我受夠了。”

於是,他接通無線電,對山下正在拍攝的金國威說:“我要放棄了。”

關於這次放棄,亞歷克斯坦言:

“當週圍有這麼多人看著我,有這麼多攝像頭對著我,我就很難全力以赴。”

雖然極限平板的第1段,他還是爬了一半,然後內心就不確定了,腳也有問題了。他的思緒開始不受控制,他知道此時必須完全相信自己的右腳,但是當時太害怕了,根本不敢把整條命都寄託在右腳上。

這是亞歷克斯第1次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重要的攀巖活動。顯然,他還無法做到在鏡頭面前自在地攀巖。周圍的這些人和事幹擾到了他,他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心中有了雜念,沒能做到高度專注,這是他第一次無保護攀巖失敗的原因。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那面對這次失敗,亞歷克斯是如何調整心態、突破瓶頸的呢?

1、找到正確的動機,真誠對待自己,堅持做事的初心

影片中,亞歷克斯曾提到: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活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而他希望取得成就。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只追求輕鬆快樂,是沒辦法做出成就的。

徒手攀巖體現了一種“勇士精神”,直面恐懼是為了完成目標。你必須做到極致的完美和絕對的專注,因為性命攸關。

而從徒手攀巖中,亞歷克斯找到了一種達到完美的路徑,獲得了一種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從這點上來說,攀巖於他更像是一種心理療愈,能幫他擺脫“自我懷疑”的困境,獲得巨大的自我肯定。

“雖然有時很危險,但你總有衝動去不斷地挑戰極限。因為攀巖就是那麼酷,酋長巖就是那麼酷。”

亞歷克斯追求完美和極致,他渴望創造歷史,實現自我,獲得人生的成就感。這就是他從事無保護攀巖甚至不惜玩命的根本動機。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對於亞歷克斯而言,找到正確的攀巖動機,非常重要。

他說:“你很難想象一個人不繫繩子在巖壁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整個人都繃緊了,至少爬了上千次,就像著了魔一樣。這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特別美好的感覺。我最喜歡這種感覺,這時候我的步伐會變得特別好,但這和任何人無關。”

亞歷克斯是真的熱愛徒手攀巖,所以他攀巖時很興奮,完全沉浸在心流裡,甚至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

不過,有人可能會覺得他這樣做是為了拍電影,但亞歷克斯知道這種動機是不對的。因為,比起拍攝,他更重視攀巖本身。而身邊跟著拍攝團隊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這件事情會改變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一個人攀巖的動機不純,更多的為了拍電影,為了出名,為了虛榮,那勢必會在明明沒有狀態的情況下硬著頭皮上。最後的結果就是賭上這條命,失敗並且死亡。

慶幸的是,亞歷克斯心中有真正的熱愛,所以他沒有被攝像機綁架,沒有勉強自己去繼續一次困難的攀登。強大的壓力之下,他還是能真誠地對待自己,做出了正確而理性的選擇。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導演金國威說:“他去年確實放棄了,並沒有因為我們在場就迫於壓力去攀巖。我真的感覺這件事也緩解了我的壓力。不過我也挺欣慰的,原來像他這樣的外星人也有害怕的時候。”

只要是人都會有恐懼,即使優秀、強大如亞歷克斯,也無法倖免。當面對強大的壓力時,如何保持冷靜、理性分析並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何真誠地面對自己,做到不忘初心,不會因外界輿論而去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這也許是我們能從亞歷克斯身上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

試想,如果亞歷克斯不是真正熱愛攀巖,而是要用這種行為來博取關注、收割名利,那他的信念力和內驅力一定不足,絕不會強大到可以用生命來徒手攀巖的地步。

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找到正確的動機都很重要。內心純粹,態度真誠,始終本著初心做事,才能收穫成功。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2、排除干擾,心無旁騖,專注於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直跟拍亞歷克斯的一位攝影師說:“他的周圍簡直有個馬戲團”。

無保護攀巖作為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極限運動,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攀登者必須集中精力,高度專注,而心中的任何一絲雜念都會分走他的注意力,破壞掉他精神的盔甲。

就像第一次挑戰時,亞歷克斯就沒能克服外界的干擾。攀巖時一看到攝像頭,心中就產生了雜念,無法做到“絕對的專注”,於是就失敗了。

徒手攀巖的成功秘訣在於心無旁騖,做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是一個給世人留下很多地標的人。但是,如果去讀他的個人傳記,你會發現:幾乎他的每一個建築作品,在當時都面臨著非常多的責難和指摘。

曾有記者問他:您是怎麼看待外界對您的這些指摘的?

貝聿銘是這樣回答的:

“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因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中。”

受到各方挑剔和質疑時,貝聿銘先生既沒有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也沒有把寶貴的精力浪費在解釋自證上。

相反,他只專注於目前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沉浸在設計創作的心流裡。全身心的投入創作、心無旁騖的高度沉浸,不僅成功屏蔽了外界的雜音,讓貝先生獲得了內心的平靜,而且還激發出了巨大的潛力,令他設計出這麼多偉大的傳世之作。

如果徒手攀巖時,亞歷克斯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上。就像貝聿銘一樣,不去想那麼多,只是專注於下一步該怎麼做,先牢牢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點滴。這樣,把每一步都做好,積小勝為大勝,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成功的。

如果過度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在乎身邊的攝像機,或者總去想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掉下山崖怎麼辦,分心分神了,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失敗。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3、緩慢精細的加工,是高效學習的唯一道路,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2016年第一次徒手攀登酋長巖,亞歷克斯在極限平板繩段放棄了。他將那次失敗的原因歸結為:仍然不夠相信自己的右腳。

當時,亞歷克斯明明知道必須完全相信自己的右腳,那是什麼讓他不敢把整條命都寄託在右腳上呢?

是害怕,是疑慮,是仍然不夠相信自己,是深藏在心中無法克服的恐懼!

那如何才能消除疑慮,戰勝恐懼,增強信心,做到“絕對的專注”呢?

大神的方法依舊很簡單,就是:反覆練習,充分準備,讓動作形成肌肉記憶。

亞歷克斯認為:有這麼多人圍觀,就需要更充足的準備,讓自己產生強大的信念感,將動作融入血液。

“哪怕有整個體育場的人看著我也不介意,因為這一點也不難,我可以自行面對,輕鬆完成。”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900多米的距離,那得做數千種不同的手和腳的動作。有時要向下攀爬,有時要側踢,有時要連續攀登不能休息,有時要鑽入縫隙向上挪動,有時要身體半懸,有時只能靠手指攀爬,有時甚至要用雙手動態跳到對面的手點。

遇到裂縫時,身體的一部分會被巖壁擠壓,好像在上最痛苦的普拉提課。有時像是在被鞭子抽,有時又像在被砂紙打磨,許多動作都必須忍著噁心才能堅持下來。

攀巖中,任何一個細節處理失誤,都會墜入山崖,粉身碎骨。所以,亞歷克斯必須通過反覆練習把這些手腳動作熟記於心,絕對不能有任何差錯!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正式攀巖之前,他必須要在安全的地面上把所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都思考梳理清楚,這樣就能在任何無保護的情況下得心應手地做好動作了。

“疑慮是恐懼的先兆,如果害怕了,我就無法體驗我的完美時刻。”

面對被圍觀的壓力,亞歷克斯堅信:只有花足夠多的時間,認真反覆練習,才能無懼外界干擾,消除所有疑慮,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專注!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那具體他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花了大量的時間將酋長巖的所有巖壁分段拆解,認真分析每一個繩段的難點所在,拆解目標,各個擊破

“第1段,從左側一路向上,雙腿分開很安全。

第2段,相信右腳推重心,右手出到最後一個反踢。

第8段,很容易快速通過。

第9段,倒拍時保持在外側。

......”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酋長巖攀登路線

第二,詳細地做了筆記,總結技術難點,制定應對策略

比如,亞歷克斯對於如何攀爬第26段,是這樣記錄的:

“左腳外伸踩住大尖角,右手手指插入小洞,從左腳外伸踩到內角對面的腳趾,把重心推向右腳。

右手向下拉平小摳點,左手抓住另一個,在水平長小點換腳夠到對面手點,難點就過去了。

通過難點的關鍵是:手用力拉,相信腳下,相信直覺(“相信“兩字加下劃線和兩個感嘆號)。”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小本本上,他對攀巖時每一步該怎麼走、腳該怎麼放、該做什麼動作都分析得非常透徹,記錄得極為精細,可以說是精細到了極致!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亞歷克斯認真做筆記

第三,分析記錄的同時,不斷地帶繩訓練,反覆嘗試各種巖點,用刻意練習實地攻克每一個攀登難點,並倒背如流。

若想極速前進,必須高頻回顧。亞歷克斯就是通過這樣日復一日的反覆練習,通過無數次對整個攀爬路線的覆盤和預演,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區,以至於能完全控制杏仁核,不再感到恐懼。

而這無疑是刻意練習,熟練掌握,精準到每個細節,形成肌肉記憶的結果。

影片看到這裡,我突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激動地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亞歷克斯這種掌握攀巖技能的思維方法,不就是核聚老師說的“進步迴路”嗎?這恐怕也是世界上各個領域的學霸、大神的成功秘訣!

進步迴路有三個環節:

1)學會一個東西:成為高效能學習的起點

2)知道如何學會:要知道究竟怎麼弄明白的

3)別再忘記了:回顧、類推、別再忘記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以我們“學開車”為例

為什麼學習起步、停車、倒車的時候,都必須反覆練習?

其實,學開車是習得一門技能,同樣也要遵循進步迴路。

如果我們嘗試著用“進步迴路”來拆解“學開車”這個行為,就會發現它和亞歷克斯練習攀巖一樣,本質上並無不同:

1、學會一套動作:

教練和我們說:你把車開到這個位置(他事先標記好的位置),然後再打方向盤……完成一系列的動作(比如倒車動作)

然後,教練會親自給我們演示幾次。

這個環節,其實就是學會一個東西,讓我們先學會開車的一套動作(比如起步、倒車、移庫等)。

2、知道如何學會這套動作的:

第二個環節非常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教練一定要幫我們“事先標記好位置”。

因為只有確定了固定的點位,明確讓你知道:要完成倒車,你把車開到哪個點位時,就必須開始打方向盤了;你把車開到哪個點位,就必須停止打方向盤了。

教練這樣做,是要讓我們明確:在什麼點位,做什麼事情。

也就是要讓我們搞清楚:如何學會“倒車”這套動作的,清晰地知道:“要完成倒車,必須要做哪幾步動作”。

3、用回顧阻止遺忘這套動作:

學開車時,當我們初步掌握了一套動作,比如“倒車”,教練都會督促我們要反覆練習。

於是,我們一遍遍地倒車,像傻子一樣重複這套“已經學會”的動作,甚至有時心裡還會萌生一絲厭煩。

但是,教練還是會抽著小鞭子,從旁督促我們練習。

為什麼呢?

因為,學習一門技能需要耐心。而緩慢的精細加工是高效能的必經之路,是躲不開的。

反覆練習,不斷回顧,是為了讓自己對這套動作形成肌肉記憶,做到融會貫通。

直到有一天,你能不經思考、無比流暢地完成整套動作,這才算真正“學會了開車”。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仔細想想,開車是如此,學習其他技能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就像亞歷克斯練習攀巖,也在無形中遵循了進步迴路的三個環節:

1)記錄潛在進步

在日誌上,他記錄了關於攀巖一切的總結思考,包括:每天訓練的所有環節、當天收穫的點滴進步、遇到的所有難點等。

因為要挑戰“無保護攀巖”的極限,必須做到完美和極致,所以再小的細節他也不放過。

2)用高頻複習鞏固進步

如果你只是把進步記在本子上,那只是暫時的進步。通過高頻回顧、不斷複習鞏固住的進步才是真正實在的進步。

像世界上各個領域的所有大神一樣,亞歷克斯把複習這個環節做到了極致。8年來,他無數次帶繩訓練,不斷試錯,隨時隨地的考驗自己,反反覆覆檢測自己的技術盲點,讓動作在大腦中反覆呈現,直到最後達到了完全清晰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亞歷克斯繼續在攀巖日誌上標註每一個動作細節,不斷地豐富它的內容。

3)用刻意練習來逐步擴大舒適區

刻意練習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技能,都有三種心理狀態。

舒適區:知識技能熟練掌握

學習區: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恐慌區:暫時無法學會的知識技能

很多人失敗的根源就在:直接從舒適區跳到恐慌區了,那勢必會產生焦慮、恐慌、畏難情緒和自我糾結。

所以,正確姿勢應該是:逐漸去擴大你的舒適區,這也是高效能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唯一方法。

這也正如亞歷克斯所說的:

“我是靠反覆練習動作,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區。通過訓練,讓恐懼不再影響我。”

如此,有反饋,有修正,有調整,有覆盤,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進步迴路。

按照這套迴路,從1到N有條不紊的前進,實現緩慢的精細加工,才能掌握並精通一門技能。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04 人生就像攀巖,當你攻下的難點越多,準備得越充分,離目標越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就不再害怕了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亞歷克斯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他清楚這條路線上的每一個手點和腳點,也知道該怎麼做。他已經準備好了!

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開始正式攀登酋長巖。當他抬頭望著高聳的酋長巖,山還是那座山,內心卻並沒有感到那麼可怕。

當他開始爬山時,他感到舒服自在,甚至非常美妙,就像在公園裡散步一樣,正如在優勝美地遊覽的遊客一樣。

面對曾經令他無比害怕的“極限平板”,這次亞歷克斯卻信心十足。

“我在大腦中快速檢索每一個選項,包括兩邊幾百英尺長的巖壁,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毫不猶豫,就爬了過去。即便是很困難,很艱苦的部分也能輕鬆應對。”

和第一次不敢下腳完全不同,別人眼中的兇險之境,他卻能如履平地。

毫無疑問,亞歷克斯正在完美地攀爬他的路線,就像他用繩子多次練習那樣。

充分的準備讓他擁有充分的自信。因為,他已經預演了所有可能碰到的困難,而此刻只要心無旁騖地去做就好了。

爬到最後,我發現亞歷克斯的眼睛裡沒有一絲恐懼,有的只有突破極限的興奮和實現自我的喜悅。

他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自信,眼裡只有攀巖,沒有雜念,非常專注,完全進入心流模式,持續不斷地正反饋,讓他攀巖上癮。

終於,亞歷克斯用3小時56分鐘成功完成了這次偉大的攀巖!

《徒手攀巖》:人生就像Free solo,從中我找到達成目標的成功之道

亞歷克斯登頂成功

結語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酋長巖”,正如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面臨很多艱難的挑戰。

人生就像一場Free solo,要做到萬無一失,極致完美,必須善於積微,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堅持長期主義。比別人想深一步,比別人多做一點,比別人做得更好一點,比別人更精準一點。

就像《徒手攀巖》的導演金國威說的:

“我父親告訴我:小和尚要在少林寺做很多年的掃地僧,住持才會注意到你。”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偉大的背後,都深藏著點點滴滴的細小努力和曠日持久的孤獨堅持。這也許就是《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