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七大領域投資機會


新基建,七大領域投資機會


新基建方向之一:5G基建


2月22日,工信部召開“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相關會議與文件,對5G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此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3月2日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工作。

中金公司預測,隨著5G標準的完善和SA獨立組網技術的成熟,5G建設將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設基站數量或突破70萬,並且在2021年和2022年繼續明顯增長;同時,政府層面有望繼續出臺一系列支持5G建設的優惠政策,包括資金支持、建設支持和用電支持。

投資機會上,該機構認為,5G網絡的快速擴張將會推動5G業務和應用的快速普及,從而帶動數據流量高速增長,配套網絡平臺服務需求也會隨之提升,數據中心、雲計算有望從中獲益。

新基建方向之二:大數據中心


平安證券認為,數據中心建設的加快將倒逼服務器等設備需求,龍頭企業將受益。國內數據中心項目會出現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綠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數據中心會增多。地域結構上看,北上廣深地區由於政策限制增長空間有限,但周邊省市數據中心新建、擴建的投資需求將會顯著增多,另外一些環境適宜、電價優惠、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的地區,西北、西南等,數據中心數量也會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投資機會上,平安證券指出,隨著新基建的推進,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建設都會提速,數據中心新建和擴容步伐會加快,相關設備及服務的需求也會快速增加。公有云方面,建議關注在核心城市有著較強資源實力的數據中心企業光環新網;私有云方面,推薦有著較強市場影響力的紫光股份、中科曙光,同時建議關注深信服在超融合市場上的表現;服務器廠商建議關注浪潮信息等。

新基建方向之三:特高壓

中金公司指出,電氣設備逆週期屬性明顯,而國網在2018年底重啟特高壓有望帶來2000億元左右的投資體量,核心設備彈性約610億元。而國網發佈《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後,預測特高壓仍有約1000億元的投資體量與約300億元核心設備訂單等待釋放。特高壓作為新基建重點板塊,全年成長空間與趨勢確定。

東吳證券指出,2020年電網投資基調:“穩中求進”。預計今年國網投資可能不降反增,將明顯的超預期,長期看維持在4500-5000億;未來電網投資以效益為先,電力物聯網、電力芯片、特高壓、配網建設等有利於電網降本增效、長線發展的領域仍有結構性增長。推薦國電南瑞,建議關注:長高集團、平高電氣、許繼電氣、炬華科技、國網信通、長纜科技、中國西電、遠光軟件、林洋能源、海興電力等。

新基建方向之四:充電樁

中金公司指出,中國充電樁目前共保有121.9萬根,其中公共樁51.6萬根,私人樁70.3萬根。認為“新基建”對充電樁的建設驅動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驅動公共樁建設提質且區域均衡發展,直流樁佔比將持續提升,省份間差異有望縮小。

2)推動優質場站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申報流程辦理。

3)推動小區、商場等停車位充電樁建設。

4)促進對運營商的建設與充電運營流程支持。


新基建方向之五:工業互聯網

按照工信部的規劃,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將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推進,2025年屬於第一個規劃期,重點是進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

平安證券指出,工業互聯網作為國內“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來國家政策引導和發展的重點,在疫情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上也在要求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力度,行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該機構預計,行業從網絡基礎設施到平臺,再到應用甚至是安全等各環節均將受益。從計算機行業角度看,主要業務主要集中在平臺廠商、集成商以及部分安全企業上,其中平臺企業發力更早,而且正在一些垂直行業的標杆企業中得到應用,憑藉著對國內工業企業和所在行業的深度瞭解,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覆蓋標的中,該機構建議重點關注用友網絡、太極股份和啟明星辰等公司。

新基建方向之六:人工智能

3月3日,科技部等5部委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新時代證券指出,2019年9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提出推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到2023年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如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運用於智能安防、醫療、金融和教育等領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增速45%,遠超全球市場規模增速水平。

人工智能領域,該機構建議關注:科大訊飛、虹軟科技、佳都科技、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


新基建方向之七: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