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為何遷都洛陽?

新生代男神—吳先生


隋文帝在開國後,為了將大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便通過科舉大舉選拔人才,對官員來了次大換血。為了加強中央政府對四方疆域,尤其是對江南地區的控制,他又設計遷都洛陽。

只可惜,隋文帝未完成遷都大業便已駕崩。好在他的兒子隋煬帝記得這事。本來遷都有利於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可是隋煬帝有些操之過急,因而最終導致農民起義四起,生靈塗炭……

隋煬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底,他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澗河之東是絕好的軍事要地,於是決定在此營建都城。大業元年(605)三月,隋煬帝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大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

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就建成了。正在江南巡遊的隋場帝得到消息,當即從江都出發,四月便到達了東都洛陽。接著,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此時的洛陽,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園。

為加強南北的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大業元年(605),隋場帝還下令開通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裡。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餘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的開鑿,對南北經濟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煬帝時,國家經濟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大量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洛陽官倉裡儲糧多達千萬石,少的也有數百萬石;手工業有新的發展;造船技術達到很高水平,人們能造起五層樓的宏偉戰艦。

可是面對這樣的國情,隋煬帝卻選擇了濫用民力。他三次乘坐大龍舟到江都巡遊,隨行船隻幾千艘,綿延200多里。沿路州縣,都必須為這支龐大的艦隊供應食物。

隋煬帝還發動了對高麗的戰爭。繁重的兵役和徭役,迫使大量農民離開土地,農田荒蕪,進而造成饑荒。大業七年(611),山東長白山農民首先起義,隨後各地紛紛響應。起義軍逐漸匯合成幾個強大集團,最主要的是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瓦崗軍在河南瓦崗起義,攻佔隋朝大糧倉興洛倉,把糧食發給農民。之後,隋朝政權搖搖欲墜。

我們不禁要問,隋煬帝為什麼要花費大量資源營建東京洛陽,並使其取代長安成為隋帝國新的政治中心呢?關於這個問題,《資治通鑑》給出的答案是:楊廣聽信了術士之言和民間流傳的讖語。

在隋煬帝登基後不久,就有一個叫章仇太翼的術士向隋煬帝進言,說:"陛下的命屬木,而雍州(京畿長安)地處破木之衝,不宜久居。且讖語有言'重建洛陽,恢復晉朝之天下'!"這個術士的一番蠱惑之辭說動了隋煬帝,於是他幾天後就下了遷都的詔書。

然而,隋煬帝的這一重大政治舉措,果真是因為術士的一句話嗎?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時,雖然隋朝在疆域上實現了天下一統,但是北方與南方事實上仍然是貌合神離。畢竟南北已經分裂隔絕了三百多年,歷史刻下的傷口雖然已經停止了流血,但是橫亙在它們之間的那道無形而巨大的裂痕卻難以在短時間內被表面上的統一所縫合。

這種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尚、民間習俗等各個方面,嚴重削弱了這個統一國家所應具有的凝聚力和穩定性。而長安地處帝國的西北一隅,一旦山東(崤山以東)或江南地區發生叛亂,等到中央得到消息做出反應時,可能叛亂已成定局。

所以,為了加強中央政府對四方疆域,尤其是對江南地區的控制,為了南北兩地能夠消除歷史隔閡,完成從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統一,在地處南北交界的洛陽營建一座新都,把帝國的權力中樞從西北一隅遷移到中原地區,是勢在必行之舉。如此,隋煬帝才會在營建洛陽的詔書中稱:"自隋朝建立之初,便欲以河、洛之地為創業之地,先帝長久思慮掛念此事,一講起來就令人激動哽咽!朕必完成先帝之志!"

我們回頭去看隋煬帝遷都洛陽,能看到此舉有利於加強中央政府對江南地區的掌控,有利於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繫。隋煬帝本人雖然有大過,但他遷都的初衷,無疑是正確且合理的。


煮酒君


西安是隋代的國都,而揚州和洛陽是隋代的陪都。洛陽我不清楚,但是揚州我略知一二,楊廣在位揚州3年餘,任揚州總管10年餘,揚州是隋代實際的政治中心。

杜佑《通典》:“隋初為揚州,置總管府;煬帝初府廢,又為江都郡,后帝徙都而喪國焉。”

司馬光《資治通鑑》:“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

李商隱《隋宮》:“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權德輿《廣陵詩》:“廣陵實佳麗,隋季此為京。”

武元衡《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揚州隋故都,竹使漢名儒。”

韋應物《廣陵遇孟九雲卿》:“雄藩本帝都,遊士多俊賢。”

杜牧《揚州》:“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徐鉉《月真歌》:“揚州帝京多名賢,其間賢者殷德川。”

…………

敬請翻閱本號作品《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歡迎訂閱,謝謝!


揚州夢


第一,終隋一朝都沒有遷過都,長安是大隋首都,洛陽為陪都。

第二,隋煬帝大業後期隨著大運河投入使用而逐步把政治中心往洛陽遷移只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這和修大運河是一個目的,畢竟運河開通後,洛陽地理位置確實比封閉渭北要好得多。

第三,為了擺脫掉門閥制約,終隋一朝和大唐前期,中國可以說由三股門閥統治,分別為關隴集團,山東集團和江南集團,山東集團代表原北齊勢力,江南集團代表原南朝勢力,而成功奪得天下的北周大隋則可以說是關隴集團的代表,勢力也最為龐大。

隋煬帝有鑑於門閥世家勢力龐大所以開始打壓世家勢力,三徵高句麗是更多的為了消耗世家力量,而逐步把政治中心往洛陽亦或後來的揚州遷移,一是為了擺脫身處關隴也是勢力最為強大的關隴集團影響,二是分化三大門閥勢力,引起他們內鬥,從而加強皇權。

這個事可以說從隋文帝一直做到武則天才初步消滅了門閥勢力,只是隋煬帝過於自信,玩火自焚了,可以說隋滅亡更多的原因是世家門閥的拋棄,關隴集團轉而支持李唐,山東集團支持竇建德和王世充,江南集團支持蕭銑,而隋煬帝只能被無情的拋棄了。


小子嚒跑


隋煬帝遷都洛陽並非隨隨便便就做出的決定。

隋煬帝遷都詔書有云“

關河重阻,無由自達。朕故建立東京,躬親存問。”(隋書)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城市也一樣,長安作為首都,也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弱點。

首先從氣候來說,長安歷史上就曾多次有過發生沙塵暴的記錄,其中:隋書記載高祖開皇二年“二月......庚子,京師雨土。”,可以想見,此次沙塵暴規模不小,不然不會記錄於史書之上。皇帝定都於此僅兩年就如此,他會作何感想?

其次,關中平原耕地面積較小,北臨黃土高原,南臨秦嶺、東臨黃河,再加上,自秦漢以來,日益縮小的耕地面積和日益惡化的灌溉條件導致了一旦發生自然災害,關中平原的產糧量將不足以使長安安然的度過災害。

據隋書記載"開皇十四年......八月辛未,關中大旱,人飢上率戶口就食於洛陽。"。長安缺糧,洛陽有糧,兩地相隔不遠,但是糧食運不過去也無濟於事,連皇帝也要逃荒去洛陽,可以想象下普通百姓的悽慘生存狀態了。

第三,隋煬帝一直有徵遼的野心,徵遼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調動,而關中平原交通不便,並不是合適的進攻大本營,和根據地。因此隋煬帝遷都後又修建了大運河,為自己徵遼提供了便利。

隋文帝為減少長安的缺點帶來的影響,採取了修渠通漕運的措施“開渠,自渭達河,以通運漕”。同時在沿途修建了多個糧倉,但是

河運仍舊需要從危險的黃河三門峽經過,危險而且運力低下。

陸路運輸則耗費巨大,得不償失

所以,隋煬帝正是看到了長安作為首都的不足,才執意遷都洛陽。


超級無敵小草


隋朝統一的背景

楊堅本為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楊堅是關隴世家漢人,但當五胡亂華時長安是胡人當政,跟著胡人又取了胡人名字故叫胡漢關隴世家。楊堅與北周武帝宇文邕(五胡之一的鮮卑族)關係比較好,楊堅把長女楊麗華嫁給了宇文邕長子宇文贇,即後來的北周宣帝,楊堅這個人物是很精明的,女兒嫁給皇帝的長子,明顯能當國丈呀,果然宇文邕去世後宇文贇繼位,楊堅逐漸掌握大權。北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後不久,就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了年僅六七歲的皇太子宇文闡,即北周靜帝宇文闡,身為外公的楊堅控制了朝政,很快架空了年僅七歲的外孫皇帝,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反被外公楊堅處死,北周滅亡楊堅定國號為“隋”。隋文帝587年廢除西梁,588年攻滅南朝陳,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隋文帝楊堅從自己奪權經歷知道,歷史不能重演,於是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想消弱地方勢力,最顯著的就是遷移關東世族與江南世族到長安和設立科舉制度,對官員來了次大換血進而鞏固中央政權。

隋煬帝即位之初即決定遷都洛陽

而長安地處帝國的西北一隅,糧食供應很不方便,一旦山東(崤山以東)或江南地區發生叛亂,等到中央得到消息做出反應時,可能叛亂已成定局。為了加強對地方勢力,尤其是對東北及江南地區的控制,在地處南北交界的處營建一座新都,把帝國的權力中樞從西北一隅遷移到中原地區,是勢在必行之舉,中心位置顯然是洛陽。

隋煬帝楊廣初繼位,便決定遷都洛陽。但是經過戰爭的洗禮漢魏洛陽已經不適合作為都城了,於是楊廣另選地質,重新營建新都洛陽,604年隋煬帝派楊素、宇文愷於洛陽興建東都以掌控關東與江南經濟,在洛口、回洛等地興建大糧倉以備荒年時所使用。

隋煬帝楊廣即位之初其所以決定遷都洛陽,是出於對洛陽在當時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地位上的重要性的充分認識,決不是單純出於荒淫逸樂,更不是什麼迷信讖緯。

規劃好好的,慢慢實行就好了,但是隋煬帝楊廣步伐搞的太大了,大家知道,步伐越大越不穩,步伐太大的話還容易扯著蛋,楊廣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往還。每次出遊都大造離宮。這還不算,親征平定吐谷渾後又三次徵兵進攻高句麗,才剛建國就搞這麼大動作不死才怪,國力再強也經不起這樣折騰呀。

至於隋煬帝楊廣是個什麼樣的人,這裡不多做評說,每人心中有杆稱,功過大家心中有數。


豫之美


楊廣遷都洛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洛陽比長安在交通和貿易上更為便利,更適合做首都。二是洛陽遠離關中,楊廣可以擺脫關隴集團對朝政的影響。

一、關隴集團的由來:從普通軍區到權傾朝野的政治軍事勢力

關隴集團可以說是隋朝最大的政治利益集團,關隴集團指盤踞在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一帶的政治軍事勢力,這一勢力自從西魏以來就一直是北方的統治集團,西魏的執政者和北周的開創者宇文泰,隋朝的開國君主楊堅,唐朝的開國君主李淵,都屬於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最開始出自武川,是北魏建國之初設置的六大軍區之一,宇文泰、楊堅、李淵的先祖都是武川職業軍人,北魏末年,宇文泰負責鎮守關中,其與當地地主結合形成了武川集團,後演化為關隴集團。宇文泰作為一個漢化的鮮卑人將自己所有手下的戶籍都改為關中,還賜予其中的漢人鮮卑姓,如李淵的祖父就被賜姓鮮卑姓大野。

關隴集團自北魏末年以來一直統治著關中,楊堅推翻北周之所以兵不血刃,全在於他自己就是關隴集團的一員,所以所謂的隋朝建立不過是同一利益集團的內部選擇,在隋朝,基本上誰掌握了關隴集團,誰就能統一天下坐穩皇位,反之,如果關隴集團不支持,那麼他的地位將很難穩固。但是問題是,楊廣偏偏不是關隴集團的代表,他是南方系即江南的代表,關隴集團不但不支持他,還是支持他哥哥楊勇的利益集團。

這種隔閡使得楊廣一直和關隴集團不對付,因此如何擺脫他們就成了楊廣的第一要務,遷都洛陽就是為此。

二、遷都洛陽,楊廣想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

楊廣與哥哥楊勇不同,他的青年時期一直在江南長大,對於關中完全不熟悉,楊廣22歲時就擔任揚州總管,統治江南十年,更是對江南文化表現出極大興趣,而且楊廣本人和不少南方士族關係很好,甚至能說一口當地的方言。楊廣的幾個親信,如楊素、宇文述等人幾乎都是江南士族,他們由於關隴集團的打壓只能屈尊第二,他們支持楊廣實際上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他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關中本位和關隴集團對權力的壟斷。

所以,楊廣和哥哥楊勇之間的鬥爭,實際上是兩大集團的鬥爭,就連宗教上,楊廣和楊勇都唱反調,比如楊勇支持關中的三階教,楊廣則支持江南的天台宗,這明顯是針鋒相對。

最後,楊廣是勝利了還成為了皇帝,但是關隴集團並沒有消失,楊廣待在長安還是覺得不安全,因此決定營建洛陽,洛陽一是遠離關中,二是離江南更近,楊廣後面的開鑿大運河更是將洛陽和江都連成了一條線,直接順流而下即可。

所以說,楊廣的遷都洛陽,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擺脫關隴集團影響,貼近自己的支持範圍。單從這件事來說,楊廣還是有些政治韜略的。


沉思的托克維爾


隋煬帝在位14年,在大興(長安)的時間不足兩年,遷都洛陽,有主觀,也有客觀的原因:

主觀:

洛陽自東漢魏晉南北朝以來,連續近5、6百年都是北方絕對的政治中心,史書記載,到隋朝時,天下流傳著一個讖語“修治洛陽還晉家”,還都洛陽,似乎是正統天意。

隋煬帝登基後,就有大臣建議:“陛下木命,雍州(地處河西)為破木之衝,不可久居”,當“修治洛陽還晉家”。隋煬帝當即採納,修治洛陽,月役百萬,洛陽一建成,就遷都洛陽。


(世界文化遺產:洛陽定鼎門,隋朝叫建國門,為洛陽外郭正門)

客觀原因:

1、正統的需要,無論是周滅商後追溯正統“依天室、建天寶”的“宅茲中國”,還是劉邦的“吾行天下,唯見洛陽”,到南北朝的北魏宣示正統遷都洛陽,都證明了天下之中的洛陽正統的代表性;

2、擺脫關隴勢力需要;

3、經濟、地緣格局需要:洛陽處於大運河與絲綢之路的交匯之處,富庶無比。隋煬帝就是吸取了隋文帝時關中無糧,不得已“就食洛陽”的尷尬經驗,國家糧倉“回洛倉”“含嘉倉”都在洛陽,而隋朝亡了之後,唐朝初年皇帝來洛陽“逐糧”,正說明了洛陽的位置重要性。

(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與大運河,洛陽是唯一的雙遺產城市,為絲綢之路與大運河的交點)


柱下史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之後,定都大興城(唐朝建立後,易名為長安城)。隋煬帝楊廣初繼位,便決定營建東都並遷都。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歷時約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終於次年(606年)遷都洛陽。隋煬帝營建的洛陽城,南對伊闕,北倚邙山,東逾瀍河、洛水縱貫其間,規模宏大,佈局有序。

隋煬帝在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以洛陽為中心,又下令開鑿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運河通達南北,隋朝時洛陽由於水路暢通,居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加之隋煬帝調遷全國大量商賈和百姓入住洛陽城,洛陽人口達到百萬以上。他修建洛陽城,主要是出於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


史詩雜談


隋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的三月,隋煬帝發佈命令,營建東都洛陽,我們知道隋朝當時已經有了一個都城也就是大業城,而且無論從城市的制度嚴謹還是城市的規模來說,大業都已經是古代都城的典範了,為什麼要好修建洛陽城呢?我們看看其中的原因,當然其中不乏有傳說。

隋煬帝算命的結果

章仇太翼言於帝曰:“陛下土命,雍州為破木之衝,不可久居。又讖雲:修治洛陽還晉家。”帝深以為然

這是《資治通鑑》上說的,什麼意思呢?說有一個叫章仇太翼的術士跟隋煬帝說:您是木命,而雍州是大興城所在地,那是西邊,西邊屬金,是克木頭的,所以對您不利,不能久居。有讖語說:修治洛陽還晉家,只有修造了洛陽城,晉家才能興旺,您是晉王,這也就是說的您呀!隋煬帝就信了他的話,趕緊修建洛陽城。不過老雷感覺這個不是很可靠,這段記載最初來自《大業雜記》,而且筆記小說不乏捕風捉影的記述。《資治通鑑》之所以收錄,應該也是希望皇帝能夠學好吧,而隋煬帝當時是舉世公認的壞皇帝,這其中不乏貶低隋煬帝而警示後來的皇帝的意思。

安撫東部地區的需要

在楊諒叛亂以後,隋煬帝楊廣感覺隋朝的東部地區並不穩定,在楊諒的叛亂中,東部地區有十九個州相應。而隋朝的大業城遠在西北,對於叛亂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東部修建一座都城,把東部地區也變成穩定的政治核心,這樣有利於對東部地區的統治。而且如果以後再發生變動,能夠快速的做出反應。而且當時楊諒的老巢好幾萬的百姓都在河南,隋煬帝不放心,心有餘悸,最好的辦法就是建都,能起到很好的震懾效果。

安撫江南的需要

江南地區也不穩定。推動漢王楊諒叛亂很大程度上也有南方人的額份兒。在大業城遠離南方,把都城建在洛陽,也有利於對南方的震懾。

洛陽獨特的地理位置

洛陽作為都城的話,比大業城要有優勢。首先洛陽地形非常險要,易守難攻。洛陽北部靠邙山,南臨伊水,正好是被山帶何,這樣的地形,敵人來了能守得住。除此之外洛陽水陸交通發達,我們要知道在古代,運輸糧食和大宗物資都要靠水運,大業城地理位置不好,船到三門峽就不能再走,只能靠人挑肩扛,運輸不發達。再就是洛陽位於天下中心,把都城建在洛陽,有利於協調南北東西的人力和物力,這樣對於國家的發展更為平衡。

綜合幾個方面的因素,這應該就是隋朝遷都洛陽的原因,不過營建洛陽城絕對不會是一個算命先生幾句話能夠左右的,而是隋煬帝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千秋文史


隋煬帝遷都洛陽理由有三:

一,洛陽的地理位置比長安優越。

隋朝建立時,隋文帝建都長安。但是在隨帝國的版圖上,洛陽更接近處於帝國的地理中心。

二,洛陽的交通更加方便。洛陽水陸交通便利,首都大量的供養要從全國各地運來,交通不便是個大問題。

三,隋煬帝聽信了方士的風水言論。

當時江湖風水術士進言隋煬帝,洛陽才是風水寶地。這個後來歷史證明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