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子跟養女兒有什麼不同,70歲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才說出心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身邊的一些廣告語“男孩女孩一樣好生來都是寶”“男孩女孩都是祖國的花朵”,尤其在農村,這些廣告語更是隨處可見。因為在人們普遍心中“生兒養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男尊女卑的現象。李家村的一位李大爺一直都重男輕女,沒想到年過七旬就被兒子送進養老院,含淚吐露心聲:生男生女果真不一樣。

養兒子跟養女兒有什麼不同,70歲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才說出心聲

李大爺的第一胎是個女兒,心裡認為女孩長大成人了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養兒才能養老,心裡不甘心,又要了二胎,是個男孩。李大爺家裡並不寬裕,靠幾畝地養活一家四口人,女兒也比較懂事,家裡的農活需要女兒幫忙來打理,平時還要洗衣服、做飯,放了學還要回來照看弟弟。弟弟哭鬧,李大爺和妻子就會對女兒大罵,埋怨沒看好弟弟。自從這個男孩出生,李大爺把這個男孩寵成了寶,可以說男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男孩提出什麼樣的要求,李大爺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

男孩長大了需要上學交學費,李大爺家裡又不寬裕無奈只好讓女兒輟學打工掙錢讓弟弟上學,女兒早早的便打起了工,掙錢養活一家人,還要供弟弟上學。直到成人弟弟結婚蓋房還需要女兒接濟。

養兒子跟養女兒有什麼不同,70歲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才說出心聲

後來女兒也成了家,和丈夫一起經營了一個小水果攤,每月一如既往地給李大爺打生活費,小攤不忙的時候,女兒也會經常來看看他。李大爺心心念的還是兒子,怕兒子結婚開銷比較大,經常偷偷攢些錢來接濟兒子。李大爺年紀越來越大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老伴去世得也早,又不好意思去麻煩女兒,眼看就指望著兒子養老了。沒想到接到了兒子的通知,兒子讓他去養老院去養老,因為工作一些原因沒辦法照顧老人。無奈,李大爺被自己最疼愛的兒子親手送進了養老院。李大爺很是傷心,含淚吐露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不管男女,正確的三觀還是要靠小時候的培養和教育。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這不僅是我們子女應盡的任務,也是我們應懂得道理。如今李大爺的這種結局,也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那麼家裡如果不止一個孩子,我們怎樣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成為懂事的人呢?

養兒子跟養女兒有什麼不同,70歲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才說出心聲

1.一碗水端平。首先做到的就是將兩個人平等對待,買東西、做表揚都要一起,不要區別對待,要讓他們覺著自己是公平對待的,這樣既能培養子女們之間的感情,也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正確的三觀。

2.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家長自身就要尊老愛、文明平等。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能力、模仿能力很強,他們還沒樹立正確的三觀,認為爸爸媽媽的所做作為就是正確的,所以的大人的一些行為往往會塑造孩子的三觀。

3.讓孩子們之間互相學習。當孩子身上出現了毛病,要幫孩子指出來,並且告訴他怎麼做是對的,怎樣做才能贏得別人的喜歡。不妨讓孩子們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這樣不僅讓孩子認識自己,還能改掉自己身上的小毛病。

養兒子跟養女兒有什麼不同,70歲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才說出心聲

總之,家長的作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三觀,正確的三觀要從小培養,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習慣,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寶爸寶媽們,你們是怎樣培養、教育孩子的三觀的,讓他成為一個懂事、優秀的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