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海獺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最小的吸氣式哺乳動物,由於它們的後腿已經進化成更適合游泳的蹼狀,因此它們很少會去到地面上,基本上海獺的一生就是在海上度過的。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得益於它們善於游泳的後腿,所以在游泳時它們的兩隻前爪基本處於無所事事狀態,這樣一來,總得給前爪找點事兒做。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所以海獺會使用自己的爪子幫自己或者其他的同類梳理厚厚的皮毛。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與大多數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如海獅、海牛、海豹)不同,海獺沒有過多的脂肪,那麼為了應對北太平洋冰冷的海水,它們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多長億點點毛髮。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多到什麼程度呢?據估算,海獺每平方釐米的體表上最多有15萬根毛髮,要知道,人的頭頂也才有10~12萬根頭髮(從事某些職業的人群髮量可能更少)...所以海獺的皮毛也是所有動物中最密集的沒有之一。

這些毛髮的作用不光可以用來保暖,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可以防止冷水接觸皮膚,阻止熱量散失。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儘管好處多多,但是毛髮旺盛帶來的問題也不少,比如由於長時間呆在水中,海獺的毛髮會發生板結。

並且它們不會在特定的季節換毛,而是不斷地在更新,由於它們表面毛髮的防水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毛髮的整潔程度,因此這些鬆散的毛髮或發生板結的毛髮都需要及時的清理,正好它們就利用空出的小爪子來進行梳理。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對於生活在野外的海獺,它們還有一個“迷惑行為”,那就是必須要手拉手睡覺,不過它們還是很有原則的,一般會和家人或伴侶牽手睡覺,不會在外面隨便找個海獺就牽手了。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而它們這樣做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愛”。

因為海獺睡覺的時候處於漂浮狀態,如果是一對情侶海獺,它們手牽手就可以避免它們在睡覺的時候在海上各漂各的而分開,不過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雌性海獺害怕失去雄性海獺。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在海獺種群裡,雄性一般有多個雌性伴侶,於是到了交配季節,對雄性海獺的爭奪就變得異常激烈,為了讓雄性海獺老老實實進行交配,雌性海獺連睡覺的時候都會牢牢抓住對方的爪子,或許這就是“愛情”吧。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與人類社會一樣,當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母愛就會更加凸顯,海獺也不例外。

海獺寶寶出生後,由於它們還沒有長出足夠厚實的皮毛,也不能潛入水中,因此海獺媽媽會將小海獺一直帶在身邊,此時的小海獺因為前爪太小而無法牽手,海獺媽媽就會把小海獺放在身上,帶著它們一起漂浮。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當海獺媽媽不得不去狩獵的時候,它們會將小海獺用海帶裹住,防止它們隨著水流飄走。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但是,海獺使用爪子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在它們吃東西時。

在自然界,會使用工具的哺乳動物屈指可數,而海獺就會使用石塊作為工具。這也是被它們所捕獲的食物逼的!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海獺覓食的時候會潛到海底,但在水下待的時間大概只有3~5分鐘,因此海獺在尋找食物的時候很聰明,它們會使用前爪來翻開海底的岩石尋找藏在下面的貝類,或者用前爪挖出海底的蛤蜊,還有比較好抓的海膽也是它們的最愛。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但是這些食物都有一個特點:不好下嘴,不是長著殼就是長著刺。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所以海獺就會找一塊石頭放在自己的肚皮上,然後用前爪抓住獵物快速地往石頭上砸,這樣就可以享受裡面的美味了。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為了避免一時之間找不到趁手的工具耽誤了吃飯,它們還利用前肢下方鬆散的皮膚強行弄出了一個工具袋,裡面可以裝一些物品。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海獺把球裝在自己的袋袋中

但是這樣真的不會掉出來嗎...

海獺與人類

在吃這件事上面,人類從不虧待自己,海中的貝類、蛤蜊、海膽等海鮮都是人類的食物來源,但好巧不巧,這些食物也是海獺的首選獵物,於是在某些地區,有人將貝類、海膽產量的大幅下降的原因歸咎於海獺。

海獺心裡苦,心想著我們數量實在也不多啊...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要知道自1741年開始,海獺的數量開始大幅減少,原因就在於它們身上厚實的毛皮,在當時,這可是最好的毛皮之一,海獺也遭到了大肆捕殺,到了19世紀初,世界範圍內僅存的海獺數量才2000不到。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1896年,烏納拉斯卡的捕獵者在船上等待出發,圖源:Wikipedia


但是它們現在沒有滅絕,因為國際上發佈了禁止狩獵海獺的法令,才促使海獺的數量有了回升,大約為歷史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二(大約十幾萬)。

可目前它們的處境依舊不容樂觀,自然保護聯盟仍將海獺列為瀕危物種,原因無他,海獺現在依舊是偷獵者的“生財機器”,還有石油汙染以及與人類的漁業衝突導致它們生存艱難。

其中對海獺威脅最大的是溢油(由於操作失誤,石油洩漏到海面、地面、海灘),因為它們依靠皮毛來保暖,當石油浸透了它們的皮毛,這些皮毛就失去了保暖的能力,海獺就會因為體溫過低而死亡。

在1989年威廉王子灣發生的溢油事件就造成了數千只海獺死亡。

海獺:我不允許我的前爪空著,所以我要給它找點事兒做

它們本來是一群好奇的、無辜的旁觀者,當一波波“黑色的海水”襲來時,它們沒有躲避,直到這些海獺發現自身與油汙的纏鬥落入了下風,最後驚恐地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