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人之典範,今之聖人,其一生是一部堅定的奮鬥史,從年少時七次考舉不中,到後期的權傾朝野,曾國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完成了人生的超越。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回顧他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坎坷崎嶇。曾國藩一生注重學習上的造詣,為達到自己的畢生所求,每日讀書不倦,自始至終堅守勤能補拙,以其嚴格的勤奮改變了自己家族的命運。

曾國藩的一生辦過很多大事,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但其實曾國藩的智商並不是特別高。

關於曾國藩的智商問題,當時就有很多人議論。左宗棠就曾評論過曾國藩“欠才略”、“才太短”。他的學生李鴻章當他的面說他“儒緩”,意思是他做事太慢。

他為人傲慢、修養不好、脾氣比較暴躁,曾經和別人發生過幾次比較嚴重的衝突。曾國藩過後感到非常後悔,說自己這種舉動太有辱斯文了。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所以30歲以前的曾國藩,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個很平庸的人,和我們後來印象中人格完美無缺的聖人有非常大的差距。

就算這樣,曾國藩還是被譽為“中國第一完人”,也是因為曾國藩學會了自我反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看待事物要有大局觀,從全局看待問題,做事要踏踏實實,從小事做起。說話要注意分寸尺度,不然很容易得罪他人。

他在北京當官時見到了許多的大學者,很受感觸。做官後,曾國藩也開始研究一些學問。

他自己也覺得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混下去,要脫胎換骨,學做聖人。曾國藩一開始是每天從寫日記開始,將自己每天的大事小事,所作所為都記錄了下來,尤其是將作為不符合聖人的事情摘錄出來,以此來反省自己。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許多人都對曾國藩持有爭議,那最大的爭議在於曾國藩到底是不是一個真誠的人。有人認為曾國藩是一個正人君子,也有的人覺得他是一個虛偽的人,所做的這一切都只為了升官發財。

嚴格意義來說,曾國藩的生活水平確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只不過是降低了。曾國藩在穿衣方面不僅是樸素,而且是到了不修邊幅的程度。

這一印象是得到了外國洋槍隊首領戈登的證實的。為什麼曾國藩穿衣不修邊幅呢,完全因為當時在當地,曾國藩是最大的官員,沒有上級可以覲見,所以他可以穿的隨便些。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同時,曾國藩身上也有不廉潔的一面。曾國藩也四處宴請官員。同治十年,曾國藩去蘇州檢查工作,每天大部分的日程就是請客吃飯。到臨走前還擺了兩桌。在他的晚年,也在向在京的官員送冰敬、炭敬,多達幾千兩白銀。

曾國藩有著幾十年的從政、治軍、為學、處事的閱歷,積累了豐富 的心得和經驗。

曾國藩有一句話,他說“尤不願得清官之名”,就是說他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清官,這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他自己和官場的衝突,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有利於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社會辦一些大的事情。所以我認為曾國藩他是一個內清而外濁、內方而外圓的一個非典型的清官。

當然,一篇簡單的文章並不能充分地讓我們瞭解到曾國藩的一生。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套《曾國藩全集》來對曾國藩的傳奇一生進行深入的瞭解。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這套《曾國藩全集》分為四部分:《挺經》、《冰鑑》、《家書》、《家訓》,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曾國藩傳奇的一生。本書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煉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讓讀者回歸到那個風雲激盪的歲月,為讀者打造一條走進曾國藩的文化走廊,提供一把曾國藩謀略寶庫的鑰匙。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在亂世中,曾國藩一生功名顯赫,為朝廷建立了豐功偉業。他被封為官場“楷模”,在官場中以靈活多變、堅韌不拔著稱。他不是軍人,卻為朝廷建立了豐功偉業;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稿字字珠璣,飽含人生哲理。

平時看看《曾國藩全集》,感覺哪怕是閒暇時的翻閱,也變得很有意義。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下面就是這本書的鏈接,四本只要88元錢,對很多人來說連兩包香菸的價錢都不夠,卻能換來豐富的人生智慧。

想要購買的朋友,點擊文末的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智商低、脾氣爆的曾國藩,為何被稱為第一完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