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儘管在諸多影視作品當中,長孫皇后都被刻畫成李世民後宮當中的"頭號怨婦",但是諸多的文獻典籍以及長孫皇后自己留下的詩篇,恰恰可以證明,她反而是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最根深蒂固、寵愛最深的女人。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一共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因為父母之間的鶼鰈情深,這七個孩子為李世民所格外"優待"的例子不勝枚舉。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一生的摯愛(截圖來自網絡)


不過也或許冥冥之中延續了"能量守恆"的原則,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這些嫡出兒女,除卻最後登上皇位的李治,命運都堪稱曲折,特別是今天所要說道的這位城陽公主,更是如此。

她的家庭和婚姻,無疑是一曲封建社會里"嫡公主的哀歌"。

初婚終於謀反

城陽公主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第二個女兒,高宗李治的親妹妹。

因為出身,李世民對其寵愛異常,將她嫁給了"房謀杜斷"中杜如晦的兒子杜荷,杜荷因為娶了城陽公主,一舉被封為郡公。

只可惜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下去,後來杜荷因為參與了太子李承乾的謀反事件,而被賜死,年紀輕輕的公主就這樣做了寡婦。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杜荷因謀反罪,被李世民所殺(截圖來自網絡)


其實如果太子李承乾的這場謀反事件沒有出現,杜荷和城陽公主以後的日子將是非常樂觀的。

畢竟李承乾作為太子登上皇位十之八九,城陽公主作為同胞妹妹、杜荷作為皇帝的心腹,於情於理,都該一帆風順、飛黃騰達。

只可惜這樣一場蓄謀已久,直接毀掉了李世民和李承乾之間的父子緣分,更間接摧毀了城陽公主剛剛起步的婚姻與愛情。

不過,根據《新唐書·杜如晦傳》的記載,杜荷因為謀反而被殺,臨刑前"意象軒驁"。

傲慢的態度想來不止有策動李承乾謀反未曾成功的不滿,也有對當朝天子的種種怨念,縱然他所娶的是天子的女兒,是當朝的嫡公主。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似乎可以遇見這位死於謀反罪的當朝駙馬,對他的妻子,又會有多少的真情實意呢?

二次婚姻的插曲:巫蠱之亂

根據史料,城陽公主大約出生於公元630年前後,也就是貞觀五年左右的時間點。而杜荷參與的李承乾謀反事件,剛好發生在貞觀十七年,換言之城陽公主被迫成為寡婦的時候,只有十二三歲的樣子。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城陽公主守寡時,其實年紀很小(截圖來自網絡)


李世民看著女兒年紀輕輕,很快決定為她再選擇一門婚事,也是因為第一段婚姻的不幸,李世民在給女兒第二次挑選夫婿時格外慎重,甚至於根據占卜結果,將女兒的婚禮破格改在白天,目的就是希望女兒能夠收穫一段幸福美滿的姻緣。

李世民為女兒精挑細選的第二任夫婿,來自河東薛家。城陽公主和薛瓘二人成婚之後,感情倒也和睦,而李世民看見公主夫婦二人感情深厚、生活美滿,著實寬慰了不少。

但是這種幸福在意正深的時候,一場突入起來的巫蠱事件,反而讓城陽公主這個歷史角色,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城陽公主巫蠱事件,是歷史上的一道未解謎題(截圖來自網絡)


封建王朝中,巫蠱是大忌。漢代武帝時期,因巫蠱之亂數萬人慘遭屠戮,武帝一生的豐功偉績、都終止在這場禍亂當中。但比較有趣的是,唐朝任何的史書資料當中,對於城陽公主的巫蠱事件卻是隻字帶過、未曾深入。

她不僅沒有像其它朝代的公主們,因為巫蠱霍亂而一命嗚呼,甚至還得到親哥哥李治的高度庇佑。

《新唐書·城陽公主傳》中記載"麟德初,瓘歷左奉宸衛將軍。主坐巫蠱,斥瓘房州刺史,主從之官"。

換言之,不僅公主本人沒有遭受什麼刑罰,就連身為駙馬的薛瓘也沒有因為帝王動怒連坐,僅僅是被貶官做了房州刺史而已。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城陽公主未曾因巫蠱受到重責(截圖來自網絡)


要知道像巫蠱這樣的大事件,如果不是因為當朝統治者的有意淡化,無論如何都不至於史書無名。

而且身為一朝天子的李治,不僅沒有因為巫蠱事件為難自己的親妹妹,還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了城陽公主的兒子,而這個嫁入薛家的李家女兒,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李治不計前嫌,將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了城陽公主的兒子(截圖來自網絡)


而根據李治的種種表現,以及後續武則天的舉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被李治輕描淡寫、甚至恨不得乾脆從史書中抹殺的巫蠱事件,或者另有隱情(即公主是被冤枉的),或者便是城陽公主巫蠱的對象、是武則天。

從武則天后期對女婿薛紹以及薛紹的哥哥所採取的種種報復行動來看,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很有可能是為了當初這起巫蠱事件的復仇。

身後的復仇:太平公主的婚姻悲劇

城陽公主隨薛瓘到房州上任,最終也病逝在房州,而後不久薛瓘也跟隨妻子的一縷芳魂、離開塵世。

雖然屬於城陽公主塵世的故事已經結束,但是她個人對子女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來說,剛剛開始。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則天最小的女兒,據說也是武則天所有子女當中最像她的一個。

但眾所周知,太平公主的婚姻也屬於不那麼完美的,《大明宮詞》當中從太平公主的視角出發,重新詮釋了這位傳奇女性的婚姻和愛情故事。

雖然大方向、大概念並沒有太違背歷史,但是電視劇當中卻有意迴避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女性形象,即薛紹的母親,歷史上的城陽公主。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城陽公主其實是太平公主的婆婆(截圖來自網絡)


城陽公主嫁給薛瓘後,一共生了三個兒子,除了娶了太平公主的薛紹外,另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他的長子薛顗。

史書記載,薛顗是當時李氏宗親的簇擁者,即站在武則天登基的對立面,對於其奪李唐江山一事,高度不滿。

當時以琅琊王李衝為首的李氏宗親,舉兵造反,薛顗參與其中,這一干人等後兵敗被殺,薛顗不僅自己丟了性命,更讓自己的親弟弟連同入獄。

只不過當時的薛紹並沒有直接參與謀反事件,故沒有被武則天勒令處死,但即便如此,武則天也不打算從女兒角度出發,為自己女兒的終身幸福著想,放過薛紹一馬,而是讓他直接餓死在監獄中,斷了太平公主的第一場婚姻之路。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武則天並沒有優待城陽公主的兒子(截圖來自網絡)


以前曾有學者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武則天作為一個母親對自己的女婿薛紹如此"不友好",難道民間說法中的"丈母孃看女婿"在皇室當中並不成立嗎?

筆者覺得如果這場事故真的要追根溯源,是不是也有武則天對曾經城陽公主巫蠱事件的報復之舉呢?

是不是李治還在權利中心的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的小姑子無可奈何,而如今她坐擁天下,是否開始一場遲來的攻擊呢?

嫡公主的哀歌:權謀鬥爭中的犧牲品,她有多無可奈何?

李世民頗為寵愛的這個女兒,婚姻中充斥著不幸(截圖來自網絡)


中國古代嫡庶有別,很多人的概念中嫡出的女兒,其人生境遇,終歸是要好過庶出。

但是看城陽公主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縱然是嫡出的公主,其人生也不過如此,畢竟她曾經的丈夫,寵愛的兒子,都曾因為皇室的權力之爭,而賠上了自己的性命,而在這樣的權力之爭面前,皇室宗親的血緣關係,卻又顯得那麼渺小與毫無用處。

曾經,在李承乾謀反時,李世民放過了李承乾,卻沒有放過自己的女婿杜荷;曾經,李衝謀反時,武則天作為一個外姓人沒有放過任何李家人。

而城陽公主在這其中,無疑是渺小和無助的。

以上就是城陽公主的婚姻故事,當然目前關於城陽公主巫蠱事件沒有更多的史料能夠展開深入研究,故其巫蠱針對武則天一事,也不過筆者一家之言,若看客有更多想法,可以私信筆者。

參考文獻:

《新唐書·杜如晦傳》

《新唐書·城陽公主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