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開了一個「反思會」

董小姐 | 李明開了一個「反思會」

遠洋進入「反思」時刻。

幾天前,遠洋集團開了一個高級別會議,持續整整兩天。最精彩的,莫過於董事會主席李明的發言。

這場會議檢討了過去六年遠洋的戰略問題,承認了一件業內公開的秘密:遠洋的地產開發業務、多元化業務和市值,均表現不佳。

會議第一次提出,遠洋要迴歸地產主業,淡化五元業務概念,並且調整組織架構。我們單從時間上看,遠洋的反射弧比鬱亮的萬科慢了18個月。

更有意思的是,過去幾年的不足及戰略的失誤,一定程度上被歸咎於某股東。在總結問題時,有兩處都指向股東歷史問題。

比如,遠洋內部認為,制定多元化戰略是基於股東協同的訴求,而遠洋的股東協同一直做得不太好。

李明在會上說,股東的調整,影響了戰略的判斷。

真的如此嗎?

董小姐獨家瞭解到會上乾貨,在此,為大家做一個脫水版。

回顧過去六年,遠洋的戰略問題很突出。李明相當於做了一場長版本的「批評與自我批評」。

1、遠洋對市場研判過於保守,又基於股東協同訴求,才制定了業務多元化戰略。這導致了三個後果:開發主業投資不足,非開發業務不及預期,而且,市值管理關注不足。

究竟有多保守呢?

董小姐打聽到,在過去的戰略計劃裡,2019年,遠洋的協議銷售額目標是715億,實際上銷售額1300億,接近一倍。再往前一年,2018年銷售目標是640億,而實際完成1095億。

看起來是件好事。但這並不是超額完成的問題,而是目標本身設置和市場脫軌非常嚴重的問題。

銷售額超額完成,但是,弔詭的是,從2016年開始,遠洋歷年營業收入均沒有達到目標規劃。

2、在執行層面,為了推動規模增長,2016—2018年,遠洋增加了土儲資源的獲取,帶動了2017—2019年協議銷售額的規模提升。

但是,遠洋的主業開發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積累」和「系統性改善」。

李明的這兩個措辭,不知道遠洋的小夥伴與消費者服氣不服氣?

3、從核心能力看,遠洋的整體操盤能力不足,導致住宅開發項目實際經營指標與可研投決指標相比普遍不達標,淨利潤率離散度偏大。

董小姐覺得,營業收入目標不達標,自然淨利潤數字不會如意。遠洋的自我剖析還是有誠意的。

4、意識思想層面,遠洋團隊企業經營意識比較弱,報表意識導向又不足,還需要強化提高。

5、統籌協同層面,遠洋的股東協同、業務協同、職能協同都不充分。

放眼未來六年,遠洋又推出了一個「五期戰略」。

從內容看,總的原則是要保留彈性,跟隨追趕。

1、要回歸投資開發主業。住宅和綜合開發業務,要作為核心基石業務。聚焦主力市場,主力產品,打造主力團隊。非開發業務資源要服務於開發主業的投資,原則上除了重大戰略項目外,不再新增非開發業務的集團淨投資。

迴歸、聚焦開發主業,就是要讓住宅開發主業成為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核心貢獻單元。

於是,遠洋在數據上也做了目標的量化。

營業收入指標,遠洋的開發業務2019年佔總營收85%,到2025年至少要佔到九成以上;淨利潤指標,2019年,遠洋開發業務的淨利潤佔到總的一半,到2025年要接近2/3。

董小姐插一句,這或許跟資本市場對遠洋講新業務故事,越來越不感冒有關。

2、到2025年,遠洋總體的可並表銷售額目標是超過1500億。其中,住宅開發的可並表銷售額要在1300億—1500億之間。

也就是說,住宅開發,未來依然是王牌中的王牌。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遠洋全口徑的銷售額是1300億元,權益銷售額和可並表銷售額未知。

我們假設按照行業平均60%計算,權益銷售額是780億元左右,顯然,可並表銷售額會更低。那麼,未來六年,可並表銷售目標才增長800億元左右?

依遠洋的股東資源,這個目標不算太高,說明管理層對未來還是有點悲觀。

3、投資重點要變化。遠洋要「出城」多投有利於資金週轉和業績改善的中小體量可並表項目。

投資重點適度南移西拓。

存量項目要加速換倉,增量項目要以「小快」為主。

過去幾年,遠洋的主要資源都投放到了京津地區,結果,華東、華南等等經濟活躍的地區,反而有點忽略,資源佈局不夠,這可能是此次南移西拓的大背景。

4、要建立戰略投資委員會,建立戰略定期回顧和調整制度。

開發主業要圍繞「選好項目」,構建面向深耕主力市場的投拓和投研能力,構建基於項目全生命週期操盤的決策和執行能力。

可以理解成,遠洋集團未來要在投資領域更加算細賬,管控好每一筆花出去的錢。

這又是什麼信號呢?董小姐認為,遠洋歷史上多次有「拿錯地」的事件,給業績造成很大幹擾,管理層心理陰影面積很大,這首先是一個「不犯錯」的信號。

5、要讓能力差異化。

把不動產開發運營,作為戰略佈局業務,儘量減少重資產持有比例

把產業合作與客戶服務,作為相關多元業務,去協同開發主業,形成能力護城河。

這個表態,可能意味著遠洋要減少對持有型物業的佈局。說句老實話,一直覺得遠洋的資產包裡,重資產太多了,這導致它的淨資產回報率一直不在線。太重的資產包,也不是一個過冬跨週期的姿勢。

6、要以提升ROE為核心目標,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總的來說,遠洋不是不明白它的問題所在。

只是,說了那麼多問題,也設置了諸多改善目標,但是從未公開大聲喊一嗓門:如果做不到,有什麼懲罰措施?

別急,遠洋還真有:調結構,換人馬。

7、總部職能中心做了微小的拆分重組,但實質性變化不多。

目前遠洋總部長這樣:

分為經營發展中心、產品營造中心、投融業務中心、財務資金中心、人力資源中心、風險管理中心、總裁事務中心、以及正在發展中的遠洋研究院。

8、將原來4個住宅開發事業部,合併、擴展到6個事業部,分別是,北京事業部、環渤海事業部,華南事業部,華中事業部,華東事業部,華西事業部。

但是,從2020年可釋放貨值上看,重點是北京事業部環渤海事業部,貨值預期分別達到500億以上和300億以上,今年,遠洋在北京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可供貨值是地產商的糧草,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遠洋未來全國的業績籃子。

遠洋又要重新遠航,你對遠洋這些反思與變化,抱有期待嗎?

董小姐 | 李明开了一个「反思会」
董小姐 | 李明开了一个「反思会」

董小姐的新公號:

董小姐 | 李明开了一个「反思会」

一勺言|應該儘快出臺「電商準則」

董小姐 | 陳凱轉會內幕

一勺言|貝殼要掀桌子了

董小姐 | 一個人事變動與背後的50億賬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