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中國有句老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出自 《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這句話常常用來形容父母和子女在品質與性格上的相似之處。我們也習慣性地認為,子女所表現出的一系列行為模式,與遺傳相關。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雖然人類是群居動物,但性格和行為的表現卻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性格外向,以社交活動來獲取能量;有的人性格內向,以讀書散步來獲取能量。有的人是活雷鋒,助人為樂;有的人是惡刁民,危害社會。

然而,樂觀之人的父母不一定是樂觀之人;悲觀之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是悲觀之人。這意味著,單純的遺傳因素並不能解釋那些與父輩不同的個性來自何處。

多年以來,關於個性的產生究竟是先天的遺傳,還是後天的養成,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議。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在這裡,我們不講「醜小鴨與白天鵝」的童話故事,也不聊「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的勵志名言,更不談「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模式。我們從科學的角度聊一聊,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遺傳與行為科學的研究,常常需要藉助於「模式生物」開展。

「模式生物」在整個生命科學的進程中意義非凡。比如,大腸桿菌之於基因表達與調控,豌豆和果蠅之於遺傳學定律,小鼠之於哺乳動物功能基因組學等等。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那麼,問題來了。用這些簡單生物所做的研究,為什麼可以「轉移」到其他的生物,甚至人類身上呢?

這是因為,從分子水平上看,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是由4種化合物,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形成的。這4種化合物(又稱為鹼基)為:腺嘌呤 (adenine, A), 鳥嘌呤 (guanine, G), 胞嘧啶 (cytosine, C), 和胸腺嘧啶 (thymine, T)。

由於基因在進化上的保守性以及遺傳密碼的通用性,從一種實驗生物得到的有關基因性質或功能方面的信息,通常也適用於其他的生物。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果蠅,作為經典遺傳學的「模式生物」,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中黑腹果蠅,是實驗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果蠅的許多基因在進化上很保守,與人類基因有很好的同源性。通過果蠅所做的研究,對理解人類的生命科學議題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為了深入理解個性的差異來源於何處,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組實驗,研究被剪掉翅膀的果蠅的行進軌跡。結果發現,一些果蠅始終循規蹈矩,按照科學家的既定路線行走,而另外一些果蠅,則來去隨心。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根據這兩種不同的行為,果蠅們被分成了兩組,進行解剖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果蠅視覺系統中的一組神經元以可變的方式進行連接,導致果蠅特定的腦回路具有不對稱性,從而引導它們的行進行為。大腦回路不對稱性越高,果蠅對外界既定路線的定位就越準。

兩組果蠅的差異性行為,對個體來說是穩定的,但在群體中卻具有多樣性。在群體中表現出的個體多樣性,是個體在正常發育的過程中出現的內在紊亂導致的。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換句話說,這些隨機的內在紊亂,對個性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科學家們根據果蠅的行為,挖掘了其背後的原因,為理解人類個性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塑造,不管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養成,作用都不容小覷,同時也不能片面地說,某種因素一家獨大。

相較於「決定論」來說,筆者更傾向於:個性的產生和發展,是多種因素協同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某些隨機因素引發的某種「紊亂」,也是不可忽視的。

個性的產生與發展,究竟與什麼有關?

人類有超過99%的遺傳物質是相同的,然而正是這不到百分之一的差別,決定了你我千差萬別的個性。

先天的遺傳也好,後天的養成也罷,關於個性的產生,我們似乎是被動的,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或許都沒有辦法控制那些隨機的內在紊亂。然而,個性的發展,如何朝著對個體有益的方向,卻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

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等你真正嚐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甘甜之後,就會發現「敗也個性,成也個性」。

參考文獻:

[1] Bassem A. Hassan et al, A neurodevelopmental origin of behavioral individuality in the Drosophila visual system, Science, 2020, 367, 1112-1119. DOI: 10.1126/science.aaw7182

[2] Bob Yirka, Fruit fly study suggests neither nature nor nurture is responsible for individuality

[3] Julien Colomb et al, Open Source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Adult Drosophila Locomotion in Buridan's Paradigm with and without Visual Targets, PLOS ONE, 201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2247

[4] 《細胞生物學》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 主編


題圖如未註明來源,均來自於Pixabay網站。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