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們收入差距很大,什麼職位應降低工資?什麼職位應提高工資?為什麼?

死不了27


1、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於激發勞動生產率,促進社會發展

社會資源總有錯配的時候,而人與人之間的能力也總是客觀存在的,人與人的努力程度也是存在差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同稟賦的人獲得不同程度的收入報酬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是社會穩定和向前的基礎。從這點上說,所謂的按需分配,社會大同其實是沒有物質基礎的,邏輯上也是講不通的,最多是物質極大豐富,生活水平底線極大提升而已。

2、收入差距過大,影響社會穩定的時候,必須要採用財稅政策調節

如上面提到的,一個社會如果能夠保證公平、公正,讓努力的人、有天賦的人能夠脫穎而出,那麼這種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而只有當這種差距大到足以影響到階層流動,影響到了大多數普通人的發展的時候,那麼就必須要進行調節了。

3、到底什麼樣的人應該降低收入,什麼樣的人應該增加收入呢?

在我看來,我們國家其實已經在採取辦法了,比如去年以來沸沸揚揚的追繳藝人納稅的事情,比如基金從業者的所得稅徵收問題,不是說這些行業不應該高收入,而是這些行業的收入與其他行業差距太大,而國外對這些行業都是普遍課以重稅的,再比如體育明星也是,國外的明星納稅比例遠遠高於國內,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些的。

所以說問題就很明顯了,對於平均收入超出國民平均收入10倍以上的人群普遍都應該通過稅收手段調節收入。

而什麼樣的人應該增加收入呢?一類是廣大農民和城市失業者,應該大幅度提升他們的養老金水平,同時採取靈活政策鼓勵他們繳納一定的社保。基本養老制度努力的方向是保證一個人能夠勉強吃飽飯起碼(當然了,太高了也不合理,不能養懶人)。還一類是從事髒累工作的體力勞動者,比如環衛工人等,起碼讓他們的收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水平吧,這樣類似的崗位其實還有。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最該降低工資的是一些公職閒差

最該漲工資的應該是責任心重,但工資基數低的崗位

舉兩個例子

1.我一鄰居,GW袁,具體什麼工作就不說了。工作閒也就罷了,每天開著單位的奔馳威霆接他媳婦上下班。

重點是她媳婦下班時間不固定,但不論幾點,他只要不忙都可以去接。工作得閒到什麼程度能在上班時間開公車出去私用?他媳婦在私立學校上班,去年倆人夏天直接出去旅遊了將近半個月。他媳婦有暑假這沒什麼可說,他一公職如何有這麼長時間的假期?不僅如此,還從來沒聽說過人家有加班的時候。

如此輕鬆自由還可以公車私用的工作,竟然每月工資七八千,而且還是13薪,這還不算獎金,都加一起月均上萬。不僅收入高,福利也很好。有一次正往家搬剛發的東西,我恰好看到了油和我家的一樣,胡姬花一級古法壓榨,兩桶油就三百多塊,其他東西價值多少就不清楚了。像這樣的崗位,工資砍一半都多。


2.我們小區的幼兒園,老師從踏入幼兒園大門就在監控之下,班內一舉一動家長都能通過手機看到。

午休時哪個孩子沒蓋好被子,家長打電話;

哪個孩子起來沒好好喝水,家長打電話;

兩個小朋友打架被老師訓斥,家長直接找園長;

孩子在班內玩著忽然摔倒,頭碰個小血印,家長直接投訴到教體局……

每天孩子接走了,老師留下收拾教室,每月重新佈置一次教室,回到家得寫教案,板報一週一換,沒有寒暑假只能輪休……

3個老師看35個孩子,音樂、體育、美術、算術、認字都由兩個老師負責,出去玩得看著,在班裡得看著,睡覺得看著,接送孩子還得看著……

早上7點20上班,下午5點下班,午休只有1小時,還不能離園……

如此高度警覺之下的工作環境,監控背後眾目睽睽之下的工作氛圍,要確保幾十個孩子萬無一失,還得教給他們各種東西……

月薪多少呢?主班教師3500,副班教師3000,保育員2500……

據我瞭解,即使深圳這樣的高薪城市,幼師工資也不過五千左右。


如此懸殊的工作內容和如此懸殊的收入差距,每天都在我們眼前發生。哪些人不該拿高工資,大家心理都清楚。哪些人該漲工資,大家心理也清楚。只是我們無能為力,只能面對現實,有時看待這樣的收入差距有種打抱不平的心理,但又能如何……


城市發展報告


我一直覺得我國工資分配很不合理。不像很多發達國家那樣合理!剝奪了很多人,特別是體力勞動者被剝奪的厲害!

為什麼體力勞動者被剝奪的厲害呢?一個原因應該就是中國人口眾多,體力勞動者沒什麼稀缺性。

那為什麼很多發達國家的體力勞動者藍領等比白領工資高呢?因為他們有各種完善的法律,有各種公會團體,而我國比如很多弱勢群體,連話語權都沒,又不會說話,沒有人替他們說話!其實我國的社會制度,民主集中制度,不比西方民主制度差了。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國一直在改進變好。不管是民主,法律公平,高考制度可以讓窮人翻身等等都很好。但有一個就是人權方面做的不怎麼樣,而且一隻不受重視,就拿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隱私,現在網絡時代人有隱私嗎?

為什麼說人權做的不怎麼樣呢?有些專家或者學者或者處在剝削階級的人或者這些人根本沒注意到什麼叫人權吧!他們會說有些農民工兩三百,三四百一天,有些工廠工人六七千一個月。我公務員,我某某行業才五六千一個月?但是你重視過農民工,普通工人的人權沒??農民工有些人三四百一天有些兩百一天,但是他們很多一年到頭也就好的十萬八萬,不怎麼樣的我估計也就五六萬!因為他們並不是天天有活幹,沒活就沒錢,又髒又累的生活環境又不好,而且應該都沒有社保!還有工廠幹活的,一般很多底薪兩千左右,五六千都是加班加出來的!他們如果也一週上五天班,朝九晚五,一天八小時,那我想只能吃土!而有些人是一週五天班,一天八小時,拿的工資比他們高很多或者差不多,而且各種福利!創造的價值我發現並沒有他們大!國家應該稍微公平點,稍微注重下人權。他們根本沒有生活!

有些人是生活,他們有時間做想做的事,他們的生活是有質量的!有些人是為了生存而活著,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這樣用生活質量,用時間換來的工資被誰剝奪了??


1宇宙第一思密達1


第一是農民工應該降低工資,依次,第二是靈魂工程師,第三是城市美容師,第四醫院的護士,第五是開車司機,第六是保姆,第七是保安,第八是一般民辦私營工廠普通工人。以上都是高收入人群!應該漲工資的是,第一是電力,電業局職工,第二是移動,第三是菸草,第四是公務員,第五是國有企業高管,第六是國家金融機構職工,第七是演員,第八是投資理財。這些都是低收入人群。國家應該再給他們工資加倍。


用戶55559058844


企業虧損,領導拿著高薪,銀行借款開支。工人受制於當地最低工資制的限制。企業領導就利用這一點,把工人的工資降到略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下,所以工人的工資很低。下崗更慘。

你說什麼人應該降工資,什麼人應該漲工資呢?

顯然虧損企業靠銀行借錢渡日的各級高管及各層次的管理人員都應該降工資,銀行到最後弄成死帳了之。

對於一些最底層的工人是不是應該給與適當的關心,幫助他們解決溫飽問題漲些工資好嗎?


世通27


最該漲養老金的是五零、六零後即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為百廢待興的共和國的建設貢獻了自已的青壯年時代!貢獻大丶出力多,卻工資很低,現在應讓他們儘快更多地享到國家發展的紅利!保證他們富足美好的晚年生活!為什麼要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養老金?一是他們已進入老年時日相對不多了,二是他們為社會穩定養著多少就不了業的兒女,甘心被啃,無怨無悔。三是年老多病,吃需營養,穿需保暖,病需療養,所以要大力提高老年人的各種待遇!並代代傳承下去!我想全國人民都會擁護!因為人人都上有老!他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先讓老年人富起來!幸福起來!


A求是者


國企高管工資、石油和電力等壟斷國企平均工資應該下降,因為他們的貢獻啊不足以獲得這麼高的工資。通過財政補貼,提高關係國家安全和核心競爭力的軍工、航空、船舶、機床、軸承等國企的基層職工工資,因為他們技術技能關係到國家實力,工資太低了


用戶3470888007550


現在收入差距太大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退休的養老金應該降到和企業一樣多,壟斷行業的工資應該降至到和企業工人拉平,


徐文傑184303756


此文長,不配圖。

不是什麼“職位”應該降工資,什麼“職位”應該長工資。職位的概念是錯誤的,也是不明確的。職位,總感覺是各級管理者和領導者。這裡,我的意見是用“工種”這一概念。工種,就是社會中不同的工作種類。

工種,有工,農,兵,學,商。有服務人員,科技人員,演藝人員,各級領導幹部等等。360行,行行離不開。再細分,也可以,比如工人,有礦工,碼頭工人,鐵路工人,工廠工人等等。在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收入問題,就沒有必要分得太細了。可以粗一點。

縮小收入差距,也就是縮小貧富差距,這是建設理想社會所必須的。當前,貧富差距太大,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因素之一。我想,應該有以下十個方面的工種,要降低收入:

1.演藝界人員要大幅度降低收入。演藝人員的收入已經是天文數字。

2.大型國企管理人員要大幅度降低收入。他們的收入也是動輒年薪百萬。

3.各級各類銀行業人員要降低收入。再說,金融業務受到網絡衝擊,正在減弱。

4.社會公用事業的煤,水,電,氣,環衛,殯葬管理部門要降低收入。這些工作一般比較輕鬆。

5.大學的教職員工,特別是專家,教授,學者要降低收入。他們大部分人還有其它收入。而他們的本領是利用公有資源產生的。

6.大醫院的醫生,名醫應該降低他們的收入。醫生的提成,紅包始終還沒有徹底解決。

7,虛擬經濟領域,如互聯網加等等,應該降低收入。以刺激實體經濟發展。

8.經商人員,雖說是市場經濟,但如果利益過高,掙錢過多,也要降低他們的收入,可以採取稅收的方式。

9.有職級職務的公務員,特別是職務較高的公務員應該降低收入。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嗎!

10.退休開養老金的人員要降低收入。一般應該在6000元以下,6000元以上的部分要堅決降下來。否則,在職青年人情何以堪。各類人員的養老金應該基本一致。

我想,應該有以下十個方面要增加收入:

1.農民要增加收入。首先是農產品,特別是糧食要提高價格。糧價上漲,直接惠農。

2.打工者,農民工,臨時性工作應該增加收入。他們常常沒有“五險一金”,失業相伴。

3.普通工人應該增加收入。實際上,大量的工作是普通工人在做,最後的完成要靠工人。

4.養老行業,特別是臨終關懷醫院,各類養老院應該增加收入,伺候老人,不容易。

5.堅守農村的中小學教師,應該增加收入,堅守不易,難能可貴。

6.保姆,小時工,家政服務人員,應該增加收入。現在他們的收入看似不低,但保證性差,很難幹滿日曆天數。

7.各級各類的編外人員,應該增加收入,他們和編內人員幹一樣的活,收入相差很多,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則。

8.在山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工作的各級各類人員應該增加收入。

9.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或養老金特別少,應該增加收入。實在不行,收回土地,把人養起來。

10.一般公務員,特別是沒有職級職務的公務員要增加收入。他們幹著最具體的工作,沒有任何額外收入。

以上為個人看法,難免觸及個人利益,請不吝賜教!


盛廣學雜家雜論


今天不談“什麼職位應該降低工資”大家心知肚明。

來談談什麼職位應該提升工資,更多的福利,更多的給予。

1)搞科技工作者。他們的青春熱血都獻給了國家和人民。默默無聞,有的甚至不能跟家人聯繫,家人都以為失蹤了。象這些是國家高度機密的,當然要跟外界隔絕。所以他們的工資再怎麼高都不為過。

2)農民伯伯。他們的工資也要提升,他們的生活應該有所保障。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不論颳風下雨,不論烈日當空。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到了年老不能動了,誰給他保障生活,唯一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工人階級。他們的工資應該還要加上風險金,有的是高空作業,有的高危行業,比如機戒、電工之類。機戒包括所有接觸機器。還有那些打散工。比如作裝修的,作建築,他們老了都沒有保障。

象以上這些職位都應該提升工資!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