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被困婆家,戰戰兢兢

沒想到,年前決定在婆家待幾天就匆匆離去,不曾想,一場疫情阻擋了回程的路。老公已走,獨留我在婆家。在婆家的日子,越待越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出生於兩個家庭的人走在一起,如果僅是兩個人過日子,一切似乎都不是什麼事,但一但與一大家子待在一起,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無助。

疫情期間,被困婆家,戰戰兢兢

在婆家的日子,我就必須變得勤快一些,人家做飯,我要幫著做,來自兩個家庭,我們彼此之間的生活習慣有太多的不同。就好比他們早上習慣喝茶吃饅頭,但我不喜歡;他們愛吃肉,我不吃肉;他們喜吃甜湯麵,但我從未那麼吃過,也不愛吃,寡淡無味;他們的菜以涼菜為主,但我是以熱菜為主。除了這些之外,婆婆上廁所不喜沖廁所,這是我受不了的,但她早已習慣,大概是覺得小便完沖廁所浪費水,但此種習慣是特不好的一個壞習慣,尤其是在疫情時期,此習慣困擾著我,每每走到廁所,看到那沒蓋的馬桶裡沁著一汪黃黃的尿液,我只覺頭皮發麻,左右為難衝或不衝,衝則他們必定聽到響動,會對我有所看法,婆婆也會心裡不得勁兒;不衝,我又難以坐下去上廁所,生怕那股尿液濺起來。

我本不想洗碗,但似乎我不得不洗,大姑子做完飯就不願再洗,除了我與婆婆兩個女的之外,大姑子的丈夫、公公與兒子無一人樂意洗,因為他們的思想裡早已留下了一個可怕的舊觀念,即所謂的女的就該做家務,不然找個女的幹嘛?此種思想不只是他們這些男同胞有,就連婆婆與大姑子也是如此認為的。

疫情期間,被困婆家,戰戰兢兢

婆婆也很想做事,但她常常做不好。洗碗她不願意放洗潔精,即使碗很油,油的都無法很好的拿手來抓住碗,她仍認為洗潔精是不需要的,就那麼在一個油呼呼的池子裡洗刷開來。她洗鍋有點像是應付差事,拿著洗鍋的棉墊墊在碗的正中心隨意的抹擦幾下,一個碗就洗好了,之後你就會發現碗還是髒的,碗裡留下的麵糊糊與油照樣原封不動的留在碗上,碗在沒洗之前,在池子裡一泡,碗外就粘上了髒水,再加上婆婆洗碗不喜洗碗外頭,碗外的油粒子顆顆分明,一個個滾成小圓珠立在那裡,兩眼忘去盡是油浸浸的,摸在手裡也不得勁兒,但這在婆婆的意識里根本就不是啥事,她覺得碗在她手裡轉了一圈,就算是洗淨了。大姑子做飯的時候,拿著盤子在廚房叫喚,直叫:“媽!你看你洗的個啥碗,你看看那油。還有那抹布,你看看有多髒。”大姑子在廚房裡邊指責她媽還邊著急的翻洗著盤子,鍋裡的菜在翻滾著,大姑子急得就和那火上急需裝盤的菜一樣,急得亂跺腳,越急脾氣也就越不好,越說越氣。誰知在那個時候,婆婆突然來了一句:“我就沒洗抹布。”這話使本就在氣頭上的大姑子更是火冒三丈:“誰洗鍋不洗抹布,碗,碗洗的那個樣,你洗的啥,不想洗你不用洗。”從那之後,洗鍋就成了我的事,婆婆老想著插手,我也不願意她幫忙,越幫忙越亂,就好比她洗第一回時,我這個在後面涮的人就得重洗一次,因為她還是按她以往的方式就那麼瞎胡洗一遍,搞得我在後面直忙活,大姑子站在我們身後看著直生氣,覺得我洗的太慢,不就是涮個碗?她氣急敗壞的擠到水池子旁,三下五除二的在池子裡扒拉著,那動作談何優雅,一聽她摔盤子摔碗的動作就知道她是帶著氣的。事後,母女倆又擠在一處說起悄悄話,嘰嘰咕咕,嘰嘰咕咕的說著一些閒話,偶爾我會從他們的方言中聽到一些關於我的話語來,這搞得我這個外人裡外不是人。

最令我心痛的是當我向丈夫通過網上聊天時說起這些事時,他除了怨我,嫌我一天到晚無理取鬧之外別無他話,此時此刻,身在異鄉,待在一個毫無感情的家裡我的心裡除了悲傷之外別無其他。我知道對於我的丈夫來說,他也為難,但他絕不會去埋怨自己的母親,相反的他會把所有的錯都歸結在我身上,然後對我橫加指責,但他忘了,他所待過的那個家並不是我的家,而他所習慣的生活我從未體驗過,他覺得我應該學會去忍。男人和女人始終是不平等的,就好比在做家務方面,男人們不做家務,人們覺得很正常,可女的一不做,你看看婆家會允許嗎?就像我的婆婆對我的評價一樣,我家的媳婦自己做飯,做飯成了誇耀一個女人是否好與壞的標準,這是一件好事嗎?如果是好話,那為什麼不拿這些話來誇自己的兒子呢?為什麼自己兒子參與做飯就說做不來呢?誰生下來就會做飯,誰不是自己琢磨著做的呢。

男人看到的永遠都是表面化的東西,他們只覺得媳婦的埋怨是煩人的,他們希望女人去理解他,但他們又何嘗去了解過女人的心裡,對女人說一句辛苦你了,自己對不起她,給她造成這麼大的困擾。他們不會站在女人的角度去想,在他們的本能之中,他們會維護父母,不允許別人,甚至是妻子說父母的不是。婆媳矛盾的首因並不是兩個女人的矛盾,而是處在中間的男士所造成的,男士的愚孝傷害了女人的心,所謂的忍看似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一旦問題爆發一切就都不可收拾,就好比血液,如果血液太稠,不及時疏通就會危急生命。作為一個男士,他要做的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拎得清,如果處理不來,就不要把兩個女人湊在一塊,以減少矛盾進一步的激化。

疫情期間,被困婆家,戰戰兢兢

在婆家,待得越久,我就越覺得孤單。待得越久,我就越想我媽,我媽會備好我愛吃的小吃等著我,不像我的婆婆,婆婆終究不是親媽,婆婆疼的永遠是自己的兒子,就好比她兒子愛吃肉,她會做兒子喜歡的肉給他吃,甚至在兒子已經吃不下的時候,她還會不厭其煩的說著吃去,再去吃。她知道我不吃肉,但她不會因為我的口味而特地去做一餐,一切以她兒子的口味為主,甚至可以放任我去不吃,而後說一句你現在不吃,晚上不會再給你做。而我媽,她不僅會做我愛吃的,也會做肉來解我老公的饞。

婆婆看媳婦,她會認為媳婦就應該服侍她的兒子,而丈母孃,她更多的會勸女兒多體貼自己的丈夫,丈母孃永遠在說自己閨女的不是,而誇女婿的好,都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順眼。婆婆,她永遠覺得兒子好,覺得兒子是最優秀的,在兒子與媳婦鬧矛盾時,她腦子裡所有的點都是兒媳不對,兒子對,甚至會在私下裡與兒子唸叨媳婦的不是,一次唸叨,兒子會與自己的媽解釋,時間一久,聽的多了,他也就煩了,間接的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到妻子的身上,於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在一場婆媳風波中搞得家破人亡。

疫情期間,被困婆家,戰戰兢兢

婆婆是一個母親,作為母親她是合格的,愛自己的兒子,但她太過於愛兒子,她在不知不覺中摻和著兒子的生活。兒子也愛她,因為愛她而無時無刻不受著擺佈,但男士們處在其中而不自知,只知道那是自己的父母,自己能做的就是順從她,因為中國自古以孝道自稱,大多數的成年男士一旦承擔起養父母的責任之時,他們的腦中無形之中就自然而然的形成父母之恩不可忘,因此在婆媳問題當中,他們更多的是維護父母而忽略妻子的感受。

我希望我的丈夫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愛他的家人是應該的,養育之恩不敢忘,但是要懂得如何去真正的孝順老人,而不是一味地愚孝,即所謂的事事順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