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華夏兒女創造出了許多極為珍貴的寶物。近代以前,中國經歷過千萬次大大小小的戰爭,每個不同朝代都有很多珍貴的國寶文物。然而它們有很多都因為戰亂等原因而失去蹤跡,現在中國非常重視這些國寶級的文物,近些年也被收回了一些,但還是有很多流落在“異國他鄉”受盡顛沛流離之苦。而今我們國家各大博物館也收藏著許多國寶級文物,其中很多無價之寶的經歷也是十分坎坷。

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寶是一件非常“憋屈”的寶物,這個國寶級的文物叫做瀆山大玉海。

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它是一件巨型貯酒器,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製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圖之遼闊,國力之強盛,它重達3500千克,玉料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整體形狀是橢圓形,高度為70釐米,直徑在135到182釐米之間,重量高達7000多斤,整塊大玉雕刻而成的瀆山大玉海顏色青綠,石質柔和細膩,圖案精美,形神兼備,玉瀆內外有十幾種動物圖案,用龍、螭象徵蒙古汗,下面有羊、鯉魚、犀、螺、蟾、蚌、鰲魚、馬、兔、豚、鼠頭魚等,它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重量最大的巨型玉雕,開創了大件玉雕作品的先河,是中國玉器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式作品,也為世界寶玉石業發展史上罕見的傑作。

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然而這樣一件珍貴的大型國寶,在元朝覆滅之後,就從宮中流落到了民間,就這樣,一件鎮國之寶的悲催命運開始了,也許是歷經滄桑,這件玉器沒有了當初的精緻,也因為寺廟裡的和尚也不懂什麼珍寶,所以它被用來醃菜了,成了製作鹹菜的大缸,這一醃也就醃了三百年,這樣一個珍稀寶物被用來醃鹹菜,確實是很“憋屈”了。

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直到清朝時期的乾隆年間,乾隆帝遣人花重金將瀆山大玉海贖回,它才得以脫離“苦海”重歸皇宮,乾隆皇帝對他喜愛有加,將它搬到了承光殿中,還專門為這件寶物修建了玉翁亭,乾隆帝更是將自己寫下認為最好的玉石,刻在了這件國寶之上。

稀世珍寶竟被當成醃菜缸!元朝時用7噸玉石製成,專家估價10億

這件玉器承載了我國元明清三個朝代的歷史,對研究我國古代的工藝和雕刻技術有著重要意義,所以也的確是無價之寶,不知道大家看完後是否也不禁感嘆我國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