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的基本技巧是什麼?

幽谷山水


寫書法的基本技巧非常多,因為不同的書法體或字體,會有不同的表現。概括起來說就是筆法、結構和章法技巧。雖然這幾乎是老生常談,但涉及到書法的技法,有必須要談。因為基本的東西往往和經典的東西一樣是不可缺的,基本不是簡單可能是核心內容。具體到書法的基本技法,最重要的是筆法,學習書法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筆法,掌握了筆法我們就可以進入臨摹學習了。筆法與調鋒技法,和中鋒運筆技法等。

要寫好書法還有幾個基本的技巧就是臨摹和讀帖。讀帖能夠讓我們在理論上掌握書法的技法和準確的字形。臨摹是實踐性的工作。臨摹可以鍛鍊我們心與手的駕馭和表達魅能力。檢驗我們對書法理論和技法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也是我們進入創作前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夫。

讀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臨摹過程中的讀帖,就是在臨摹中讀帖,在讀帖中臨摹,這種臨摹的讀帖就是比較中的臨摹,也就是不斷進行自我的比較和檢查。講原帖範字與自己臨摹下來的字進行比較分析,找出不足。不斷提升我們精準臨摹和掌握字形和技法的能力。比較分析式的讀帖和臨摹往往伴隨一位書法家一生。


翰墨書道


書法是指寫字的法則,所以在“書法”的前邊加“寫”字就不太合適了。古代說書法就是指毛筆書法,現代書法因為書寫工具的多樣化,可分為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至於書法的基本技巧,我想主要就是四個要素:筆法、墨法、章法和紙法。紙法,是我杜撰的,不一定正確。

一、筆法

無論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都講究一定的筆法,對於毛筆書法,則更加重要。在這裡我說的筆法主要是指毛筆書法(以下所論及書法都是指毛筆書法)。

筆法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中鋒行筆,也就是那句“常令筆鋒畫中行”。只有大多數筆畫用中鋒行筆,寫出的筆畫線條才是優美、圓潤和有韌性的,這樣寫出的字、乃至整篇作品才是成功的。中鋒行筆的原則不是絕對的,有些筆畫需要使用一定的側鋒,這要看具體筆畫和具體字而定。

筆法中的一些實用技巧,諸如藏鋒、露鋒、轉折、裹筆、揭筆、頓筆.....等等,要根據不同的字體和書體來確定。

二、墨法

自古以來,書家都講究墨法,現代書法更是標新立異,在墨法上做了很多創新。

古代書法所謂墨法,主要指墨色的濃淡枯潤,比如寫小楷字要用枯墨,寫行草書可用潤墨等。現代書法則做了很多大膽嘗試,最多的還是宿墨的使用,用的就是那種洇溼的效果。當然,還有在墨中加酒、加茶,甚至加醬油來調墨的,我總感覺有些炒作的成份,不說他了。

三、章法

書法中的章法也是重要的內容,主要是指書法謀篇佈局方面的規劃和設計。包括整篇字的疏密、輕重、濃淡,包括單行字的呼應、搖擺、大小,也包括單字之間的引帶、俯仰、組合等等。古人書家大多很講究章法的自然性,而現代書家卻是明顯在做章法,有時會很誇張。

四、紙法

這個提法不一定合適。主要是用紙的方法,包括宣紙的生熟、厚薄、寬窄等等。很多講究一些的書家都喜歡存紙,感覺剛生產的紙不好用,要存放一定時間好才好。我一直不捨得買好紙,也感覺不出紙的重要性,這可能要有相當的書法造詣以後才能達到的水準。


方圓居文化


說到學習書法,不得不提一下,閣下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什麼,是硬筆還是軟筆,目的不同,技巧和側重也有所不同。

如果僅僅只是希望寫一首漂亮的字,方便生活中應用,給自己增添一些光環,那麼可以選擇當代一些書家就足夠用了,比如盧中南老師,田英章老師,荊霄鵬老師,司馬彥老師等等。個人比較喜歡盧中南老師書分,沉穩儒雅。

如果是想要把書法當成一生的追求,希望往高處走走,那麼古代一些書家的作品都是好的學習資源,儘量不學今人。比如楷書歐顏柳趙四大家,行書草書,米芾張旭王羲之,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個人認為殊途同歸,硬筆寫的好,同樣需要好的筆法,可臨習古代書家小楷作品,隸書,碑帖都可以。

那麼剛開始怎麼學習呢,隨著網絡的發展,自媒體時代,知識經濟爆炸輸出,各大媒體網站,都能找到大量臨習視頻,多看多琢磨,多寫,多讀帖。

如果身邊有懂書法的那就更好了,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書法水平增進很快。

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

喜歡的請不忘點個贊哦,謝謝謝謝各位老闆











筆尖須臾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書法是中國國粹之一,也是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若想達到更專業的水平,最起碼要懂得這些基本條件:

第一·入門楷書是基礎

解析: 就如蓋房打地基,書體入門是關鍵問題。楷書必是入門的基本功。有了這個基本功,想嘗試或行、或草、或隸、或篆書才能發展的更有效。

分為三個階段:

①描紅

②臨帖與讀帖

③逐漸脫帖

第二·選好師父是關鍵

莫選徒有虛名,誤人子弟的“名”師;必選明智務實的“明”師,明白的老師,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歷史知識要了解

解析:我們不僅要練好毛筆字,更要自主熟知書法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知識。

第四·恆心用功更專業

解析:筆法技能+書法知識=專業

也就是說,在練好毛筆字的同時,也要更加熟知書法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知識;這兩者的相結合,才顯得更專業。





sunny淨悟


第一階段為習字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要有選擇的臨習碑帖。在臨帖過程中,訓練腦、手的靈活性。通過臨習,較好地掌握執筆、用筆、結字、佈局的規律和常識。

這個階段是師古人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練習的方式, 應該是比較機械的,要有一定規矩。相應的個性要受到一定的約束,以免學書者不顧書法的基本規律,任意塗抹,貽誤終身。

第二階段為創作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學書者已較好地掌握了書法的基本技法,應博覽古今書法碑帖,總結前人用筆、用墨的妙趣;努力練習成幅作品,鍛鍊創作的構思和實踐;加強文學、美術等字外藝術的修養。這個階段是造化階段,練習的方式要比前一階段靈活得多。

綜上兩個階段,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發展。無前者,後者便是無源之水;無後者,書者往往被說成是碑帖之奴。

物質上的準備(略)

精神上的準備

練習書法,人們通常很少論及精神上的準備。但這是成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所謂精神上的準備,中心點在於一個“靜’’字。

練習書法不能有手無心,按字貼簡單、機械地畫墨道兒,而是要細心體會,心有所悟,手有所追。作到心中只有字,手中只有筆,而這種境界,都是要以入靜為基礎才能達到的。

有些沒有功底的同志初學書法,前幾個字方能按耐性情,幾字之後,便急躁起來,不是胡亂塗抹,便是放筆不寫了。這是不能入靜造成的。

當然,當我們的書法寫的有點眉目時,也就自然入靜了。人若入靜,則氣血平和,心無浮躁,才能極慮專一。人們常說的書法可以鍛鍊身體,可以修身養性,就是這個道理。

(一):執筆法

執筆法是書寫者對毛筆正確的施力方法。書寫時用力牽涉到指、腕、肘、肩以至全身,只有這些部位很協調地施力,才能寫出如意的點畫和線條。

1:指法

指法是五個手指捏筆的正確方法,最常規的是五指撥鐙法。

大拇指:稱為“按”,以大拇指上節端按住筆管左後方,向右上方斜仰施力,起一種推動作用。

食指:稱為“壓”,用食指上節端捏住筆管的右前方,向左下方施力。

中指:稱為“鉤”,用中指上節端鉤住筆管向後施力。

無名指:稱為“格”,用無名指指甲和肉相連的部位抵住筆管,起一種頂的作用,由裡向外施力。

小指:稱為“抵”,小指緊貼無名指下起助力作用。

五個手指各有功用,實際上構成了兩對平衡的力,一是大拇指和食指,另一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筆在兩對力的平衡中穩定下來,並能靈活地運轉。

這種執筆方法歷來被推崇,被認為是正確的執筆法,一般人書寫時也多采用這種方法。

另外還有:鵝頭執筆法、虎口執筆法、平復執筆法、提鬥執筆法等。

執筆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指實,指實的意思是五個手指的指端實實在在地捏住筆管,無一虛設。如果指不實,則無力運管。

注意:不能誤把“實”理解為“緊”,和壯士操戈、船伕拉縴聯繫在一起。捏筆過緊,五個手指象繩子一樣縛住筆管,心欲動,而手拘謹呆滯。

如執縋擊鼓,握的手法需要鬆緩,擊出的聲音才會悅耳動聽。

掌虛:掌虛是指執筆以後,掌心一定要空虛。人們常說虛掌可以容卵,就是這個意思。

腕平,腕平是指執筆以後,手腕基本上和案面平行。

執筆以後,筆管貴在直立,筆鋒如針倒懸,筆鋒著紙才能形成中鋒,取勁澀,那種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的妙趣才能體現出來。

2:腕法

(1)枕腕:枕腕是腕部和案面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一種書寫方式,直接接觸是把腕子直接放在案面上,間接接觸是以左手枕右腕下和桌面接觸。

(2)懸腕:是把手腕離開案面,以肘著案的一種書寫形式。(懸腕適合於初學者)

(3)懸肘:懸肘是把整個臂膀都離開案面的一種最佳書寫方式,活動的幅度最大,氣力的傳輸也不受任何阻隔。趙孟 曾經說過:“古人動筆有千仞之勢,此必高提手腕而能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身法

(1)坐書:坐書是一種普遍的書寫姿式。坐書要求身體保持舒展自如,左手按紙,右手執筆,有氣概萬千之勢。腰背正直,氣息均勻,兩腳分開與肩平行。書寫時,或枕腕,或懸腕,肘應放在案上,不要斜靠案邊。另外如坐著懸肘時,要注意肘部抬起稍高淤腕部,以保證毛筆正直。

(2)立書:書三寸以上的字必須站立書寫。立書時右腳稍向前伸,以助右臂揮運之力;腰微前傾,身體離案半尺左右,但腰不可彎曲過度。

(3)題璧:

(二)筆位

歷來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執筆要近,另一種是執筆要遠。

執筆近於筆頭,書寫時筆亳的鋪放、聚攏比較容易。

執筆遠於筆頭,書寫的幅度大,飛舞飄灑。得流暢之妙。

根據書法實踐經驗,書寫雄厚一路的字,如顏體、龍門造像之類,執筆稍低為好;

書寫飄逸清秀一路的字,如二王、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風格,執筆稍高為宜。

書寫隸、篆、楷書以靜為主要特點的字,執筆應略低;

書寫行草以飛動為主要特點的字,執筆應稍高;

書寫小字執筆要低,大字執筆要高。

初學者執筆應高一些,以便練出過硬的運筆功夫。

執筆是運筆的準備,就象賽跑前各就各位的起跑動作一樣,是為百米衝刺做準備的。

以上講述的不論是指法腕法還是身法,筆位正確與否,概括地講,標準只有三點:一、指、腕、肘、臂運轉靈活。二、氣力由腰而發,經各部位至筆端,儘量少受阻礙。三、適應書法運筆規律,為運筆做好準備。

(三)用筆法(運筆)

用筆法是筆鋒著紙以後,主要解決的是毛筆如何正確運動。用筆是書法中關鍵的關鍵,趙孟 講“用筆千古不易”。

1.藏鋒和露鋒

藏鋒就是在起筆和收筆時,把筆鋒藏於筆畫之中的一種用筆方法。

例如:寫一橫畫,橫畫本應從左向右行筆。藏鋒書寫時,應由右向左逆行,按筆後,再由左向右順行,終了按筆調整筆鋒後,由右向左逆行。藏鋒用筆沉著、含蓄、雄強。通常篆書、隸書,楷書中的顏體和柳體多使用藏鋒的方法書寫。

露鋒是一種平鋪直敘的用筆方法,起筆時掌握“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準則。

例如:寫橫畫,豎下筆,調順筆鋒後右行筆。寫豎畫,橫下筆,調順筆鋒下行筆。露鋒作書,鋒利精神,呼應自然,清秀峻拔。

藏鋒和露鋒一般多指起筆處,因為收筆的地方都需要以毫末滿外,以保證筆畫完整和美觀。藏鋒和露鋒不存在著優劣之分,初學書法,要根據不同字來確定用藏鋒或是露鋒,但必須注意行草書很少用藏鋒。

2.中鋒和側鋒

中鋒也稱作正鋒,是運筆的主要方式。

中鋒運筆,筆尖在筆畫的中間運行。把筆毫鋪開,作到萬毫齊發。

中鋒行筆的優點:將墨汁均勻滲開,筆畫圓滿,自然充實。有一定的立體感。“入木三分”就是中鋒寫出來的。

中鋒行筆要求筆管正直,但不意味著在行筆的過程中,筆管始終和紙面垂直,而是隨著筆劃的運動方向筆管稍向前傾。

側鋒也稱作偏鋒。

側鋒行筆,筆尖側在筆畫一邊,顯得臃腫枯澀。

楷書字是忌用側鋒的。但行草書中側鋒偶一用之。

初學書法,應先以中鋒行筆為基礎。學書法先學楷書,就是這個道理。

3.方筆和圓筆

方筆和圓筆是對筆畫的起止和轉折不同的處理方法。

方筆呈方稜形狀,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氣勢,體現了雄強有力的格調。

圓筆呈圓轉弧形,圓勁不露痕跡,清秀俊美,給人以和暢的感覺。

方筆和圓筆在書寫方法上是不同的。

方筆的書寫:起落提按的節奏明快,下筆迅捷,平鋪直敘,不可遊移。轉折時改變筆畫的運動方向,提筆換鋒,然後逆行,即所謂“折以成方”。方筆的書寫關鍵在一折字,折字的根本在於提按節奏,如少林卷術,一招一式剛勁、明快。

圓筆的書寫。起筆和收筆處,筆鋒微轉,不留稜角痕跡,即所謂“轉以成圓”。圓筆字書寫的關鍵在於一個“轉”字,“轉”字的特點是含蓄,這種含蓄和太極拳有相似之處,一招未竟,一式又生,綿綿而至。

4. 起筆和收筆

起筆和收筆在藏鋒和露鋒的問題裡已經涉及,這裡就具體方法進一步說明。

不論任何筆劃,都首先存在著一個起筆問題。起筆如果寫不好,不僅臃腫或尖削不耐看,而且也會影響延伸。

藏鋒起筆的法則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露鋒起筆要”欲橫先豎,欲豎先橫”。

以上兩個動作的關鍵,一個“按”,一個“順”,都應和起筆的動作十分和諧,不能生硬。

收筆是一畫終了的處理,一般有兩種情況,一類是尖收筆,尖收筆有撇、捺、鉤、懸針豎等;另一類要採用“無垂不縮,無往不回”的方法,主要針對橫畫和垂露豎等而言。

5. 提筆和按筆

毛筆的運動是比較複雜的,它不是簡單的平面軌跡運動,而是 要配合提按運動,在行筆過程中,有意識地把筆畫的某一部位寫細一些,筆要輕輕提起。相反,有意識地把筆畫的某一部位寫粗一些,筆就要稍稍下按,這就是通常所講的提筆和按筆。

提筆和按筆是相互對立的,但又相互依存。沒有提筆就談不上按筆,沒有按筆也談不上提筆。

提筆是在按筆基礎上的提,按筆是在提筆基礎上的按,也就是說提和按的動作都不能盡勢,盡勢則力竭。

這種施力方式很象手按彈簧,按不能按到底,提也不能提到極限。提按得當,筆畫的粗細變化自然,有力度和彈性。

所以,提筆和按筆雖然簡單,卻須學者細心領悟,得出“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的道理。

6. 轉筆和折筆(與方筆和圓筆相近)

轉筆和折筆是筆鋒在改變運行方向時的用筆方法。

轉筆是用暗渡的方法轉換筆鋒,轉換時,要心靜手穩。

方筆字時,筆鋒的轉換要求剛勁有力,有稜有角,應該用折筆。。

轉筆和折筆在運用中是應該相互補充的,而不應片面地追求。如果只注意方折剛勁,不注意圓潤,寫出的字往往拋筋露骨,無清秀含蓄,不耐尋味。如果只追求轉筆圓潤,而不重視筋骨的力度和彈性,又往往俗媚浮滑。

7. 行筆和駐筆

行筆是在紙上運行,提按轉折的連續性動作;駐筆是行筆過程中,一個動作結束,下一個動作開始前的、很短的轉換間隙。

駐筆並不是絕對靜止,而是為下一動作運氣施力做準備工作。這一點象講話中的停頓。例如,寫橫畫收筆時,就要駐筆,然後按筆滿外。

8. 挫筆和衄筆

挫筆是按筆略提之際,使筆鋒挫動,稍稍離開按處的一種用筆方法。例如,寫鉤按而挑出,如按末圓滿,就要向右稍挫,寫滿後,再得勢急出。

衄筆是一種逆而使回的用筆方法,有蝸牛入殼的意趣。如顏書寫鉤,豎畫終了,然後縮回挑出。

9. 戰筆和搶筆

戰筆取遲澀的走勢,用於長筆畫。書寫時,為了使筆的筋骨雄強,有意識地增大筆和紙的摩擦,運氣使力,審慎推行,好象遇到阻力。

但必須注意,戰筆決不是矯揉造作的“顫抖”,而是自然的氣力增大所至,筆雖似微抖,筆畫仍然齊整,邊緣無犬牙交錯狀。

搶筆是一種快下筆的方法,實際上是虛筆,用法是懸空逆畫,然後迅速落筆,似從空中遙擲而下。例如,寫一橫畫。

10. 運筆方向

現在講的運筆方向不是指文字的書寫軌跡,如橫畫由左至右,豎畫由上而下等等。

運筆方向是指運筆時施力的方式,筆鋒和筆管的朝向。

正確的運筆方向應該是:筆既入紙,筆管微向左後偃,以保證逆入,行筆時,腕平掌豎,推筆而行,筆鋒朝向與筆畫的運行軌跡相反,以保證平出筆鋒,萬毫齊力。

古人所講的如錐畫沙、印印泥的效果,非如此不可得。

11. 行筆的速度

行筆的速度一取決於字體,二考慮字的大小,三書寫人的功底。

一類以靜為特點,包括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書寫這類字,行筆速度應比較緩慢,把字畫中的靜氣托出,行筆過快,往往失於凝重;

另一類以動為特點,包括行書、草書等字體,這類筆畫的書寫,需要加快行筆的速度,以表現流暢和飛動。

筆畫的大小對書寫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大筆畫多重氣勢,行筆應該稍慢性,慢能凝聚氣力,點畫才能沉著雄強。

小筆畫重秀美,行筆應該稍快,慢則往往呆滯無味。

初學書法,行筆應慢,只有慢行筆才能體會出筆畫中提按轉折的變化,使肌肉逐漸記憶,才能練出力透紙背的勁澀,這就是古人常說的“遲澀”。

有了比較濃厚的基礎,才可由“遲澀”向“疾澀”發展。所謂“疾澀”,行筆雖快,但筆畫不浮。

12. 三分筆法

三分筆是用筆深淺的一種分析方法,初學者最應瞭解。臨池的第一步,首先追求形似,如果不知所臨碑帖的用筆深淺程度,便無法達到予期目的。

三分筆法就是把筆頭定一個量度。一個筆頭自二分之一處分開,上半部分不能用以作書,只能用來貯墨,其功能有些象自來水筆的皮囊部分。

下二分之一處,自下而上稱為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

學習古人書法時,以此為標準進行分析。

例如: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一般只用一分筆;

歐陽詢、虛世南、文徵明、祝允明等人的書法一般用到一分半筆;

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人的書法最多用到二分筆;

顏真卿等人的書法用至三分筆。

三分筆並不不象機械的量度一樣精確,它提供的是一種分析用筆深淺的方法,一種推敲古人用筆的手段。

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應首先鍛鍊淺筆重力的用筆方法,它的難度大於深用筆,不論是提筆攝墨,還是按轉折都比較難掌握。但只有從難入手,以淺筆重力為基本功,學習書法的道路才會越走越開闊。


小暖啦啦


書法從大的方面來講,包括了筆法、筆勢和筆意三大要素,其中筆法和筆勢是書法中的技巧部分,在現實的學習中,主要體現在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章法等這幾個方面的學習。而書法的基本技巧也就是圍繞著以上的幾點來進行展開描述的。

一、筆畫

筆畫是組成漢字最基本的元素,寫好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在書法的筆畫學習過程中,基本上以“永字八法”為主。

“永字八法”為書聖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所創的《筆陣圖》中而得出的,她將漢字的筆畫歸納為:點、橫、豎、撇、捺、折、提、鉤八種。然後再按照每一種筆畫的常用姿態以及長短、角度等具體情況再進一步的展開。

例如:以撇筆畫為例,常用的撇筆畫就有平撇、短撇、斜撇、豎撇、豎彎撇等。

二、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也是如此,可以按照它們的規律進行歸納學習。

例如:按照改橫為提的規律,就可以將工字旁、提土旁、子字旁、女字旁、王字旁、車字旁等進行一併的學習。

三、間架結構

間架結構構的學習也是如此,將漢字分為:獨體字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四個大的部分,然後按照每一個結構再進行細分,這樣的一種歸納法學習,對於快速的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可以起到縮短時間加強記憶的好處。

以上通過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三個方面進行解說了書法學習中的一些技巧,其實在書法的學習中,技巧可以說無處不在,學習書法掌握技巧也是需要從大到小進行歸納學習的。

比如:筆法上的學習,從它的起筆就有露鋒起筆和藏鋒起筆;收筆處就有回鋒收筆,斂鋒收筆和放鋒收筆三種區別。

等等。


書法有云


首先得明白什麼是書法,它的定義是什麼?

定義:是書寫漢字的法則。

從書寫漢字的法則來講:

運用正確的書寫法則把字寫得帶有美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是書法藝術。

書寫法則包括,筆法,結構,章法等。當然這要通過長時間的臨習碑帖,能夠熟練運用基本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等方法,結字時的穿插避讓等關係,以及章法整體氣韻協調等效果,加以書家個人的學識與功力,才能把書法寫成帶有藝術效果。

漢字的書寫是有法則要求的,是有規律可依的,是不可亂寫,瞎寫。而這些規來自於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中,這五種書體中每一種書體的筆畫特點就是書法的基本技巧,這些技巧多如長篇小說。如運筆、用墨,如頓、按、起、行、轉、收,橫、豎、撇、捺、折、提、鉤等等,五種書體完全不一樣。每一種書體都是有它的特點和形態,掌握這種特點和形態就可以寫像這種書體,這也是每一種書體在書寫法則上的基本技巧。這些技巧每一種書體都有名家解析,如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歐陽詢《三十六法》等等,這些都是基本技巧。

我個人覺得,你學誰家的就聽誰家話。第一死記掌握這家的基礎筆畫並寫像它,第二堅持持之以恆的臨帖,臨帖要有這家各個時期的名家字帖。做到這兩點,相信你會有一個飛速的進,寫字不會死板。






MSJ筆墨硯臺


3/3 分步閱讀

第一步:釐清概念——初學書法以學為主以練為輔。

很多人練書法有一個誤區,以為書法是靠練習來獲得的,其實不然,練習只是書法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學習書法還應該重視“學”的作用,即要改變認知。舉個例子,當你學習一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構成這個字的要素是什麼,這裡僅僅指這個字的書法意義層面。因此,一旦你獲知了學習一個字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機械的一遍一遍的練習,還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在練習中一邊進步一邊收穫。

2/3

第二步:正確的重複——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重複

有了第一步的基礎之後就要重視練習的作用了,因此接下來的任務是練習。書法的練習要注意,一開始要注重筆畫的練習,其實筆畫的練習是一個相對比較枯燥的過程,尤其是一些比較難以寫就的筆畫更是如此,需要你不斷地去練習,不斷地去掌握其中的規律,說白了,練習書法,其實主要練習的是書法中的技法方面,而在書法的技法層面上,筆畫,結構,章法是構成上方的基本要素,短時間內想要絕對練好其中的某一方面是不可能的,只是相對來說有所長進。這三個方面的提高是一生去提升的,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很高水平的。

3/3

第三部:檢驗校正——學會臨帖和糾偏

很多人學習書法不得要領的原因就在於他不會臨帖,所謂臨帖就是將字帖置於案前,觀察字的形態、結構、筆劃,領會其精神,再下筆仿寫。臨帖,容易掌握字帖的筆意,學會臨帖,就是,無論就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而言,一開始一定要寫一筆看一筆字帖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析這個字的筆畫形態是怎樣寫出來的,結構如何,我怎樣才能寫的和他一模一樣好等等,全部完成之後,一定要總結分析這一個字和字帖相比,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哪裡處理的不好,哪裡還需要改進,於上一個字相比,自己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怎樣改進,這就是糾偏。





藝心一意


一、筆法之理.

執筆虛寬且活焉,全身力氣注毫端。勿塗勿掃成於寫,有按有提有方圓。千古中鋒神至上,八方使轉意為先。求形求質毋飄滑,講法講規講自然。筆法之理有兩個方面:

一是執筆之理:執筆之理在勢法之理之中;

二是運筆之理:運筆之理主要有逆起、回收,中鋒用筆及提按使轉等。

1、筆法之理之執筆

勢法是講書寫的姿勢和握筆的方法。不論是身法,站、坐、蹲,還是腕法,枕、提、懸,還是指法,二指、撮管、撥鐙、五指法。這些法的產生,基本都是約定俗成的。其勢法之理就是一條,一切都是根據人體生理條件為便於運筆和發力而定的。如執筆法,一般都用“五指執筆法”。

擫、押、鉤、格、抵,就是根據人的手有五個指頭及其生理條件而產生的,說白了,就是執筆中的五個指頭的分工。各幹什麼,各擔任什麼任務,使得筆在手中便於運轉,便於發力,便於書寫,寫出所需求之美的書法藝術來。

(1)擫:用大拇指上節端按捺住筆管;

(2)押:用食指第一節端壓住筆管,使之與大拇指之力齊等抗衡,捏住筆桿,並能搓轉其管

(3)鉤:用中指上節端鉤住筆管,能使筆管朝內(下)運動;

(4)格:用無名指指端緊貼筆管,頂住中指向內(下)的鉤力,使其筆管能向外(上)運動;

(5)抵:用小指抵住無名指,起其輔助作用。這樣,五指分工明確、合理,在運筆過程中各司其職,五指合力使得筆桿在手中能上下左右運動自如。

2、運筆之理

(1)逆起回收,藏鋒之理。

這體現著中國人一種傳統的含蓄之美。在書法技法中有句名言,“無往不復,無垂不收”, 此謂“八字真言”。為何要“逆起”? 為何要“回收”? 實質這是一種“折回運動”。


畫家溫澤輝


用筆。千古不易之法。其實就是掌握好中鋒用筆。屋漏痕、 錐劃沙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