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很多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侯王,就認為他開歷史倒車,明知道劉邦分封諸侯王導致“七國之亂”,司馬炎分封導致“八王之亂”,還去分封諸侯王,這不是沒事找事嘛?結果諸侯王造反吧!

朱元璋怕自己死後,朱允炆自作聰明,更改自己設置的權力格局,苦口婆心的教育他,朱允炆表面上同意了,其實心裡很瞧不起他的爺爺。

朱元璋在臨死前,他問朱允炆,如果你繼承皇位,將怎麼樣對待你的叔叔們?

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朱允炆說,“我用禮法束縛他們、不行削減他們的封地,再不行廢為庶人,再不行派兵攻打”,朱元璋對回答很滿意,

問題是,朱允炆能這樣做嗎?

朱允炆顯然看不起自己農民出身的爺爺,認為他不應該分封諸侯王,他認為自己比他爺爺更有遠見,更高明。

所以,朱允炆繼位後,在齊泰黃子澄的教唆下,開始大肆逮捕他的叔叔們,

朱元璋駕崩幾天後,朱允炆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時年21歲。

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同年底,他就對他的叔叔們磨刀霍霍了,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

朱允炆派遣李景隆突襲開封逮捕朱橚,把他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

接著另外四個諸侯王也相繼垮臺: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

代王、齊王、岷王束手就擒,貶為庶民,或流放或被囚禁南京。

湘王朱柏聽說讓他去南京,更是嚇得自焚了,

朱棣更是直接把三個兒子送去南京做人質,如果不是朱允炆的失誤,他的三個兒子根本沒可能回燕國。

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如果他們有實力造反,面對皇帝這樣公開、大張旗鼓的削藩,他們能束手就擒嗎?

漢朝劉邦怎麼削藩的?小心翼翼的,生怕諸侯王知道劉邦在削藩,只能各個擊破,採用換藩的形式削藩,如果劉邦敢公開削藩,諸侯王聯合起來,劉邦當時就翻船了。

漢文帝、漢景帝削藩,也是小心翼翼的,結果諸侯王一個不高興,就造反了。

唯一可以跟朱允炆媲美的康熙,公開削藩,三藩並削,結果諸侯王分分鐘教他做人,差點被打回東北了。

朱允文這樣公開的削藩,他的叔叔們束手就擒,甚至嚇得自焚也不敢反抗,這樣的諸侯王有造反的可能嗎?

朱允炆和他的老師們,認為朱元璋很愚蠢,認為他們比朱元璋高明,於是剛繼位對著他的叔叔們下手了。

最後朱棣終於造反了,估計這個時候,朱允炆更深信,他的老師們是對的,他爺爺是錯的。

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一個女人將要結婚了,她的父親母親對她說,女人結婚了就是一輩子,結婚了就好好過日子,以老公和小家為主,維護自己的小家庭最重要。

而她的閨蜜對她說,現在離婚率這麼高,你能保證你們能過一輩子?女人要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如果他以後不要你了怎麼辦?你應該早做打算,

女人聽了後,認為她父母太蠢了,怎麼能這樣信任別人,不為自己打算呢?還是閨蜜聰明啊,

結果,女人真的離婚了,這更讓她相信,閨蜜有先見之明,自己的父母是愚蠢的。

朱允炆就是這樣的人,不信任自己的爺爺,而信任他的老師,三個腐儒。

朱元璋打了十六年天下,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帝,朱允文卻認為朱元璋是錯的,包括現在很多讀歷史的人。

朱元璋為什麼分封呢?

朱允炆完全不用削藩,他的叔叔們沒有實力造反

明朝的行政中心和經濟中心都在江南地區,而軍事重心在北方長城一線,這樣軍事重心和政治中心距離太遠的,是很容易出問題。

因為北方長城一線重兵鎮守,如果不給武將權力,則難以調動資源抵禦外敵,看看宋朝的軍隊羸弱就知道了。

而如果給武將權力呢?武將必然擁兵自重,難以駕馭,看看唐朝的武將、節度使就知道了。

怎麼樣給予他們權力,又能讓他們不造反呢?於是,朱元璋分封諸侯王,讓諸侯王監督武將,

諸侯王沒有地方的行政權,沒有人口,沒有賦稅,甚至沒有軍隊,這樣的諸侯王,怎麼造反?諸侯王只有幾千到數萬的衛隊,區區數萬軍隊,怎麼造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