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妃”嵯峨浩隨丈夫來華後,是怎樣度過新年的?

儘管溥傑和嵯峨浩是在日本舉行的婚禮,但是說到底溥傑也總歸還是要回到滿洲國的,畢竟他來到日本學習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更好的為自己的兄長溥儀效勞的。盧溝橋事變的發生令得溥傑愁眉不展,因為這也是他最為不願意看到的一件事。當時,雖說在日本的謀劃下,在中國東北地區搞了偽滿洲國政權,並且將溥儀等原清朝皇族與這個政權捆綁在了一塊,然而溥傑也很明白,自己仍然還是一箇中國人。所以在接到七七事變的消息,溥傑也長嘆一聲:

“滿洲和中國,本來是一回事……”

在這一年的九月份,溥傑剛剛從步兵學校畢業,這也就意味著溥傑即將就要回滿洲為自己的兄長效力,並且溥傑也正是這樣做的。不過,因為當時溥傑的妻子嵯峨浩已經有了身孕,所以預計在十月份的時候再啟程前往滿洲新京,正式開始在中國的新生活。前往新京的路程是漫長的,因為當時的交通並不方便,所以嵯峨浩只能坐船接著再轉車,最後在一番“折騰”下,嵯峨浩總算是到達了最終的目的地,也就是自己即將要長期生活的地方新京(長春)。


“末代王妃”嵯峨浩隨丈夫來華後,是怎樣度過新年的?


時值冬季,除卻一個皇室的特定規矩之外,嵯峨浩最大的挑戰還應該要數對當地習俗的適應。事實上,作為一個即將要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嵯峨浩對於中日之間的風俗習慣的差異是很敏感的。比如說在日本,蓮花是在葬禮上使用的,而中國卻是用於喜慶的時候。送禮不能送單個,往往需要成雙。這一系列的與日本迥異不同的風俗,也令得嵯峨浩在剛開始的一段適應時期頗為苦惱,卻也總歸還是逐漸的步入正軌,而嵯峨浩對於當地的習俗也以一種新奇的態度欣然接受。

轉眼就進入到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北方這便就是小年了,也就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在當時向來就有著祭灶的習俗。據說灶王爺昇天的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不能在灶裡點火,並且都要吃用砂糖和糯米做成的糖瓜。到了晚上的時候,則開始點燃蠟燭香火,並且放響鞭炮,接著便可以行禮,即在祭主三拜九叩後,家中的男子按照輩分在灶中點火,如此便表示恭送灶王爺昇天。而在估摸著灶王爺已經抵達天宮之時,便開始在院子中撒上一些芝麻桿,這便是“踩歲”。很顯然,對於這樣一些習俗,嵯峨浩是比較陌生的,不過既然嫁給了溥傑,成為愛新覺羅家族中的一員,嵯峨浩所能做的也只有儘快適應,別無他途。


“末代王妃”嵯峨浩隨丈夫來華後,是怎樣度過新年的?


在小年過後,緊接著便就是迎接除夕,這是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天,同樣受到重視。在這一天中,嵯峨浩必須隨著自己的丈夫來到溥儀的“皇宮”,因為按照規矩,皇族中的所有人都要在宮內度過這一天,並且迎接新年的到來。在進宮之後,大家都要向溥儀行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對皇帝陛下的尊敬,而後便開始隨便拉家常,以一種閒逸的方式度過。當然,這一天最為熱鬧的無外乎是晚上,整個“皇宮”燈火通明,大家都圍坐在一塊兒打麻將,以此取樂。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作為皇帝的溥儀需要將一些用黃紙包好的銀幣賞給自己的一些親屬,也就相當於是發“壓歲錢”。一般來說,這種皇帝賞賜的“壓歲錢”只能是當遇到特殊困難方才能夠使用,否則就只能妥善保管好。

待到午夜十二時,就進入到新的一年了,嵯峨浩所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還是一如進宮之時的禮儀,對溥儀行三跪九叩之禮,並且還需要祝詞“新禧如意”,如此表達了一年當中對皇帝的第一次問候。


“末代王妃”嵯峨浩隨丈夫來華後,是怎樣度過新年的?


正月初一和除夕一樣,幾乎一整天都是在“皇宮”內度過,大家圍坐在一塊飲食,皇家素來拘束,並且禮儀繁多,所以嵯峨浩同樣也是不堪其重,尤其是在穿戴的問題上。本來按照愛新覺羅家的慣例,在春節這一天諸多婦女是需要穿的隆重一些,而能夠代表“隆重”無非也就是穿戴一些金銀首飾,越是珍貴越是體面。然而,因為當時嵯峨浩初來乍到,也不清楚有這麼多規矩,在從日本出發的時候就未能攜帶珍貴首飾,以導致溥儀不禁偷偷對溥傑表示

“浩太寒酸了,怪可憐的”,令得嵯峨浩在事後也是哭笑不得,隨即便寫信讓日本的外祖母寄了一些金銀首飾,以維持所謂的“體面”。

總的來說,嵯峨浩初次在中國過年,並且還是在愛新覺羅家,未免也有一些拘謹,不過令得嵯峨浩比較心安的是,無論如何,還有著自己的丈夫溥傑陪伴在身邊,正是溥傑的悉心解惑,方才令得嵯峨浩能夠儘快地掌握繁多的禮節,儘快地適應新的環境,這對於她來說也是難忘的一部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