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彈幕,叫《甄嬛傳》的彈幕。
開播9年,一直在與時俱進,最近簡直成了網友復刷該劇的歡樂源泉:
安陵容下線:“安祺拉(安陵容、祺貴人、皇后烏拉那拉氏)只剩個拉”。
華妃兄妹合體:“樊勝美,你這輩子花你哥哥這麼多錢,下輩子可都是要還的”。
莫言出場:“莫言好口才,果然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皇上自稱果郡王約會甄嬛:“皇兄!你竟然盜我的號撩妹!”
可以說,從正片到彈幕《甄嬛傳》集結的都是一級戰鬥人才,一集一集名場面立時成了一處處觀光景點。
果然,不是所有的宮鬥劇都叫《甄嬛傳》。
論一部劇要如何修煉才能紅到這種地步,它用“精緻”兩個字給出了回答——甄嬛傳。
故事始於三年一次的選秀,大理寺少卿甄遠道之女甄嬛天生麗質,因容貌與早已過逝的純元皇后十分相像,被選入後宮。
一同入宮的,還有甄嬛自小一同長大的濟州協領之女沈眉莊,選秀時出手援助的松陽縣丞之女安陵容。
以她們三人的進宮為契機,一眾妃嬪悉數登場,原本由皇后、華妃分庭抗禮的後宮格局改寫。
皇后表面溫和,內裡腹黑,綿裡針。
華妃專橫跋扈,高貴霸氣,喜怒形於色。
敬妃知進退,端妃假借病體韜光養晦,齊妃很傻很天真,曹貴人毒蛇依附猛虎,祺貴人狂妄蠢笨,寧貴人冷豔率性......
眾位嬪妃各美其美,活得各有各的樣,很有辨識度。
她們在宮裡的住所以及內部置景,碎玉軒、景仁宮、壽康宮、翊坤宮、儲秀宮、存菊堂、鹹福宮、春禧殿......對應著主人的位份。
永壽宮一處居室內景
她們的服飾妝容,貼合著各自的氣質,當時的處境心態。
不管皇帝、娘娘還是大臣、王爺、宮女,都沒有滿世界到處亂跑閒逛,尊卑有別、親疏遠近一一展現。
後宮有後宮的規矩,嬪妃有嬪妃的樣子,大格局讓人信服,故事自然才會有穩固的依託。
表面上看來,這是雍正爺和一群女人們的故事,而事實上,《甄嬛傳》切實展現了一出後宮眾生相。
即使主線人物走劇情時,支線人物也不是乾巴巴的陪襯。
比方說甄嬛的母親,出場次數不多,氣質談吐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女人第一次露面時,宮裡太監來宣讀旨意,剛介紹完一旁的芳若姑姑,甄嬛立刻行禮,一旁的安陵容卻沒有這個意識。
公公立刻誇讚,“甄大人好教養”。
這份教養是誰教的呢,自然是甄夫人。
公公走之前,她不動聲色地走上前去,一邊說著天兒這麼熱勞煩公公走一趟,一邊把錢塞進對方手中。
知禮識大體是一方面,她更清楚不能得罪太監,別看他們在宮裡是奴才,可得罪他們的人,沒一個有好下場。
她第一次入宮看女兒,雖然待的時間不久,叮囑的全是緊要話。
甄嬛感嘆“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她立刻打斷,“哪怕是尋常夫妻間也少不得謹慎二字來保全恩愛”。
聯想浣碧與甄嬛年齡相差不多,可見甄大人惹下風流債時也不過是在甄夫人生下孩子沒兩年。
然而她不僅沒讓那個女人動搖自己的地位,還通過把浣碧接進府中讓甄大人多年來心懷愧疚感念自己的好,甄夫人的高明可見一斑。
她讓女兒切記和皇帝之間的君臣關係,在宮中生存不易,要事事謹慎、人人提防,即使是身邊的侍女,也不能太過縱容。
句句切中要害的背後,可以想見,甄夫人那未曾展現的人生也定然充滿了腥風血雨。
諸如這樣的角色還有很多,像是看破不說破的果郡王側福晉孟靜嫻,受安陵容影響變得越來越有城府的宮女寶鵑,說出“男人都會讓女人傷心”的莫言,甄嬛失寵之時獨自前來探望的敦親王福晉,受刑兩天兩夜也沒有招供的周寧海......
在這麼一部“大女主”戲中,主角當然是最熠熠生輝的那個。
可《甄嬛傳》的野心是,不起眼的配角也要很好地兼顧到,甚至還得凸顯個性、承前啟後,這就非同一般了。
相較於現在動不動就五六十集的注水劇來說,《甄嬛傳》的76集非常良心,幾乎沒有一處場景是多餘的。
劇情的走向、人物的命運起伏都是靠著一個個細節展開的,邏輯嚴密,互為因果。
第二集出場教導禮儀的芳若姑姑,甄嬛以禮待之,給芳若姑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之後沈眉莊被禁足,她暗中幫忙,甄嬛遷居甘露寺,她借太后旨意定期探望照顧。
第四集小允子因哥哥病重半夜哭泣,甄嬛聽見後問及原因,仗義相助,小允子感激涕零。
甄嬛久未承寵,身邊太監宮女紛紛另謀出路,只有他死心塌地留下來,並在之後扮鬼嚇麗嬪、幹掉血滴子夏刈等一系列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十八集,皇帝攜眾妃到圓明園避暑,甄嬛在那裡遇見了自小不受待見的四阿哥弘曆,對其憐愛有加。
甄嬛毅然離宮時,已經被接回宮來的四阿哥弘曆在碎玉軒門前長跪送行,甄嬛回宮時皇帝將四阿哥交給甄嬛撫養,四阿哥登基,甄嬛被尊為太后......
人生的際遇可遇不可求。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是在不停的選擇,當時的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回過頭來才會發現,當時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選擇都暗自促成了人生的鉅變。
如果甄嬛在這當中的任何一步選錯了,她晉升熹貴妃的難度係數可能都會在無形間提高,甚至她的人生結局都會被改寫。
需要注意的是,《甄嬛傳》絕對不是一個逆襲上位的爽劇,而是一出徹徹底底的悲劇。
甄嬛以真心待皇帝,而皇帝只把她當作一個替身寵妾,喜歡可以,逾越了愛的界限不行。
離宮後,她本想與果郡王以假死藥雙雙出逃,卻不想等來的是愛人慘死他鄉的噩耗,不得不選擇重回當初的牢籠。
當甄嬛變成熹貴妃的那一刻,她當初最美好的一面已然不復存在。
深愛皇帝一生的皇后,終其一生得到的只是個“死生不復相見”。
愛得肆意張狂的華妃,付了真心卻被枕邊人算計始終。
為愛人而死的果郡王,血崩而死的沈眉莊,被愛人利用的太后烏雅·成璧......
縱然富貴一生,到底得不到一個“歲月靜好”。
浮華背後,滿眼盡是悲情故夢。
處處耐人尋味,處處見真章,凡此種種,才成就了《甄嬛傳》這麼一部耐人尋味的精品。
然而誰又能想到,導演鄭曉龍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拍過古裝戲。
為了呈現一個批判的、和原來不大一樣的清宮劇,導演親自挑選演員,力求角色性格與演員外形、內在貼合,而不止是一個表面的漂亮英俊。
且拍攝前一個星期,劇中所有演員都接受了半個月的集訓。
飾演溫實初的演員張曉龍除拍攝任務外,還挑起了禮儀和樂舞編排的重擔。
百餘套服裝用料考究,印花皆來自花鳥畫。
140多套首飾鍍金就用24K真金,鍍銀就用真銀,總價高達上百萬元。
劇本耗時一年半,前前後後修改了十幾個版本,為了怕觀眾對劇中過於文言的臺詞不明白,句句打磨修改,僅僅後期製作就耗時10個月。
可以說,昨日傾注了多少誠意,今日才能收穫多少榮光。
近些年,古裝、宮鬥一直都是熱門題材,然而像這樣好好講故事的劇卻少之又少。
其實觀眾的要求並不高,不雷而已。
然而越來越多的劇卻藉著“本劇純屬虛構”各種誇大,為了演而演,為了爽而爽。
收穫口碑從不存在捷徑,唯有誠意二字。
這個答案一點兒也不高深難懂。
如果繼續視而不見,拿觀眾當傻子,最後的結局只會是自掘墳墓。
閱讀更多 美術史知識大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