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訴訟時間是三年,三年過後,欠條還有法律效應嗎?

與你同行359


這裡說的是訴訟時效,強調幾點:

1、如果這三年內,你拿欠條主張過你的權利,那麼訴訟時效就會繼續延長三年!

這種情況下,三年後,欠條法律效力和剛籤的時候一樣!

2、如果這三年內,你不管不問,沒有主張過追索的權利,那麼就失去了法律上所謂的勝訴權!

失去勝訴權是指你拿著欠條到法院起訴,法院認可你們借貸關係,但是法院不會判決對方歸還你的錢款。法院會駁回你的訴訟請求。

原因很簡單:法律不保護懶惰的人,給你的權利你不用,過期不候!


胖乎律師


欠條的訴訟時效是指欠條上所載明的最後還款日後三年內起訴的,勝訴的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如果超過三年不未起訴的,剛好債務人又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如果法院查明中途沒有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認為訴訟時效已經過去規定的時間,將會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01

起訴要趁早,訴訟時效是為督促權利儘快行使權利

在訴訟上,設立訴訟時效的目的,本質是為了督促權利儘快行使自己的權利,這樣做有利於儘快的收集整理證據,及時主張權利更容易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真相。

所以原告一定要嚴格執行訴訟時效的規定,當被告為此提出原告怠於主張權利的證據,也就是超過了法律規定的主張訴訟時效的期限後,法院會採納被告的主張,從而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訴訟費用也將由原告承擔。

是不是很不划算,錢拿不回來,還要倒貼訴訟費,所以如何中斷訴訟時效就是原告要掌握的重點知識。

02

中斷訴訟時效有技巧,早知道早好

上面已經分析了超過訴訟時效面臨的敗訴風險,對原告來說如何中斷訴訟時效,讓自己不在時限上吃虧就是一門技術活。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出現了法定的事由,引起訴訟時效的重新計算效果。這就是原告必須掌握的技巧。

一、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欠條,可以找對方重新要錢,以減免利息和部分本金為由,請求重新對賬,擬定新的欠條,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

二、如果找不到對方,而且時效又快到了。可以在國家級或者對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公告,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三、如果是傳真,或者之間雙方是通過傳真、電郵郵件往來,向對方發傳真和郵件可以起到中斷的效果。

四、打對方要錢進行錄音,記住完整的欠款事實,特別強調對方願意還的話,這樣可以起到中斷的效果。

結語

債權人如果想通過訴訟來主張權利,訴訟時效是一個很關鍵的點,如果操作不當會讓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所以在起訴前就要充分思考這個問題,從書面證據看時效是否有效,如果超過了,一定要想辦法中斷訴訟時效後再提起訴訟。


悟法析律


1. 《民法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為3年,過了法定的訴訟時效後,債務就成為自然債務。

2. 自然債務屬於失去法律強制力保護,不得請求強制執行的債務。但根據司法解釋規定,訴訟時效屬於債務人的抗辯權,在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所以,即便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債權人仍然可以起訴要求對方償還債務,但若訴訟中,債務人提出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則有可能面臨被駁回訴訟請求的裁判結果。

3. 對於訴訟時效,只要債權人在時效期限內,向對方主張過權利,則可以引起時效中斷的效果。依照司法解釋規定,以下行為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全自動智能量化炒幣機器人張沫允(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個人發表觀點。


神一樣的炒幣機器人


《民法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為3年,過了法定的訴訟時效後,債務就成為自然債務。

自然債務屬於失去法律強制力保護,不得請求強制執行的債務。但根據司法解釋規定,訴訟時效屬於債務人的抗辯權,在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所以,即便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債權人仍然可以起訴要求對方償還債務,但若訴訟中,債務人提出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則有可能面臨被駁回訴訟請求的裁判結果。

對於訴訟時效,只要債權人在時效期限內,向對方主張過權利,則可以引起時效中斷的效果。依照司法解釋規定,以下行為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葉律師


效力肯定是有的。

然而你的問題不在於效力怎麼樣,而在於有沒有中斷中止訴訟時效的證據。

那麼關於訴訟時效呢,大家可以這樣子理解。

又是說從你約定還款到期那一天開始算三年,那麼在這三年裡面呢,如果你沒有起訴,或者也沒有向他要過錢,那麼其訴訟時效就過了。這些債務轉為自然債務,也就是說想還就還,不想還就不還。

那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呢,即便是在過了三年之後,如果你向他主張代簽,對方如果同意說,我願意還你的款,並出去了,緩緩承諾,那麼你的訴訟時效就將重新計算三年。

其實就是那麼個事兒。


商鞅規則


對這個問題,其餘人回答以比較全面,不再贅述。現只針對一點,排除欠條有無約定還款日期,約定還款時間是否超過三年,是否存在時效中斷等特殊情況,在假定欠條已過三年訴訟時效的前提下,簡述欠條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簡單來講,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但其權利本身及請求權自然存在,該債務變為自然債務。


首同說法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看具體的情況。首先要看欠條當中是否明確了具體的還款期限,如果明確了具體的還款期限,那麼訴訟時效應從還款到期日那一天開始計算。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還款期限,那麼原則上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進行還款,但是需要給債務人一定的準備時間,那麼訴訟時效也是從債權人要求還款之日起開始計算。

另外從訴訟時效開始起算之日起要看債務人的反應,假如債務人明確拒絕還款,那麼訴時效應從拒絕開始之日起重新計算,因為這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進行了磋商,那麼訴訟時效發生中斷。

也就是說訴訟時效開始計算時候,如果中間債權人與債務人進行了協商或者要求債務人進行還款,債務人假如同意還款,過了一段時間又不同意,那麼此時訴訟時效應是重新計算的,而不應當再按第一次計算的時間點計算。但是假如債權人從訴訟時效起算之日起就一直沒有理債務人,一直乾等的狀態,怎麼訴訟時效過了三年之後就要過期了。

還有一種情況,假如訴訟時效真的過期了,是不是就不能挽救了呢?其實也不是。

過期了之後債權人依然可以積極的聯繫債務人,要求其還款,假如此時債務人又承諾了還款期限,那麼從他承諾之日,訴訟時效又開始重新計算。但是假如懂點法律的債務人,可能這時就會耍一些心眼兒。比如就不搭理債權人,那麼就有可能沒法再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但是這並不影響債權人去法院起訴,只不過如果在開庭的時候,債務人提出了訴訟時效已經過期的抗辯,債務權人會面臨敗訴的情況。

如果您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關注本頭條號,私信律師諮詢!


任律師工作室


不請自來,莫怪莫怪🙏🙏🙏

欠條超過三年的訴訟時效,是否還具有法律效力呢?

我的答案是,該欠條還是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的,只是欠款人獲得了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權,該欠條還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很多人對訴訟時效都有一個誤解,認為超過訴訟時效就喪失了勝訴的可能,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理解。

首先,抗辯權是一種防禦性的權利,只有當事人行使該權利才能適用,人民法院是不得主動釋明訴訟時效的問題或者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的。

其次,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權必須在一審期間提出,如果當事人沒有在這個時間內提出或者未到庭缺席判的都視為沒有行使該抗辯權,也不得再使用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權來對抗“欠條”。

最後,在國內這種人情社會的大環境下,在大量的司法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欠款人都會因為面子、生意往來等情況都會選擇放棄行使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權。這樣的話,我們的訴訟時效就會重新計算。

那麼,欠條超過訴訟時效以後,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措施救濟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和欠款人協商寫還款計劃

和欠款人協商寫還款計劃,那麼新的訴訟時效就會從還款計劃的履行期屆滿以後重新計算。

和欠款人重新對賬

可以通過往來郵件或者微信聊天的方式重新和欠款人對賬,注意,一定要收到欠款人簽字或者蓋章確認,那麼訴訟時效就會從對賬完成之日重新計算。

可以要求欠款人提供保證人擔保

可以要求欠款追加保證人擔保,重新約定還款期限,逾期不還的,可以要求擔保人代償。這種情形下,訴訟時效就會從新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重新計算。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有不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謝謝!

關注我@法律新感受 一起學習法律新知識。

#法律小講堂#


法學小課堂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是三年,有特殊規定的除外。這個訴訟時效是法律法規為了可以促使出借人可以及時的實施其訴訟的權利而制定的。如果出借人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不停的主張借款人還款,當然這個主張還款的方式可以是訴訟、律師函、個人催要等,都可以達到訴訟時效中斷的目的。訴訟時效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三年。

退一步講,即使出借人在訴訟時效沒有主張借款人還款,也不影響出借人以借條作為證據進行訴訟的權利。只是在超過訴訟時效後,該借款關係變成自然之債,借款人可以以訴訟時效進行抗辯,法院將不再支持出借人的訴求。

綜上,如果欠條在訴訟時效內,出借人一直主張借款人償還借款,訴訟時效從出借人主張還款之日中斷,並重新計算三年訴訟時效。即使出借人在訴訟時效內沒有像借款人主張還款,該借條依然具有法律效力,只是喪失了讓法院判決借款人還款的強制力。


範春源律師1


欠條訴訟時間是三年?

這個訴訟時間是個什麼概念呢?

如果是債務人的還債時間,那麼在還債時間屆滿後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在這樣情況下,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隨時可以起訴債務人償債,欠條具有勝訴的法律效力。

如果是債權人要求債務人還債的時間,那就是法律意義上的訴訟時效了,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欠條就只有起訴的證據效力,而不具有勝訴的法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