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不要認真,要讓別人認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00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改編自作家山田宗樹的同名小說,原作曾創下120萬冊的銷售記錄,不僅讓作者名聲大噪,更讓小說成功影視化,並被銷往國外,成為日本影史十大佳作之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這部講述名為松子的女人,有著姣好的面容和體面的工作,她一生都在追尋愛,卻總遇人不淑,直至生命消亡,也沒能得一人心,有人感其可憐,有人為其憤怒。為何集美貌與體貼唯一體的松子,總是被愛拋棄呢?女人要怎樣,才能過好這一生呢?

失衡的父愛,造就討好型人格

一些人看過影片後,會無奈地感嘆:缺失父愛的小孩,真的過不好這一生啊!松子小時候缺乏父愛嗎?她其實是不缺的。

父親在松子離家出走後的第三個月,摔在了衛生間的地板上,腦溢血發作去世,而他在人生最後的三個月裡,每一天的日記末尾都會寫一句:松子,還沒有消息。

後來,松子翻閱父親日記,看到這寥寥幾字,淚流滿面,她一直堅信不愛她的父親,心裡一直都有她的位置。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無疑,父親是愛松子的,只是他在父愛的分配上,不夠公允。俗語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啊,明明手心的是肉,手背多是皮。

不是還有一句話,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你看,多麼機巧的語言,我們該相信哪一個?松子有一個可愛的妹妹,終日纏綿病榻,身體孱弱的她得到了父親更多地關注和關心。

父親下班回家,松子看到父親滿心歡喜地撲上去,父親卻不耐煩地推開,一隻手將公文包交給她,另一隻手拿著禮物去了妹妹房間。

每天晚上,妹妹都能在父親渾厚的聲音裡聽著故事進入夢鄉,而松子只能偷偷扒在門縫裡瞧著。

父親失衡的愛,直接影響了松子的性格形成,她不懂為什麼父親面對自己是疏冷的,面對妹妹是溫暖的?一次偶然,讓松子通過扮鬼臉贏得了父親的笑容。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她一次又一次通過扭曲表情博得父親的關注,也就逐步建立了討好型人格,一味期待認同,便永遠得不到認同。

那些活得光彩奪目的人,往往有著自己的個性,他們不會因別人的看法,而不加思考地曲奉。

作家梅爾頓在《在愛中重生》中談到取悅是這樣說的,“如果生活一定要取悅一個人,我想你最應該取悅的是自己。隨著心的方向走,看到別人的光芒,也知道自己的耀眼。”

顯然松子放棄了取悅自己,別人的期待,就是自己,她不在意自己是否開心,別人的心情就是她的。

欠妥的父愛,形成的刻意逢迎,導致松子沒有了自己的世界。

愚昧無知,拋棄珍貴的自尊

松子是一名音樂老師,身為老師的她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學生偷了小賣部老闆的錢,她在確定是學生拿的後,她怎麼去處理這件事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她去偷拿同事的錢還給小賣部老闆,聽到老闆讓做錯事的學生親自道歉,她立即攬下過錯,謊稱是自己偷的。

最後被學校開除,她還為自己感到委屈,明明是為了學生,卻不得理解。善良應帶有骨頭,而松子的善良,是對善良的褻瀆,盲目又愚昧。

寧願自己被責備,也不願糾正錯誤,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善良可以打動人心,豈不知這是"蠢"。

​​​人世間的罪惡幾乎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加繆《鼠疫》 ​​​

這句話足以說明,有過五段戀情的松子,為什麼總會被男友拋棄。她的愚昧,沒有原則,讓她連做人最珍貴的自尊都摒棄了,以至於太過廉價,男人都離開了她。

“她不明白人生失敗的根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舍棄自尊來博得並不值得擁有的所謂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徹也是個作家,他宣稱自己是太宰治的轉世,才華橫溢的他是個暴力分子,隨時隨地打罵女友松子,為了錢還讓松子去做浴池女郎。

松子不僅不反抗,她還真的乖乖去應徵浴池女郎,直到徹也自殺後,她認識了理髮師島津,這個男人松子說他是寒酸的,

眼睛卻透著溫柔。

當島津向松子表白,“我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過去,不論過去你身上發生過什麼事,我只想永遠和你在一起。”松子不假思索地就與他在一起了,松子因殺人入獄8年,仍盼望出獄後與島津一起生活,即使這個男人從沒去監獄探望過她。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松子將自尊碾進深深地泥土下,為了留住那些男人,忘記了要自愛,只要他們說愛她,她便去相信。從不做篩選,她像個垃圾桶般,什麼樣的男人都收納。

可是愛情從來都不是委曲求全的,它是兩個相愛人的共同守護,真正的愛情,不會讓一方犧牲自我成全另一方。

自私貪婪的索取

阿笙的女友,看到阿笙日復一日頹廢,她告訴阿笙,“人的價值,不在於得到什麼,在於付出了什麼,我去參加青年海外協助隊了,我要為世界做點什麼。”

松子對每一任男友,看似是在付出,實際她自私又貪婪,每一個男人是她擺脫孤獨的工具。與龍洋一在一起後,龍洋一問她怎麼不去上班,她笑嘻嘻地回答,自己把工作辭了。

阿德勒說:“決定自己的不是環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剛開始,造成松子被嫌棄,有父親和男友的因素,可後來的被嫌棄就是松子自己"作"的。她習慣依附男人而活,不懂得她也應有自己的事業。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妹妹很喜歡姐姐松子,她喜歡跟松子聊天,但松子卻因為父親的偏愛,討厭妹妹,她用雙手掐住脆弱妹妹的脖頸,責怪一切都是因為她。

明明比任何人都渴望愛的松子,她看不到妹妹對她的愛,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用力將自己做成一個受害者的模樣。

馬東在《奇葩說》裡說,心裡苦的人,一絲甜就能讓他們滿足。

松子的慾望無窮無盡,妹妹捧給她的心,她無情地摔在地上,轉頭去男人堆裡尋找愛,樂意讓他們踐踏她鮮活的心。

季羨林在《八十述懷》一書中有一段話:

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

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

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

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

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

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經歷過風雨,

跋涉過山高路遠走到如今。

誰的生命中不曾有過山重水複的迷茫,以及柳暗花明的驚喜。

到最後會看清,所經的過往,

都是教會我們,

在值得的人那裡學會珍惜,

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中,學會成熟。

影片裡澤村惠的存在,彷彿是在暗示,松子看似冥冥之中的人生,其實都是她選擇的結果。相比自己去努力,還不如攀附男人,她所謂的愛,不過是各取所需。

澤村惠是松子的獄友,她的人生沒有比松子好一點,迫於生活,她出賣身體,與松子不同的是,她是真正通過自己去生活。

她與松子在空蕩蕩地馬路上嬉笑,她大喊“我不會認輸,我一定會成功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18年後再次與松子相逢,松子體態臃腫,衣衫襤褸,頭髮亂糟糟地披下來遮住了眼睛,陰鬱又邋遢,而澤村惠穿著得體的和服,精緻的妝容,當年許下的誓言,她做到了,現在誰都不能再輕視她,她有了自己的公司。

曾經光鮮亮麗的松子,一去不返。

面對生命中慘痛的一切,松子總是悲傷地詢問為什麼?

東野圭吾說,“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有用。”

自私、貪婪的表現有多種形式,松子用悲慘包裹它們,殊不知這種方式是愚笨的,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席慕蓉在《寫給幸福》中說道:“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的,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看完整部影片,會發現松子被嫌棄的一生,她人生所經歷的挫折,都是她心甘情願的結果。她有機會遇到更好的人,但她不願意提升自己去遇到美好,甚至於她可能知道那些人的本質,但她仍舊選擇靠近,因為這樣的獲得是不費力氣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過度卑微的攀附,是種自私的索取

沒有一個松子們是無辜的,經歷了五個男人,她依然學不會直立行走,過度卑微追尋愛,都是種自私的索取。

願我們每個人,都不要放棄自己,即使世界曾讓我們委屈,我們也要努力地迎著太陽奔跑。

像蕭紅說的這樣,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我可以決定怎樣愛,怎樣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