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

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今天昊童跟大家一起聊聊孝莊太后,現在網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清朝“興也太后,亡也太后”這個亡指的是慈禧,興指的就是孝莊,除了這個段子之外還有很多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孝莊秘史》《大清風雲》等,在這些電視劇的塑造下,孝莊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為了清朝社稷與安危能放棄一切的,更是一個愛民如子,關心後輩與晚輩的好母親,好奶奶,但這些是真的歷史嗎?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注:以下內容為昊童個人觀點,不保證錯對,僅作為參考。

我們現在推崇之所以孝莊,大概有以下4點原因(本來還有,因為篇幅就先列舉4個)

①不貪權,不戀政

②為了保全兒子順治寧可棲身於“老情人”多爾袞

③慧眼識珠,選定康熙為繼承人,並親自教導康熙,使他成為“千古一帝”

④滿蒙第一女謀士,為清朝入關立下不世之功

咱們一個個聊,從第4個開始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為清朝入關立下戰功

這一條主要是說孝莊太后誘降洪承疇。那為什麼說誘降洪承疇就是為滿清入關立下戰功呢?這就得說洪承疇本人了,他是當時明朝的薊遼總督加兵部尚書,說的直接點就是明朝對清朝的最高指揮官,明朝在遼東一切的兵馬調動與抗擊清軍都是由洪承疇決定,所以在洪承疇戰備被俘後是否投降事關重大。一旦他投降,就意味著清朝在遼東地區徹底勝利,因為明朝在遼東的最高指揮官都投降了,其他人會怎麼想,而且洪承疇知道很多明朝的兵馬布防,有他在清朝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但洪承疇是個硬骨頭,即使被抓了也不願“輕易”投降,就在皇太極束手無策時候,野史登場了,野史記載孝莊太后親自出馬誘供洪承疇(方式大家都懂),並在事後隻字不提以此感動了他,所以洪承疇投降,而他投降了就意味著為清朝立下了戰功。

但這畢竟是野史,即使廣為流傳但他還是野史。咱們想一想,當時的孝莊已經是皇太極四妃之一,而且都有了孩子,皇太極作為一國之君會讓自己的妃子去幹這種事兒嗎?至於秘密的瞞著皇太極去,也不可能,關押洪承疇的地方是一個沒有允許的妃子能進去的嗎?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所以答案是:誘降洪承疇的是另一位降臣范文程,他敏銳的覺察到洪承疇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和衛生,於是回去報告皇太極

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於是皇太極對洪承疇更加禮遇,並賜他不跪的權利,還時常去看望他並噓寒問暖,甚至將自己的衣服披在他的身上,由此才勸降了洪承疇。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選康熙為繼承人,並親自教導,使他成為“千古一帝”

這一條昊童要說的是,選康熙為繼承人的並不只是孝莊,或者說孝莊的意見只是一部分。順治臨死前有七個兒子,長子早死,其他的都還小,唯一有機會繼承的只有兩個,那就是皇次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燁(康熙)。

而之所以選擇玄燁有3個原因

第一,皇二子的母親是董鄂妃,一向不為孝莊所喜。

第二,順治死於天花,而玄燁得過天花但沒死,有天然優勢。

第三,福全本身就說過自己不想當皇帝,其次當時的傳教者(暫時先不提他,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評論區見)湯若望說天花可能會遺傳,為了皇位,所以,大家都懂。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既然康熙並非孝莊一人所立,那就在聊聊親自教導

康熙生母早逝,確實是由孝莊一人帶大的,而孝莊也的確有些文化,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湯若望和一干降清的漢臣幫助,康熙幼年時期文化知識的確沒有任何問題。但至於說將康熙培養成“千古一帝”就有些過分了,

孝莊本人是蒙古族,13歲就進宮嫁給了皇太極,從那以後基本上就沒有出過宮,而且也沒有太多時間接觸漢人(正史來看),她那來的那麼多政治軍事文化教導康熙?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更何況歷史上的康熙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優秀,平定三藩是因為吳三桂早死,

否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平定準噶爾叛亂是因為康熙簽訂《尼布楚條約》割讓數十萬領土換取沙俄的兩不相幫,這才用強大的國力耗死了準噶爾,而且他在世時期興起文字獄,窮兵黷武,打壓漢文化與新興火器技術,何談“千古一帝”(在這我就得表揚一下陳老師的演技)?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為保全兒子順治,寧可棲身“老情人”多爾袞

近些年,只要電影電視劇裡有孝莊和多爾袞,那二人肯定是糾纏不清,問題來了,孝莊真的和“老情人”多爾袞有瓜葛?昊童不才,提出一句話,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多爾袞和孝莊是幼年相好的伴侶沒有任何記載可言,是任何,野史都沒有,編劇除外。其次,順治已經被立為新帝,在剛剛建立的清朝即使是多爾袞,沒有意外情況也不敢動手,那孝莊為什麼要害怕多爾袞並屈服他(多爾袞與豪格等人選中順治當皇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順治年幼,孝莊是蒙古族,沒有外援,方便控制)?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大家不要被那些沒有歷史依據的電視劇騙了,多爾袞確實很強,但他到死也只有兩白旗效命,其他六旗儘管受他節制但根本不會完全聽他的,所以孝莊沒有理由要在大局已定且豪格代善等人都還活著的時候就害怕多爾袞(有不滿意的可以評論區見)。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不貪權,不戀政

篇幅不夠了,長話短說。孝莊是蒙古族,清朝是滿族(滿蒙一家親,是建立在你是女,我是男,你得依附我,不是說你跟我平起平坐)。尤其是在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多爾袞還在,他都不允許皇帝插手自己的權利,肯定也不會讓一個女人插手。多爾袞死了,順治親政,那會兒清朝的元老大多還在,孝莊即使要插手也沒有機會,因為她沒有外援,那些清朝貴族是肯定不會幫他的,即便他是順治的母親。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順治死,康熙即位。孝莊或許有貪權的可能,但索尼與鰲拜二人同樣是三朝元老,且一文一武,至於剩下二人,遏必隆是鰲拜屬下,蘇克薩哈空有其名沒有任何實權只能依附索尼。所以四個輔政大臣牢牢的把持了朝政,翻遍史書,康熙初年朝政大權幾乎都在索尼和鰲拜手中,以二人脾氣,會讓一個蒙古女人拿權力嗎?


聊一聊:清朝“奠基者”孝莊太后,一位被“我們”神化了的老人家

到這兒也就做個總結,孝莊之所以被奉為清朝“奠基者”原因很簡單,她一手養大了康熙,所以康熙對他十分依賴,二人感情也很深厚,所以才有了所謂“奠基者”的說法。

歷年今日:1872年12月26日,清朝批准李鴻章奏摺,輪船招商局成立;1937年12月26日,民國海軍第三艦隊自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