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出自《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第47章)”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走出自我認知的世界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呢?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話的理解,事實上需要一定的語境。你是青年人嗎,自期自勉,希望通過廣泛閱讀和豐富的見聞,讓自己將來成為見多識廣的棟樑之才;若你是成年人,以自負心態論,博聞強識且學識弘通,自卑心起,卻像井底之蛙誇耀自己眼界開闊。然而,不管你你那種角度,贈送給別人,多數人還是視它為學識淵博的象徵。
過去老人家說: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那些年裡,大家也真把它當作行事的圭臬般,還要配之一句“時間就是金錢”,然後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說起,再到“浪費時間就等謀財害命”。事實上,不是現代當人有這樣的錯覺,宋時朱熹“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要表達的也與這意思相當。今天,讀書已經不僅為了儲備知識,行萬里路,也不僅是為了增長見識,大家都奔著“掙大錢、開大奔、尋良配”的目標。我也誤會太久,從“起點——終點——起點”的迴環生存體驗後,時間與金錢並不直接掛上鉤,生產力與生產效益也不一定同向發展,讀書求知與行路長見識事實上是一回事,都是工具,它們在提示我:認知的重點不在外在經驗,需要回到直視自己內在的反省。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如果你的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會白搭。你看,讀書萬卷,萬里砥礪,這用得盡是些世俗之巧智,耳濡目染的盡是些貪慾私心。那麼,不好意思了,你的心靈越發迷離,精神越發頹敗,距離人性與人心的真理“大道”也就越遠。
人性與人生真理,與天心天道好象有一致性。你看,“道”為天地萬物的開始與本宗,真理大道歸一,怎麼可以到大眾中求。讀萬卷書或行萬里路,都只注重向外奔逐,有沒有點“南轅北轍”——爬到樹上去捉魚的感覺呢?
那麼,當如何內求?知行合一,摒棄思慮、不用智巧。這又讓我想過去看過的一禪宗公案來。日本一禪師說,用軲轤代替人工汲水,生產效率提高,節約了時間,但節省下的那些時間,你要做什麼呢?既然耳目心智無法體“道”,人又想識“道”,那就需要人保持虛無恬靜的狀態——了無掛礙。閉塞思慮,一念不起,那就用行去代替思好了。這樣在思行“虛靜空明”下,也就能窺見天心。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誦詩知國政,讀易見天心”明明表片有為,心中卻恬然無為,精神沒有掛礙了,“明道”“明明德”,也就止於至善。焦思苦慮,心向外求,不是特麼像“自作自受”“自作自死”嗎?
閱讀更多 千千教育見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