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每個老師,面對的學生不一樣,各個老師的教學理念也不盡相同,但是都需要面對學生,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課堂教學,最為常見的就是課堂紀律,課上不聽課,講話,玩手機,看課外書,離開座位等等,各種狀況。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面對這些狀況,大家都是如何解決的呢?

在此之前,很是暴躁不淡定,面對學生的搗亂,會控制不住情緒,極易引發脾氣,訓話,批評……整個人覺得很疲憊,甚至有了轉行的想法。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但本學期卻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怒發脾氣了,情緒狀態平和,課堂上學生能安靜下來,作業完成率也大大提高。

原因是什麼呢?有哪些好方法?

暑假期間,學校安排去培訓了七天的“心理護理種子師資”的有關內容。

本次學習的目的,主要是關注留守兒童的心靈成長問題。通過專業的心理護理,幫助那些有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能夠打開心扉,放飛心靈,健康快樂成長。

七天的學習,確實收穫頗多。

其中個體心理護理四項基本功:匹配、傾聽、鏡映、賦能;

愛的五種語言: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

還有管理班級的活動技巧,這些其實都可以變通的運用在課堂和課後跟學生溝通交流上。

而導師的理念、賦能,以及方法對我影響至深。

一、導師認為,一個班級裡,有安靜努力學習的學生,也會有調皮搗蛋、活潑好動的活躍分子,這是遵循世間萬物的兩面性原理,有動就有靜,有好也會有劣,允許它們的存在。

當然,這裡說的允許客觀現象的存在,並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顧,而是能夠冷靜客觀的對待,不再把“調皮搗蛋、活躍分子”視為不好的一類,不內心把他們劃為“問題學生”。

也沒有覺得他們這樣是故意的不尊重、為難老師,內心能夠接納這一現象,那麼心裡就平和很多。

再看他們,也不是那麼憤憤然,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二、你要想讓學生安靜,你自己要先保持平靜平和的狀態,才能讓他們安靜。

內心平靜,情緒平和,學生也會受你的情緒感染,看到你進教室,條件反射般的,也跟著安靜平和下來。

看到他們吵鬧熙攘時,能不動聲色的站定,穩如泰山的,像支定海神針一樣,不慌不亂,然後用上口令,讓他們安靜下來。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三、口令式安靜方法

導師們在上課期間的止躁方法,也十分受用。當導師讓學員們討論完一個話題之後,要轉入下一個環節時,學員們沒能及時停止討論,繼續談論之前的話題,我們的導師就用“……(授課學習的地方)的天空~”,學員們接著回應“靜悄悄~”這樣的口令,讓學員們安靜下來。

這個方法既不用生氣大聲喊,又讓每個人都意識到問題,自動自覺的跟著口令改正不當行為,還不傷自尊。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四、愛的五種語言之——身體的接觸

往常習慣了師生有別的樣子,學生犯錯了,會下意識的板著臉說話。

現在他們上課吵鬧,或者鬧事了,讓站出來談話時,語氣平靜溫和,積極傾聽,時而微笑面對,很自然地,手輕輕拍拍他們的肩膀或後背,這一個動作帶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他們瞬間溫順下來,沒了剛開始的暴躁抗拒情緒,覺得被尊重,受到重視,你的建議和對他們的期望,他們樂於去接受,並自覺去改進。

比如有些同學上課期間,不聽課,不做作業,還在大聲說話,用了上面的方法之後,下節課上課時,會看到他們明顯的變化,也主動做作業給你檢查了,課後遠遠見到你,會向你問好,那種尊敬是明顯感受得到的。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帶著這四個方法,回到課堂,效果明顯有效。

開學至今,一個多月,五個班的授課,沒發過一次脾氣。整個人好似被神奇的魔法賦能一樣,不急不躁,一一解決課上的各種狀況,課堂秩序保持良好狀態。

這是原來暴脾氣的我,不敢想象的。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有法”是指不同學科的教學有一定規律可循;

“無定法”是指在具體的教學中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

所以,最終還得是“貴在得法”。

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方法。對象不同,方法不同,結果肯定不同,達到最好效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才是得法。

希望這四個法兒,也能幫上需要的你。

用這四個方法,讓學生安靜有序的上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