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熱心市民建先生


朱元璋與康熙帝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孩子特別多,朱元璋有史載,二十六個兒子,十個六女兒,而康熙帝有序齒的二十個四兒子,二十個女兒,如果要問誰的兒子優秀的多,一般認為是康熙帝優秀的多。

畢竟朱元璋比較知名的除了太子朱標之外,還有朱棣、朱權了,其他的都沒有啥名氣,而康熙帝就不一樣了,九子奪嫡,個個都十分有名氣、才能。

朱標的地位無法挑戰與康熙的太子之位屢次被挑戰,有的人得出,朱標因為過於優秀,而康熙太子胤礽不過優秀,而其他兄弟又太優秀的原因。

這個說法即對也不對,我們拿朱標與朱棣來相比較,朱棣可是能跟朱元璋比肩的永樂大帝,而朱標本人過於仁心宅厚,因為他在眾兄弟的威望比較高,但主要是來源於他的身份,他是嫡長子。

其他皇子根本就沒有覬覦之心,朱元璋也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的,朱標並非是最優秀的,另外也可以從他的兒子朱允文側面看出來。朱元璋為什麼在朱標死後,不立其他的嫡子,而是繼續立朱標的兒子朱允文呢?

有的人說,是因為宗法繼承製,說嫡長孫是享有最高繼承權的,這個是很錯誤的,因為古代皇帝的繼承製是嫡長子繼承製,先是嫡長子,再是嫡次子,然後再其他的嫡子,如果無嫡子,就是庶長子,依次下去。

所以歷史上,如果原來的太子死掉的話,就會立其他的皇子做為太子,根本就不會立太子的兒子繼續做太子,再說,對朱元璋來說,如果朱元璋真的遵從這個,就應該立朱棣為太子,因為朱棣的二哥、三哥都已去世。

皇帝的嫡長子繼承製就註定朱標的太子之位憾不可動,所以歷史上有多例皇帝想要廢立太子的,基本都被滿朝大臣給駁回了,而沒有立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邦想要廢劉盈,改立劉如意。

而在清朝,一般什麼時候立皇太子呢?都是先秘密立儲,然後臨終的時候,才宣佈誰是皇太子之位,而康熙朝比較不一樣,因為他深受漢文化很深,所以是在效仿古代立嫡長子為太子。

但是畢竟這是在清朝,不管皇帝自己,還是諸皇子、大臣、貴族,都認為這個太子之位只是暫時的,即使這個太子之位長達三十幾年,那麼每個皇子都是有機會的。所以總的來說,並非數量多,也非優秀,完全是繼承製度的問題。


歷史簡單說


先來說朱標,朱標是嫡長子,在名分上就把兄弟們壓得死死的。

朱標的岳父是常遇春,藍玉又是常遇春妻弟,且朱標仁愛之名深入人心,大臣們都很擁戴。

這麼看來,朝中的力量對比,朱標也可以完敗這些兄弟。

再者,朱標友愛兄弟,朱元璋差點廢了秦王和晉王,都被朱標攔下了。

兄弟們尊重這位大哥,也就不會去圖謀什麼了。

明代實行的分封制,成年皇子都被派到封地上去了,除了朱標,沒有人有機會在朝中培植黨羽。

再來看胤礽。胤礽是皇太子,可是架不住他上面還有個大哥,大哥雖然是庶出,可是人家是長子,在名分上,他不輸胤礽多少。

而且清代立儲,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是嫡子或長子繼位,雍正時甚至發明了一個秘密立儲制度,把遺詔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

這樣看來,機會對每個人都均等了。

本來胤礽是皇太子,大家也不會怎麼多想,可是康熙太能活了,胤礽做了近四十年太子,難免情緒煩躁,畢竟不說做太子了,就是做皇帝,也沒有多少人做了四十年的。

他一暴躁,把柄就多了,給了兄弟們攻擊的機會。

滿清的宗室們都被關在北京,他們和朝臣接觸的機會太多了,時間一長,也防止不了皇子們結黨營私。

九子奪嫡,也就在所難免。


浮沉於史


其實,除非是皇帝故意佈局,故意扶持其他皇子來制約太子,一般情況下,其他皇子是很難對太子地位形成挑戰的。對於朱元璋來說,朱標是他的嫡長子,在他9歲時就被立為世子,等到他11歲,明朝正式建立,他就被朱元璋正式冊封為太子,並且將親自挑選李善長為太子少師,徐達為太子少傅,常遇春太子少保。

並且,朱標在22歲,朱元璋就讓他開始監國,正式處理朝政。而且,此後二十年裡,朱元璋對於朱標的太子地位,絲毫沒有產生過半分動搖和懷疑。換句話說,朱標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是被所有人從小就牢記於心的,在這種背景下,又有哪個皇子敢不自量力來挑戰朱標的太子地位,這不是找死的節奏嗎?



至於康熙,本來他的太子胤礽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按理說他的地位也是不可動搖的。但是,由於滿清初期在政治上所採取的八旗制度,相當於國家的最高實權分由八位旗主聯合控制,當然,為充分保障皇權,從皇太極開始,八旗中的上三旗(正黃、鑲黃和正白)都由皇帝一個人來掌管,而剩餘的下五旗則分別由親王、貝勒等宗室貴族成員統領。

康熙剛登基時,由於年幼,上三旗分別由索尼、鰲拜和蘇克薩哈等掌管,所以他們也就成為帝國的執政官。等到康熙親政後,上三旗的控制權,也就被康熙收了回來。然後,等到康熙晚年,為培養太子胤礽,就將上三旗的部分權力交給胤礽掌管。

但是,隨著康熙年齡越來越大,加之身體也不是很多,很多事情越來越力不從心,自然只能交由太子胤礽處理,這樣他對上三旗的控制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同時,作為上三旗的各大將領,一邊是垂垂老矣的老皇帝,一邊是風華正茂的未來皇帝,自然也會在心中掂量,有意無意向太子靠攏。



偏偏這個時候,太子胤礽又行事高調,竟然公開和這些將領眉來眼去,而且對生病的康熙似乎也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孝心和關心,這不僅讓康熙感覺寒心,更讓康熙感到害怕。因為,如果太子徹底控制住上三旗,就意味著他完全有能力搶班奪權,這使得康熙不得不防備。

於是,康熙決定先下手為強,不僅將與胤礽交好的將領們給處死,還廢除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後來,康熙覺得給胤礽一個教訓就足夠,所以又下詔恢復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很快,康熙發現胤礽的表現還是不能讓他放心,所以再次將其廢除。

此後,康熙不再立太子,而是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共同來協助自己管理上三旗,這樣幾個兒子之間就可以相互制約,自己也就不用再擔心類似胤礽的現象再出現,但也由此造成了九子奪嫡的現象。


我是趙帥鍋


雖然都是兄弟眾多,但經歷完全不一樣,所形成的威望就大相徑庭。


散養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威信

朱和尚25歲出來創業,參加了革命游擊隊。然後就開啟了他的開掛模式。

創業第一年就認識了自己的便宜老丈人義軍領袖郭子興,郭乃紅巾軍一方大員,手握重權。朱元璋一看這個背景不靠靠誰?於是沒過多久,朱元璋就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自此朱和尚有了靠山,吃嘛嘛香了。

創業第二年朱元璋便有了自己的孩子,男人的30而立目標不再是夢,這一次馬氏生的是個男孩,也就是後來的朱標。

雖然朱元璋十分疼愛朱標,但再疼愛也沒用,創業隊伍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朱元璋了,於是朱標的童年就是在戰場奔波中渡過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朱標經歷的多了成長自然也就快。

後來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朱棣出生時,朱標已經5歲了。也就是說朱棣還在穿開襠褲的時候,朱標已然是個小大人了。

“弟弟,你今天又尿床了!”

“哥哥陪我玩!”

除此之外,正所謂長兄如父,很多時候太子朱標代替忙於創業的朱元璋,履行了照看弟弟妹妹的義務。這種童年經歷形成的條件反射,對於青少年來說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就如《明史》中所說的那樣,在朱元璋的眾多子女中,長子朱標的威信是極高的。

圈養一點一滴消磨掉了威信

康熙當皇帝的時候,滿清已經入主中原,雖然零星還有很多叛亂,帝都北京已經極為穩定,所以相較於朱元璋生在動亂年代的兒子們,康熙的兒子們生活的可是相當安逸。

尤其是太子胤礽,剛出生後沒多久,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就去世了。康熙悲傷之餘對這個孩子自然就格外喜愛。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些寵溺的成長環境,讓胤礽永遠無法體會到創業初期的艱難。

所以我們看到的胤礽,是一個有些唯唯諾諾,且胸襟不是很寬闊的太子,同時對除了皇阿瑪的其他人還有股子來自心理上的自大和傲慢。這樣的兄弟,其他十多位是很難喜歡起來的,更不要說把他當做大哥來看待了。

除了成長環境以外,外部的官場環境也極為重要。朱元璋是處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手底下的官員結黨還不是很明顯,最主要的是有能力結黨的也都被朱和尚“超度”了。而康熙朝官員結黨這點就很明顯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場也會有政治投資,所以肯定會有人背地裡去押注儲君。在這種明爭暗鬥的大環境下,康熙的兒子們也身不由己了,不是說你不想參與就能置身事外的。

這就形成了個惡性循環,彼此勾心鬥角,暗地裡使陰招,你如果是哪個下不去手的人,就將會是最先被幹掉的那一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上兩點更為重要,同時卻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朱標的生母馬皇后死的比較晚,而太子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死得太早了。在中國歷史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後來的母憑子貴,而是子憑母貴。母親才是年幼孩子最有力的靠山!

馬皇后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將其他孩子們正要萌芽的野心滅殺於搖籃之中。而康熙的太子胤礽就可憐的多了,沒媽疼啊!假設赫舍裡能夠多活二三十年,九子奪嫡或許都不會出現。畢竟即使康熙再怎麼鍾情赫舍裡,幾十年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船伕聊名著


大家好我是虎頭山小妖。

話說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朱元璋的時候朱標身為太子幾乎沒有那個兄弟會與他來爭奪一下太子的位置,可是同樣的事到了康熙這邊就完全不一樣了,康熙的兒子們為了奪皇位大打出手,也正是這麼多兒子們相互爭鬥,所以才會出現“九子奪嫡”這種說法。

為何兩個的朱元璋的兒子數量與質量都這麼出眾,可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看到本質,首先大明朝與大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對待皇子們的去留上不一樣,朱元璋認為自己整個天下都是自己家裡的,所以就打算讓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過得很好。

於是就將自己的兒子們全部封到了全國各地去當藩王去了,雖說朱標在京城是太子的身份,可是別的兄弟們生活過的也不差,可以說在自己的封地上也相當於皇帝一樣的權力,只是名份上不太一樣而已。

可以說朱元璋是用著平分的這種方式來對待自己的眾多子女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的兒子們在心態上是不會有太多的差別,再加上朱標的為人相當的不錯,身為一個兄長不知道為自己的弟弟們求了多少次情。

也就是說大明朝朱元璋的兒子們相互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利益爭鬥,所以朱標這個太子的位置相對來說就比較穩定,而且朱元璋這個人是極度的重視家人的那種帝王,別看到在對待朝臣的時候那是大殺四方,可是對待自家人的時候幾乎沒有動過刀槍。

說實話古代的皇帝一般來說都是孤家寡人,意思就是說身為一個皇帝會越來越無情,畢竟天家無父子這種事是從古代一直傳下來的,可是朱元璋在成為皇帝后還沒有多久,朱標的身體就出現問題了。

其實可以說朱元璋還很熱心與自己的親情的時候,朱標就生病掛掉了,所以像李世民與李淵這樣的事就還沒有產生萌芽就已經過去了,而新的太子就是朱允炆,因為年紀上的差距,所以朱元璋又不用防備自己這個孫子,所以朱元璋也用不到讓別的兒子來相互牽制。

這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看起來很多,也很優秀可是相互之間並沒有爭太子的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利益上夠不到。

而康熙就不太一樣了,康熙可是在位時間相當的長,這個時間長到了自己的太子已經等不急了這個地步,畢竟古代的李世民還有隋煬帝他們可都是因為等不急自己的父親讓位,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所以康熙對自己這個太子是相當的防備,光自己防備是沒有用的,畢晚大臣們都知道這是太子,就算是犯錯,康熙也不會拿他怎麼樣的。當然了真要有錯康熙可能第一個就對太子下黑手了,可是康熙自己又不能讓大臣們感覺自己寡情薄意。

於是康熙在大臣這方面沒有什麼指望的時候,就開始從自己的眾多的兒子當中給太子尋找敵人,一般來說太子是不會犯什麼大錯的,但是如果讓太子感覺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的時候,會不會讓他有別的想法。

然後康熙就開始對自己的四皇子還有八皇子開始關心了起來,這讓別人看起來好像是感覺太子不太行,康熙有換太子的想法,畢竟朝中大臣的心裡所想的事太多了,有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讓一大批的重臣們內心轉一個大圈。

而且大清的制度方面對皇子們也實在有點坑,但凡成不了皇帝,只能被養到宗人府,而且自己的後代也會慢慢的變成如同平民一般的存在,這讓皇子們對皇位有著相當高的熱情。

現在康熙突然間對自己熱情了起來,所以四皇子就感覺自己也有機會當一當太子,萬一要是成功了可就不一樣了。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各個皇子們之間就開始各種爭鬥,而這種爭鬥其實就是康熙所希望的結果,不論那個皇子想當太子,最終的結果就是討好自己,而且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太子的耐心直接給磨出來。

康熙也就不用天天想著辦法來防備太子會對付自己了,現在大家的眼睛都在盯著太子的一舉一動,果然沒過多久各種太子的黑材料就被放在了康熙的桌子上面,於是康熙開始名正言順的廢了太子之位。

可是朝中的大臣們又開始向皇帝施壓,畢竟古代的皇家是不能沒有太子的,不然各種不穩定的說法就都出來了,而康熙說實話相當的煩這個,於是就又一次把太子推了出來,讓太子又一次復位,但是沒過多久再一次廢掉了太子,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大臣們知道太子的位置就是一個擺設,自己想讓他當,他就是太子,不想的話直接就什麼也不是了。

於是朝臣們都明白了什麼意思,也就不太去煩皇帝立太子這種事了,但是因為太子之位空著,這讓康熙的眾多兒子們心裡一直有著不該有的想法,於是所謂的“九子奪嫡”就這樣出現了。

反正是皇子們之間爭鬥不斷,康熙很是開心得看著自己的兒子們爭來爭去,等誰的實力強大的時候,果斷出手把這個兒子給再行壓下去,比如當時的四皇子在朝中的勢力很強大的時候,就被康熙果斷給打壓了下去。

等八皇子的勢力發展起來的時候,又一次把八皇子給壓了下去,再然後又是十四皇子被康熙看好,一直帶在身邊,其實說白了就是十四皇子比他們幾個皇子年紀,康熙還可以在皇帝的這個職業上再幹幾年。

其實對於康熙來說,太子的位置給誰都無所謂,主要是不要讓他們有實力來奪自己的位置,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康熙看起來和朱元璋一樣都是有著很多優秀的兒子們,可是朱元璋的兒子幾乎沒有人與朱標作對,而自己的兒子們哪個也想當太子,原因就在這裡。


虎頭山小妖


其實不管朱元璋還是康熙皇帝對皇位都是強力把控的。


康熙朝出現的九王奪嫡,也只不過是康熙皇帝,控制朝政和皇位的一種制衡手段而已。


康熙朝的九位王爺,不管怎麼折騰都不算太成氣候,都沒能逃出康熙皇帝的五指山,這些皇子沒有像唐朝比方說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或者唐明皇之只李亨一樣廢立,或者殺死皇帝。


所以九王奪嫡的折騰是可控的。


康熙皇帝吸取了朱元璋把皇子分散到各地,各自為政最後尾大不掉的教訓,把皇子們集中到京城統一管理。

錢糧人都統一供應,杜絕了了王爺們做亂的可能,避免了像明朝靖難之役或者寧王作亂等事情的發生。


朱標是嫡長子。具有無可爭議的正統性,朱元璋一直悉心培養。


別的皇子被朱元璋分封各地,遠離政治中心,所以即使想爭權也有心無力。


其實直到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各個皇子大多還是無力對抗他。不過建文帝太心急了,急於削藩,把叔叔們往死路上逼。


這種情況下反是死,不反亦死,燕王朱棣冒險反擊,九死一生才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


而康熙皇帝大約是吸取了燕王朱棣,靖難成功的教訓,知道藩王做大對皇權是一種威脅,所以才規定皇子必須在京城般不得在地方建立藩屬。


不過這就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皇子太優秀。每個人都覬覦皇帝屁股底下那把椅子。


清朝皇位的傳承不是嫡長子繼承製而是是立之以賢,如果是嫡長子繼承製,那麼康熙他爹順治皇帝首先就無法登上皇位了。


這就導致了皇子間互相算計,互相傾詐誰都覺得自己挺賢的,和自己競爭的那人就是個爛人。

大家血管裡留的都是一個老爸的血,憑啥我就不能想想金鑾殿上那把椅子,我覺得自己挺賢啊,只要皇帝老爺子沒死,那麼自己就有資格去爭一爭。


康熙老爺子好像也挺喜歡自己兒子們互相爭來爭去,自己在中間做仲裁這個角色,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個兒子不能一家獨大。


統御兒子和統御手下群臣道理是一樣的,讓大家不團結,皇帝的位置就是安穩的,如果眾人都一心一意的想扶持一個人上位,眾志成城,那麼很可能會出現的一個結果就是皇帝被架空。


而如果手下人鬥來鬥去,誰也無法做大,那麼最大的受益人的就是皇帝老爺子本人。


這大約就是帝王心術吧。


朱元璋統治臣下則沒有這麼多彎彎繞,他的方法更直接了當,就是一個字,殺!


不聽話的要殺,聽話的想盡辦法也要殺,為皇子朱標,殺開了一條血路。

不過他對兒子們他倒是比較體貼,不像康熙那麼翻臉無情,沒有讓他們之間鬥來鬥去。


朱標這個皇子的位置很早就確定了,朱標得朱元璋的喜歡,朱標本人有比較寬厚,如果他能即位,和大臣和眾兄弟相處和睦,所以眾位弟弟們也沒有覬覦皇位的心。


而康熙對皇太子胤礽則未必有這這麼喜歡。


胤礽這人對眾家弟弟也未必看得上,導致了老有人想挑戰一下他。而康熙對他的廢立,也導致了弟弟們好像看到皇太子這位子並不是固若金湯的,自己很有希望去搶一搶,即使自己沒能力,也可以攛掇有能力的去搶,自己是從龍之臣,也能提前預定給好位置,大富貴。


所以康熙晚年的九王奪嫡,才會爭奪的那麼激烈。


因為首先是康熙老爺子給了大家希望,而朱元璋一開始就把這希望給掐滅了,皇位就是朱標的,他死了就是他兒子的,別的皇子根本沒有一絲細微希望。

蒼蠅專盯有縫的蛋,康熙的皇位就像敲了無數小口子的鴨蛋,眾皇子都想嘗一口那鮮美的味道,朱元璋一開始就把皇位打造成了石頭蛋蛋,盯啥?


===============



薛白袍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靜Yes”認為,導致朱元璋和康熙不同結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教育!

繼承人問題向來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重中之重。明朝萬曆時期出現的“爭國本”事件,就是明朝士大夫捍衛嫡長子繼承製度的一個堅定抗爭!

可見,繼承人問題在帝國傳承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如何培養一個合格且優秀的繼承人,就成為歷朝皇帝考慮的首要問題!

而培養一個優秀的傳承人,需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所以歷朝皇帝不惜聘重金在朝中物色優秀的大臣充當繼承人的老師,一方面,這是太子的玩伴,可以教會太子很多東西;而另一方面,太子的老師也會成為未來皇帝執政班底的一員,可以說皇帝在為太子物色合格的輔佐者。

但是在“靜Yes”看來,朱元璋和康熙對待太老師的態度就有些不一樣了:

1、朱元璋的“尊師重教”

先說伴讀。《明史·輿宗孝康皇帝傳》講到洪武元年,太祖“命選國子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餘人,侍太子讀書禁中。琦等入對謹身殿,儀狀明秀,應對詳雅。帝喜,因謂殿中侍御史郭淵友等曰:‘諸生於文藝習矣,然與太子處,當端其心術,不流浮靡,庶儲德亦獲裨助。’”此時年朱標17歲,讀書當然要伴,而且伴侶的選擇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在老師的選擇上,朱元璋也沒有放鬆。朱元璋在輔教太子的問題上,把慎選師傅放在第一位,太子朱標的師傅宋濂在元代便已是翰林編修了,《明史·宋濂傳》稱洪武初,帝“徵召四方儒士張唯等數十人,擇其年少俊異者,皆擢編修,令入禁中文華堂肄業,命濂為之師,濂傅太子先後十餘年,凡一言一動,皆以禮法諷勸,使歸於道。”除了宋濂以外,還有詹同,他是陳友諒的翰林學士,朱元璋攻下武昌以後,便召他為博士,“時功臣子弟教習內府,諸博士治一經,不盡通貫。同學識淹博,講《易》、《春秋》最善。”(《明史·詹同傳》)。

當時教授的主要是儒家經典,即仁義禮智信。除了太子,其他諸王朱元璋也沒有放棄教育!正是由於朱元璋的重視,朱元璋的兒孫更多地懂得了秩序和倫理的力量!

作為皇帝,也是父親,朱元璋不僅為皇子們物色優秀老師,也在身體力行尊師重教。

有一個叫劉崧的師傅,洪武14年,崧為國子司業,賜鞍車,令朝夕見,見輒燕語移時,未旬日卒。疾作,猶強坐訓諸生。及革,敬問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國子,將責以為功,而遂死乎!”無一語及家事。帝命有司殯殮,親為文祭之(《明史·劉崧傳》)。”從這裡可見朱元璋確實尊師重教,一個窮教書先生,能夠與皇帝朝夕相見,而且見面能“燕語移時”,他們之間談論的議題,當然離不開朱元璋子弟之間學習和品德的狀況,由此也說明朱元璋在教師面前沒有一絲一毫做皇帝的架勢。

朱元璋與師傅的關係,不完是君臣之間的,而是家長與教師如何協同教育好下一代的問題。而朱元璋對教師的關心,不是遞紅包,而是充分地表示對他們工作的尊敬,是靠這一點來調動教師們積極性的。

實踐證明,父親的言傳身教給了孩子們樹立了良好榜樣,明朝沒有出現挑戰太子朱標的情況。

2、康熙的“尊師重教”

和朱元璋的尊師重教相比,康熙確實差出了太多。

很多人說康熙是千古一帝,那是對他功績的一個肯定,但是對康熙的子女教育問題連連感慨,好像康熙忙於政事顧不上孩子們,然後孩子們都被其他人帶壞了,或者說康熙沒問題,全是這幫孩子們的錯!

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康熙尊師重教的真面目。

皇太子出生時,康熙最疼愛的皇后難產而死,這讓康熙對太子百般溺愛,終於害了太子。太子師傅耿介給太子講課,因天氣炎熱,加上站得太久,突然暈倒在地。康熙得知後,非但不責備太子,反而怪罪老師:“爾等侍立,朕焉得知?應坐應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賜座,未奉朕諭,豈敢自主?”整的罪責全部在老師身上。

康熙25年4月,康熙在瀛臺教皇子們射箭,帝師徐元夢陪侍在旁,康熙也讓他射箭。但徐元夢不善騎射,拉不開強弓,被康熙當著皇子的面嚴加斥責。徐元夢解釋了兩句,康熙便惱羞成怒,當著皇子的面讓人杖打徐元夢到奄奄一息,並下令抄徐元夢的家,將其父母流放黑龍江。但是他又怕這樣會耽誤皇子們學習,於是當晚又派人去給徐元夢治傷,讓徐元夢第二天必須按時給皇子們上課。

當晚天降大雨,徐元夢帶傷跪在皇宮門前嚎啕大哭,懇求御前侍衛轉奏:“臣奉職無狀,罪該死。臣父廉謹,為官數十年,籍產不過五百金,望聖主察之。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壯,乞代父謫戍,尚能勝甲兵效命矣!”侍衛雖然很同情他,但又懼怕康熙發怒,沒人敢轉奏。後來一個大臣求情,康熙才赦免了徐元夢。

康熙46年1月,康熙第六次南巡,路上看到諸皇子的請安帖,感覺文筆不通,感覺都是徐元夢不盡心教誨所導致的。擬將徐元夢革職,並當著全體阿哥之面再次杖責徐元夢。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父親的都不尊重老師,皇子們怎麼能夠尊重老師呢?最要命的是,康熙作為少數民族皇帝,一再可以貶低和侮辱儒家經典。康熙最得意的事,就是召集天下儒生,在他們面前宣揚儒生誤國,儒學誤國。這都被孩子們看到眼裡,最後導致皇子們視倫理規矩為草芥!視僭越為能事!

所以,朱元璋和康熙的子女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結局,二者一切的根源,在於朱元璋和康熙本身。

說康熙太子不是長子以及明朝藩王在外無法撼動朝廷的,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教育。

教育為百年大計!此言不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歡迎關注“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此例需要從朱元璋與康熙的心性、文化觀念與吏治方面去考慮。

心性。

朱元璋是草根起步,歷盡艱辛,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並未接受過皇家正統儒家仁治教育,能夠一步一步到榮登大寶,心腸不狠,心眼不多,恐怕墳頭草已丈高。


康熙則不同,自小養尊處優,接受過皇家正統的仁治教育,他的眼界更多侷限於宮牆之內,所以不會像朱元璋那樣看透世態炎涼,滿肚子心眼,心腸也不會那麼狠,凡事講究仁治,法治,循循善誘。

所以,二人心性不同,則對於朝廷結黨的處理方式也大相徑庭。朱元璋對威脅皇權的一切黨羽是殺無赦,如胡惟庸與藍玉,加起來誅連將近5萬人。盛權之下,誰敢冒尖?而康熙誅殺大臣最出名不過一些罪不可赦如鰲拜,但其凡事仁義為先,鮮有誅連。

文化觀念。

朱元璋政權乃漢族政權,歷來講究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加上朱元璋對太子朱標的拱衛,與朱標孝悌禮讓的長兄風範,群臣的擁戴,眾皇子於情於理,根本沒有與朱標奪嫡的可能,主觀上沒有實力,客觀上不存在條件。

我們看滿清的文化觀念來說,嫡長子繼承觀並非一成不變,首先,順治、康熙自己都不是長子出身,女真政權更多講究任人唯賢,能者當道。加上,太子無能被廢,所以,客觀上存在九龍奪嫡的條件。

吏治。

朱元璋在定都後就很少出戰,與北元的戰爭更多是徐達他們去打的,這就為他整治吏治提供了條件。而我們知道,朱元璋整治吏治的手段是比較毒辣的,如其當時依仗的錦衣衛就令無數結黨營私的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他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吏治上,所以,誰也不想嘗試錦衣衛的枷刀,也就不會有結黨營私的可能。而奪嫡的代名詞可以說就是結黨營私,非一人可為。

但是我們反觀康熙大帝,其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封疆闊吏上,連年征戰必然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賦稅縮減。如此,朝廷便無俸祿可發,官員之間必定會結黨營私,比如當時著名的“火耗”,“冰敬”,“炭敬”,都是各地官員補貼收入的方式,而這些事情,非一人可為。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古往今來只要官員之間涉及到金錢,必定結黨,必定與權力漩渦核心息息相關。所以,康熙晚年九龍奪嫡實際上是三個利益團體的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的鬥爭,廢太子黨,四爺黨,八爺黨。

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這我們分析此類問題不能斷章取義單單從某一方面去分析,而應該從各方面去統衡考慮,因為這是各方面因素疊加在一起的結果。執政者的心性為主管條件,朝政文化觀念為客觀條件,吏治環境為搖籃,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不書


一、制度不同。

明朝是中國古代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說,嫡長子、嫡長孫的皇太子、皇太孫名分已定(甚至藩王都要豫立世子、世孫),如無意外(明朝除了明成祖屬於非正常即位,其皇位基本都遵循了嫡長子繼承製,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甚至明世宗小宗入繼大宗都嚴格遵循了立長的選擇),皇位必須在嫡長子家族產生,其他皇子完全沒有繼位的可能性。所以,終有明一朝,除了明成祖,再也沒有出現過皇位的非正常傳承。即便後來明神宗有意廢長立幼,廢明光宗而改立福王朱常洵為皇太子也因為阻力太大而最終告吹。所以,朱標的地位一經確定,除非朱元璋自己想改變,否則很難為外力所撼動。可恰恰朱元璋又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堅定支持者和捍衛者,終其一生,根本沒有兒子敢挑戰朱標(包括其子朱允炆)的皇儲地位,甚至連打小報告都不敢。

清朝作為遊牧民族入主華夏,其早期並沒有形成明確的皇位傳承製度,雖然也有那麼一點點嫡庶之分,但是並不十分嚴格。也就是說,清聖祖、包括清聖祖之前的一段時期,理論上任何皇子都有即位的機會和可能性。清聖祖雖然遵從嫡長子繼承製原則冊立了皇太子,但是後來又兩次廢儲。在皇太子被廢之後,清聖祖已經沒有所謂的嫡子,而清朝初年的嫡長子繼承製也並沒有明朝實行得那麼徹底,所以,清聖祖的庶子們一下子幾乎都擁有了皇位的繼承資格,一個個躍躍欲試,自然造成了後來“九子奪嫡”的局面。此後,鑑於歷史教訓,清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頗為特殊的“秘密立儲”制度,但那是後話了。



二、藩王管理方式不同。

明朝的藩王屬於實封,即藩王都有明確封地。達到一定的年齡之後,藩王必須前往封地就藩。沒有皇帝的許可不準私自留京或者私自進京,更不許藩王之間私下相互來往。明成祖之後,明朝的藩王甚至連出王城都要向地方官員和朝廷報備。除了明朝初年守土戍邊的藩王還有些實權,明朝永樂之後的藩王幾乎與錦衣玉食的囚徒無異。所以,藩王們即便想要爭儲奪嫡也幾乎沒有在老爹面前表現的機會。當初,明成祖如果不是被侄子朱允炆的粗暴撤藩逼得走投無路,也未必會鋌而走險,出現明朝歷史上這唯一的例外。

清朝和明朝不同,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甚至入八分公全都養在京師,未經允許不得隨意離京,這等於是將藩王養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於監視、管理。但是,與此同時也造成了許多麻煩。清朝這些被皇帝養在京師的王爺們其中一部分是被賦予了權力的,尤其是清朝初年。手中有了權力之後,必然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勢力。而且,這些王爺們終日圍在皇帝老爹身邊,自然也多出了許多自我表現以及影響和改變老爺子想法的機會。所以清朝這些養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爺們雖然失去了舉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卻又為其參與奪嫡提供了便利條件。拿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來說,如果這些皇子手中沒有一定的權力,而且遠離權力核心,像明朝的藩王一樣成為錦衣囚徒,又怎麼可能出現如此局面?



三、傳統不同。

明朝的皇帝雖然一直在不斷集權,但是士大夫階層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尤其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明朝的士大夫階層經常會為了所謂的道統跟皇帝據理力爭,有時候甚至逼得皇帝不得不作出讓步,例如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而明朝皇帝出於維護統治穩定性的需要,並沒有徹底打擊士大夫階層的這一舉動,後來也只不過是利用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之間形成權力平衡而已。所以,明朝如果有人想推翻嫡長子繼承製,難度非常大。況且,朱元璋是權欲及強之人,就更容不得他人指手畫腳、破壞自己親自制定的遊戲規則,即便親兒子也不行!

清朝的中央集權幾乎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加之遊牧民族的奴隸制傳統殘留。清朝的皇帝是主子,幾乎是說一不二;臣下是奴才,只有俯首聽命的義務,至於後來的漢臣集團就更沒有什麼話語權了。也就是說,到底由誰來接班,只是皇帝的一句話而已,其他人無權干涉。如此一來,皇帝的兒子們自然都拼了命來忽悠和討好老爹,以期能夠接班,所謂“奪嫡”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個人素養不同。

這個是就個案而言。朱標和胤礽同樣是當了幾十年的皇太子,但結局卻完全不同。朱標當了二十多年皇太子,最後死在任上,由他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胤礽當了三十多年太子,卻最終被廢,皇位花落別家。這裡面個人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標善始善終,一生都在乃父朱元璋的教導下盡心盡力學習和歷練,以期做一個合格的太子、合格的皇帝,幾乎沒有一天懈怠。而且,除了缺少一點點乃父朱元璋的兇狠和霸氣,朱標作為皇太子基本還是合格的,這一點連他挑剔的老爹朱元璋也都是認可了的。

胤礽前後卻顯得有些矛盾。據史料記載,胤礽早期也是頗為兢兢業業想做一個好太子、好皇帝的,而且其能力和資質並不差,也多次受到老爹清聖祖的誇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架不住一群各懷鬼胎的兄弟們搗蛋、使壞,胤礽在乃父心中的形象越來越差。而且,隨著進入而立乃至近不惑之年,可能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胤礽自己也逐漸開始放縱、鬆懈和倦怠了,最後更是說出了那句有名的“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這句話傳到老爹耳朵裡還得了?這等於就是明著咒老爹怎麼不早點死!所以,他最終的命運可想而知。而且,面對兄弟們不斷地打小報告,老爹對自己越來越不信任,出於自保,胤礽也的確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就更不招老爹待見了,被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很簡單,這個問題牽扯到中國歷史上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繼承製度:“立嫡”與“立賢”。

朱元璋採取的,明顯是“立嫡”。這從他親自編撰的《皇明祖訓》裡就可以看出來。

“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正是秉承這一原則,朱元璋1364年稱吳王,就當即立嫡長子朱標為王世子,1368年稱帝,又當即立朱標為皇太子,從1364年開始到1392年朱標去世,其被當成接班人培養已逾30年。

在此期間,朱元璋在其他兒子成年後就把他們打發出京城,到地方封地,這些親王們分散四方,一年到頭難得回京一次,即使心裡有奪嫡的心思,環境也不會給他們創造奪嫡的條件。

而清朝是漁獵民族起家,繼承製度相對還比較原始,即“立賢”,也就是所謂的有德居之。

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到康熙時期,每一任皇帝都不是嫡長子出身,所以清朝從一開始,皇室成員中就沒有啥“立嫡”的概念,康熙自己都既不嫡又不長呢。

康熙前四子皆早夭,所以不序齒,他立了自己的嫡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是由於康熙超長待機,胤礽自己又性格暴戾,御下不嚴,所以被廢而後立,這樣就讓其他野心勃勃的阿哥們看到了機會,爭相開展奪嫡行動。

事實證明兒子都有本事也是一種煩惱,康熙就深受其擾,最終不得不另闢蹊徑,開創了“秘密立儲”制度。

到了乾隆時期,當時清朝入關已經百餘年,乾隆本人更是深浸中華文化,感慨於清朝之前四帝都並非嫡子即位,所以下定決心要從這裡改變,所以秘密立他的嫡子愛新覺羅.永璉為太子,可惜永璉早夭。

直到嘉慶皇帝時期,才立自己的嫡長子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