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戒菸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我最少戒過三千次。——馬克·吐溫

我們知道,吸菸不僅危害自身健康,更會影響身邊的人。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抽菸的習慣,他們中的大部分也都有過戒菸的經歷,但往往以失敗告終,那麼,為什麼戒菸會如此困難呢?

一方面是因為人在心理層面對這種行為產生了依賴,另一方面則是生理原因。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曾是個老菸民,他酷愛雪茄,一天要抽20多支,直到最後得了口腔癌不得不戒菸。

其實,與弗洛伊德相比,心理學界煙癮更大的人是馮特的繼承者鐵欽納,他曾說過,“一個男人若不會抽菸就不要指望成為心理學家。”

和其他成癮物質一樣,香菸中的菸鹼(尼古丁)可以使大腦興奮,併產生愉悅感。菸鹼(尼古丁)在體內會有一個代謝循環,當濃度降低或者消失時,人的身體就會產生某種不適感,而只有持續抽菸才能緩解這種不適的感受,於是,煙癮也就形成了。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從心理學角度看,當一個人情緒狀態不好,又無法自行調節時,便會產生焦慮狀態,這個時候,吸菸可以補充體內的神經遞質,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情緒。

煙癮一旦形成,菸鹼對人的刺激就會逐漸減弱,要想恢復這種刺激,就只能增加煙量,於是煙癮越來越大,每當情緒出現波動,就想要抽菸,因為情緒與依賴性密切相關。

從這個角度看,戒菸首先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其次才是生理問題。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習慣是通過不斷強化而形成的。《這書能讓你戒菸》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作者認為自我認知的改變是戒菸的關鍵。那些戒菸成功的人,不僅僅要克服生理上的強烈依賴,還要克服心理上的習慣。因此,戰勝致命性成癮者需要擁有強大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缺陷

然而,這種強大的意志力也會帶來一些缺陷,比如對人際關係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那些戒菸成功者具有的共同特徵是:

  • 自尊心強,性格果斷
  • 性格上固執,不近人情
  • 無形中給周圍的人帶來壓力和束縛

一般來說,性格果斷的人,在事業上很容易取得成功,他們往往能夠獨當一面,主觀能動性強,在選擇和決策面前總是雷厲風行。但是,太過於果斷,會讓周圍的人覺得不近人情,他們在做出決策時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他們往往也是佔據著主導地位,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慾。與這類人做朋友,會在無形之中感到壓力,精神狀態也時常處於緊張模式,因為你深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爭吵。長此以往,你會變得敏感、多疑,嚴重情況下還會產生焦慮、抑鬱情緒,不利於身心發展。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同時,意志力過於強大的人在某些方面會表現得冷酷無情。他們決定的事情一般不會改變,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從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與常人相比,他們更加理性,在行動中堅持自身獨立性,不輕易受外界影響,不驕不躁,但容易一意孤行,剛愎自用,聽不進旁人的意見和合理的建議。

歷史上,曹操走華容、楚霸王四面楚歌、馬謖失街亭都是獨斷專行導致。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

與意志力強大、獨斷專行的人相處,你會感覺這段關係是不平等的,完全是他單方面在控制你,倘若你試圖反抗他的意識,將意味著你們之間的關係走到了盡頭。

而向他妥協,又會導致他加強對你的控制。因此,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應該遠離他們,或者是與這類人保持距離。

所謂遠離生活中那些戒菸成功的人,強調的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強大的意志力在社交層面的負面影響,以及戒菸成功者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而非抹黑某一類人,更不是道德層面的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