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到底有多牛?

友友善良的海南人


我是機錨,期待您的關注。

谷歌有多大,我想誰也不能用一句兩句就闡述清楚。作為一家享譽全球的科技企業,谷歌為幾十億人提供著服務。


谷歌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幾組數據加以瞭解:

谷歌1998年成立,99年神秘谷歌網站,用時兩年就被美國PageRank授予美國專利。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開始嶄露頭角。谷歌於2006年進入中國,同年10月億16.5億美金收購油管,隔年正式確立手機系統安卓;2008年穀歌衛星升空。2010年穀歌從中國全面徹底,原因大家都懂。


2012年穀歌連續收購摩托羅拉、注資BufferBox。2015年穀歌重組,建立Alphabe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傘形公司,谷歌成為其子公司。2016年阿爾法狗突然出現,人工智能第一次在某一領域全面戰勝人腦。

谷歌有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技術最好的谷歌地圖,此外,谷歌還擁有可穿戴設備、谷歌商店、谷歌瀏覽器、谷歌雲,而這還只是谷歌眾業務中的一部分。


谷歌是2015年世界500強的第一位,當下市值8421億,是百度的13倍、騰訊和阿里巴巴的1.75倍,能夠排在谷歌之前的只有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發佈,谷歌公司名列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是Google的唯一外文官方名稱。對於大多數科技企業來講,谷歌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也是想要超越的榜樣。


YiMei科技


谷歌,這個是如今10大互聯網公司的頭部公司,世界互聯網公司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他的牛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技術水平牛

谷歌可以說是匯聚科技創新最多的公司之一。他們對於技術有著狂熱的追求。在谷歌內部,工程師的地位是相當之高的,可以說是一家工程師文化盛行的公司。而對於招人來說,谷歌從來是覺得一個一流的人才可以抵得上10個二流的人才,一個二流的人才可以抵得上10個三流人才,而三流人才人家根本就不要。正是因為對於人才的渴望和追求,所以能夠匯聚出各行各業頂尖的人才加盟谷歌。尤其在早期,基本上就是一個工程師開發出一套完整系統的。就拿現在谷歌最賺錢的廣告系統來說,聽說就是早期一個員工單獨一個人給開發出來的。


在搜索引擎上谷歌的搜索不論是速度還是準確度上都是世界第一。而對於人工智能這項技術,谷歌也是目前走在了最前沿,比如阿爾法狗圍棋機器人。谷歌內部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部門GoogleX,專門研究黑科技,幫助人類生活的更好,真正的去為了改變世界而努力。


文化牛

谷歌奉行的一直都是工程師主導一切的文化。他們認為工程師有時候的一個點子就能夠改變世界。所以在谷歌工程師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並且公司奉行的是“不作惡”的文化底線。據我所知,在谷歌內部討論一個商業方案的時候,只要有人對著這個方案說一句“那不就是作惡了。”那麼不管這個商業方案如何的賺錢,谷歌都會立馬停止這個商業方案。而對於搜索的結果,也從來不做任何人為的干涉,都是依靠機器的判斷,絕對不可能走人工操作來決定搜索結果排列的優先級。至於什麼醫療廣告這種東西,更不可能出現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中。這可比某度要良心不知道多少倍。正是因為有這種“不作惡”的底線文化在,所以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為谷歌賣命,才能有更多的創新。


商業模式牛

谷歌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依靠廣告來進行盈利。但是他的廣告並不是像其他公司那樣,隨便在你網頁上出現廣告。而是通過對你的搜索結果進行分析,由機器判斷你可能會對什麼東西感興趣,而才在你搜索的旁邊顯示出相應的廣告。而且這種廣告的顯示絕對不能對你的搜索結果造成影響,最好就是做到你有時候根本就察覺不到廣告的存在。谷歌正是依靠著這套廣告系統,在A輪融資的錢還沒燒完就能夠實現盈利並且走上了上市之路。


持續的創新,優秀的人才,不作惡的文化和良好的商業模式,正是這幾點早就瞭如今市值超高,人才輩出的谷歌。這也是谷歌牛逼的地方。


晨雨細曲


谷歌市值高,幾乎是阿里、騰訊這樣公司兩倍;盈利能力特別強,是阿里,騰訊這樣牛公司的數倍;造富能力高,是高科技公司成功的代表——但,這都他最牛的地方。

我認為谷歌牛在於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谷歌是一隻持續牛企。他已經牛了兩個時代:互聯網PC時代,移動互聯時代。反觀中國的百度先生,以及國外的微軟,雅虎,IBM等等公司,領先一個時代容易,但是在時代交替之後,都會非常不適應。可是谷歌在PC時代就是搜索翹楚,而且他推出的安卓系統,又是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操作系統。對於下一階段人工智能時代,谷歌也搶佔先機,從他智能汽車等開發速度看,谷歌仍然是引領者。

其次,這家公司的文化軟實力極其厲害。這家公司是一家不以掙錢為目的的公司,而是非常講究道德高度。雖然他倡導的不作惡理念,很多國內的媒體提出批評,但是,寧可放棄中國這麼大市場,而去宣佈要堅持自己企業的理念,這個世界上應該只有谷歌可以做到。這裡不論不作惡這句話的功過,也不論谷歌是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堅持,亦或是有陰謀,但是他這種文化的軟力量很堅硬,在一家企業來講極其難能可貴。

三是極度重視人才。馬雲有一次帶隊考察微軟,谷歌,問了兩家公司領導人同樣的問題:貴司的競爭者是誰。微軟鮑爾默說了一大堆,什麼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等,像只鬥犬;而谷歌領導人說,和我們競爭人才的是我們的對手,比如NASA。對人才極度重視,和強大的對尖端人才的吸引力,這是這家公司極度可怕的地方。

第四是引領了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但是別人卻難以效仿。好玩,創新,人才工廠,人性,……

第四是谷歌永遠不停地創造力。已經引領兩個時代是結果,人才優勢是根本原因,極其寬鬆的容錯環境是制度保障,極其充沛的盈利水平是經濟保障。這種創新機制,非常獨特。

第五是谷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力是最本源的廣泛影響。目前看他與推特,Facebook,油管,ins等的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就知道這家企業有多麼牛。










長劍不出鞘


將免費進行到底

安卓就是免費

谷歌的核心盈利來自於廣告,這幾年非廣告收入佔比提升。比如雲計算服務,但是谷歌核心,我們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依然是免費的。比如國內心心念唸的操作系統,安卓就是開源的,谷歌幾乎不可能通過安卓系統獲得任何的技術性收費。這一點和高通是有本質不同,高通是樹立專利牆壁壘,谷歌是建立開源系統聯盟。而更加值得稱道的,則是谷歌對於人工智能算法的開源。2014年穀歌收購了Deepmind。這家公司你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阿爾法狗(AlphaGo)下圍棋。


免費推動人工智能業發展

在人工智能推廣方面,谷歌的共享企業理念可一覽無餘。在2014年,我們都不知道人工智能為何物。為了推廣人工智能的這種新算法,就是深度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的算法。谷歌先搞了個阿爾法狗滿世界挑戰,戰勝各路圍棋高手。然後在2015年再將人工智能的軟件庫TensorFlow也給開源了。現在在人工智能Pytorch更加熱門,然而Pytorch起於2016年,來自於臉書。而Pytorch基於Python語言,Python語言開發者吉多·範羅蘇姆如今也是谷歌的僱員。

谷歌業務全家桶

谷歌口號其實有兩個,公開的口號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都能訪問並從中受益。”所以谷歌反任何形式的信息壁壘和信息不對稱。在部分區域,這當然不受歡迎。另外谷歌還有其他一開始不成文,但逐漸出現在員工準則的默認條款,包括“不作惡就可以賺錢”,“不穿西裝就可以認真對待”和“工作應該具有挑戰性,而挑戰應當充滿樂趣”的原則。

不作惡就可以賺錢這一條準則,2018年5月曾在谷歌的公司行為準則中消失了3個月。

谷歌的業務十分廣泛,主業是搜索服務,主要利潤來源是廣告收入。旗下包括工作和生產服務(Google文檔,Google表格和Google幻燈片),電子郵件(Gmail),計劃和時間管理(Google日曆),雲存儲(Google Drive),即時消息和視頻聊天(Duo,hangouts),語言翻譯(谷歌翻譯),地圖和導航(谷歌地圖,谷歌地球,街景視圖),視頻共享(YouTube),筆記(Google Keep)以及照片的整理和編輯(Google相冊)。

谷歌開發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Chrome瀏覽器和Chrome OS。

Google硬件。谷歌與製造商合作生產Nexus設備,包括Google Pixel智能手機,Google Home智能揚聲器,Google Wifi網狀無線路由器和Google Daydream虛擬現實耳機。

谷歌旗下幾個分支企業:人工智能Deepmind,無人駕駛Waymo,波士頓動力(如今已經出售給軟銀,就是那個機器狗),谷歌還參與了多條海底光纜的鋪設(為了雲計算)。

谷歌雲計算方面:谷歌雲計算全球佔比8.5%(2018年)相對於30%以上亞馬遜是有差距的。但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雲計算方面有一個強大的TPU芯片,也就是張量處理器。以降低精度的方法來增加運算能力,以適應人工智能的未來狀況。這種TPU如今已經大規模運用到雲平臺上面,從而進一步提升未來AI雲端運算的能力。小企業可以通過雲計算,不用組建並聯計算機網絡,就可以開發人工智能。

Google Ventures(谷歌風投)還在醫療方面進行投資。但是作為風投定義更加確切。GV的投資風格也比較激進。

不宜神話,不宜矮化

谷歌市值比較特殊,他有ABC股,其中流通的是A股(市值9866億美元)和C股(市值9868億美元),創始人有一定量的B股在手。A股有投票權,C股沒有,B股一股有10股投票權。所以B股佔14%左右(數據可能不準確)的幾個創始人能夠獲得更大的投票權。而現實的谷歌如果累加市值,應該已經超過2萬億的市值。

谷歌2019年三季度營收404.99億,其中廣告營收339.16億,經營利潤91.8億。可以看出谷歌廣告是大頭,2018年營收全年營收1368.19億美元,淨利潤307.36億,2019應該略有增加。

谷歌如今的估值已經不低。其企業也飽受爭議,這些爭議包括:信息隱私方面。谷歌的理念和蘋果完全相反,原因大約是谷歌是開放的,而蘋果是封閉的。谷歌也會通過數據賺錢,人工智能依賴數據公開,谷歌大數據也是如此,雲服務也是為了數據。而蘋果的閉環系統就反覆在攻擊谷歌這個軟肋。

但是,不保護隱私是不是“作惡”。這個界定依然非常困難,有時候人是矛盾的,有時候我們想要知道秘密,將醜惡公之於眾,暴露於陽光,而有時候我們也擔心暴露於陽光下的,是我們自己。

除了隱私這一塊,谷歌在其他方面是科技先鋒,包括推進網絡去中心化。互聯網本身就應該是免費的,包括設施和各種工具服務。所以谷歌不造閉環,減少了自己的私有物。閉環意味著壟斷,谷歌的優勢,就是不搞壟斷。(谷歌缺點:不守護隱私,優點:不搞壟斷)


財經紙老虎


谷歌創始人佩奇、布林都是很有理想的人,在追求自身與企業效益的同時,並沒有像國內的有些企業一味壓榨員工的剩餘價值,而是儘可能為員工創造較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福利以及有尊嚴的薪酬,使每個人在價值目標這個無形的手推動下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孩子在谷歌,即使下班了,還在電腦旁忙活著。沒人管你,整天不到公司去也沒人問,但你不會讓自己閒著。這裡似乎有了些許的共產主義萌芽,這是公司文化基本方面,然而生存在美國社會的這家公司,現實社會中諸如辦公室政治、尸位素餐等現象還是大量存在的。谷歌每年的科研投入是驚人的,它在基礎研究、前沿研究上的投入不是我們國內企業所能比的,七萬多科技人才維護現在盈利項目的人大概只佔三分之一,絕大多數人都在從事開發研究,加上它獨特的容錯機制,在我們可預計的中短期很難看到谷歌的衰敗。


user928947375638


談一下個人觀點。因為經常要查找資料,一開始在國內網站查找,結果是很失望,也打擊自信。一個偶然機會看到了谷歌,才明白,黃金是完全能夠被挖掘出來的,從此在谷歌網站裡暢遊。再往後,大家就都知道了,谷歌上不去。讓我極其失望,感覺前途都沒有了。又到後來,想方設法解決了問題。而相比較國內網站,不是我不愛國,就是一塊貧瘠之地,而且,充斥廣告,流氓軟件,強姦民意。我覺得,搜索,這裡有太強大的技術因素。從最近谷歌新聞來看,諸如芯片,無人駕駛,AI阿爾法狗,量子計算等等,太多的超前東西,這裡的內在是谷歌的理念…人才與解放人才。關於人才問題,全世界都渴望人才,但是能夠解放人才的,大概只有谷歌了。所以,人才加上解放人才,造就了太牛逼的谷歌。


不想S不說


谷歌到底有多牛?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是他的,全世界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是他的,市佔率最高的瀏覽器Chrome是他的,市佔率最高的手機系統安卓是他的。上面這幾項,能做到一項就是非常牛逼的公司了,谷歌有多牛自己琢磨吧,如果可以,試試谷歌地球,很有意思的


賴寶的朋友


當年他們也是這樣說通用、福特、摩托羅拉或者安然等美國大公司的,有的已經倒下了,有的還在倒下的路上,所以你是谷歌多牛逼呢?也許下一個就是谷歌,沒有不能倒閉的公司,偉大的也只有人民!


用戶109707750148


谷歌牛,難於上青天!


老聃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