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薯有什麼生長習性?適合種植在什麼地方?

霧都山客


涼薯的學名為豆薯(英文名:Pachyrhizus erosus),是豆科豆薯屬的草質藤本植物。粗壯、纏繞、稍被毛,有時基部稍木質。總狀花序長15-30釐米,每節有花3-5朵;小苞片剛毛狀,早落;萼長9-11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花冠淺紫色或淡紅色,旗瓣近圓形;種子每莢8-10顆,近方形;根塊狀,紡錘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徑在20-30釐米左右,肉質。取其地下塊根供生食或蔬食,種子有劇毒,忌食,但可作防治蚜蟲的殺蟲劑。原產熱帶美洲,現廣佈於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西南部各省常見栽培。

生長習性

涼薯為豆科涼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

根為直根系,鬚根多。主根上端逐漸膨大成為扁圓形或紡錘形肉質塊根。一般情況下只形成一個塊根,但若主根受傷,則側根膨大,形成2個或更多的較小的塊根。塊根表皮為淺黃色,皮薄而堅韌,易剝離。

莖蔓生,高2米以上,右旋纏繞,橫切面圓形,被黃褐色茸毛,每節發生側蔓。葉為三出複葉,互生,濃綠色,表面光滑。頂生小葉稜形,具托葉。

花為總狀花序,自莖基部第5~6節起,節節可抽生花序。第一花序有20餘節,每節有花2~4枚,花為紫藍色或白色蝶形花。莢果,扁平條形,長10~13釐米,寬1.2~1.5釐米,嫩莢有刺毛不能食用。內含種子8~10粒,種子近方形,扁平,黃褐色間有槽紋,千粒重200~250克。

涼薯為喜溫喜光蔬菜。生長期要求較高的溫度條件。發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塊根生長髮育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廣,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膨大生長。但溫度低於15℃,則生長髮育受抑制。

涼薯以風化程度較高、透氣性好、排水良好的黃壤為宜。性喜溫暖,耐熱性強,生長適溫為25~30℃,開花結果期尤需較高溫度。生長期長,早播或育苗早栽可以充分利用溫暖季節。塊根肥大、潔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也較豐富。可生食或炒食。老熟塊根中澱粉含量較高,可提製澱粉。種子及莖葉中含魚藤酮(C23H22O6),對人畜有劇毒,可製成敵敵畏等殺蟲劑。涼薯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宜的土壤條件方能獲得高產優質。涼薯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適於在黏重、通透條件較差的土壤上種植。涼薯的根系強大;吸收力很強,較耐乾旱和瘠薄。

涼薯生長期長,需5~7個月才能收穫。生育期分四個時期:

涼薯

發芽期:播種至第一對真葉展開。

幼苗期:第一對真葉展開至發生6~7個複葉和數條側根。

發棵期:莖葉迅速生長,塊根開始形成。

結薯期:塊根迅速膨大,約60天左右。

中國南部四川、重慶、兩湖、兩廣等地栽培較多。

栽培技術播種育苗

涼薯應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為宜。一般耕深20釐米~24釐米,每畝施廄肥2 500公斤~5 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112公斤,過磷酸鈣24公斤~30公斤。涼薯種子堅硬,幹籽播種發芽慢而不整齊,生產上多催芽播種。催芽時先將種子浸10~12小時,吸水膨脹後放在 25 C~28 C的溫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一次,經 4~5天選已萌芽的種子播種,分2~3次播完。涼薯一般用直播,如果育苗可提前在3月下旬用冷床、溫床或塑料棚育苗,育苗時必須播在營養缽內,以免損傷主根,影響塊根發育。

涼薯的播種方式可分為爬地栽培及支架栽培兩種。爬地栽培一般行距50釐米、株距33釐米、每穴播種子l~2粒,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種3 000株,需種子2公斤左右,支架栽培採用深溝高畦,畦高 20釐米~25釐米,溝寬 50釐米,畦面 90釐米,每畦栽 2行,行間距 50釐米,株距 33釐米,每穴放種子3~4粒,每畝(1畝=667平方米)用種2.5公斤~3.0公斤,播後蓋土2釐米~3釐米,經半月左右出土。

田間管理

涼薯的田間管理有間苗、補苗、追肥、中耕、支架、引蔓、打杈、摘心、打花等工作。江淮流域無霜期較短,為集中養分及早促使塊根肥大,在主蔓18~24葉時摘心,並隨時摘去花序。

涼薯莖葉中含殺蟲的魚藤酮,對病蟲害抗性極強,很少有病蟲害發生。

採收留種

一般涼薯播種後經5~6月後可收穫肉質根,長江流域早、中熱品種在9月收穫,中晚熟品種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穫。生食塊根應早收,塊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貯藏。中晚熟品種涼薯皮薄、不耐霜凍,應在霜凍前收穫。

江淮流域涼薯一般不留種,如需留種應選生長健壯、蔓細、側蔓少的優良母株,每株留最早開的花序2~3個,每個花序留莢4~5個,將主蔓和側蔓頂梢全部摘除,使養分集中,供種子生長。成熟的種莢應由綠變黃,種子變硬、果莢搖動有響聲時,連同果柄一起採收。







果多味


1、土地選擇

在選擇地址時,要選擇鬆散而深的土地,而且附近有充足的水源,無論排水和灌溉是否更方便,這樣的地方都適合種植,在選擇方向上也儘量選擇向陽的地方,這有利於自己的根系生長,同時也有利於土地對水分的吸收,而向陽則有利於增加光合作用,為根提供更多的糖,味道更好。

2、土地整理

他說:"在選擇好土地後,我們可以先把土地鬆開,把土地上的地塊弄碎,使土地變得平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施用底肥。其目的是為其提供充足的養分,使其在上半部分生長,並在施用底肥後充分澆水,使其更好地與土壤結合。其目的是為其上半部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並在施用底肥後徹底澆水,使其更好地與土壤結合。當然,除草也是必要的,甚至噴灑一些藥劑來去除土壤中的卵子或細菌。


瓜安條


涼薯就是我們俗稱的地瓜,應該種在沙地,在開花時要多打尖。


中江老表


我們這裡都在山坡薄地栽,越貧瘠越好吃。


鄉鎮振興


選擇。土壤無汙染的土地。開始耕種。大面積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