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乾媽買了個銀鐲子,問怎麼辨別銀的?我分享了這個給她

怎麼辨別是純銀老銀的方法,文字分享!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u0001�
(2)看茬口
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


(3)銀藥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藥(銀藥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藥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藥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藥的為假貨。


(4)辨色法
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5)折彎法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摺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6)拋擲法
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臺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臺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7)硝酸鑑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


怎麼辨別年代?

1.首先我們判別時間段,也就是是否稱之為“老”(物件),一般以1945年,也就是建國前後為基準;
2.判斷年代,如特殊標誌比較好斷別,例:1945年後,最常出現在銀飾中的圖案,五角星,麥穗,和平鴿,字有:保衛祖國,先進少年,和平等等。
1945年後,我們以時間段民國初期至民國晚為例:文明女界,自由,三民主義等等
清代,如福建盛行高浮雕為典型代表等


其實判別就是看它的花紋及落款(字樣),師傅的工藝及刀法,看的久了自然知道一個大概的時間段。


如果你決定有用,建議收藏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