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緒化”?錯!科學家告訴你真相是什麼…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緒化”?錯!科學家告訴你真相是什麼… | 遠讀重洋

出品 | 遠讀重洋

生活中很多時候,雖然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同一件事上做出了同樣的決定,但是人們對他們的評價卻會很不一樣。

比如說,如果一個男人說自己因為妻子,放棄了事業,人們往往會覺得這個男人是一個顧家的好男人;

而如果一個女人說自己為了丈夫,放棄了事業,很多人就會覺得這個女人太感情用事了,如果以後這個男人靠不住,那可怎麼辦?

其實不光是在這樣的生活小事上,在一些工作上的重大決策中,這個現象也非常明顯。

比如說在2013年,雅虎公司的女CEO馬麗莎·梅耶,在宣佈取消雅虎公司在家辦公政策後,輿論開始大力抨擊她做出的決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理性的決策;

但就在一星期之後,美國著名的零售公司百思買,做出了同樣的決定,但是這一次媒體卻對這家企業的男性CEO休伯特·喬利,沒有表示出任何質疑。

那為什麼明明是一樣的決策,男性和女性會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呢?我今天給你推薦的這本書,就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

這本書的名字叫“How Woman Decide”,直譯過來就是“女性如何做決定”,不過中文版把這個標題放在了副標題上,書的主標題叫《理性的抉擇》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點擊購買《理性的抉擇》

這本書的作者叫特蕾澤·休斯頓,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博士,也是西雅圖大學卓越教學中心的創始主任,她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做決策。

她在這本書裡表示,在決策力方面,很多人都對女性有一個很大的偏見,通常認為女性的決策能力要比男性差,所以當女性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我們就會毫不遲疑地質疑;而對男性做出的同樣決定,卻傾向於接受。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現在都嚷著要男女平等,但是男性和女性在一些重要的崗位上,比例是非常懸殊的

根據調查,女性雖然佔世界人口的一半多,但是在經濟和政治領域中擔當重要決策者的女性,卻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2015年世界上的獨立國家有195個,這些國家中只有11.2%的國家由女性領導;在美國500家最大的公司和英國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女性高管所佔的比例都只有15%。

甚至,在標準普爾前1500名的公司裡,光是叫“約翰”這一個名字的男性CEO,都要比所有的女性CEO多,這個現象也被人稱作“約翰數據”。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但問題是,女性的決策力,真的就比男性差嗎?當然不是。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會對女性的決策力有這麼大的偏見,主要是我們在看待女性的時候,存在兩個明顯的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總覺得女性是靠直覺做決策的,不夠理性。

其實不光是男性會這麼看,很多女性也都是這麼看待自己的。她們通常會用直覺這樣的詞,來描述自己做決定的過程,這就更加讓別人覺得,女性做決策都是靠直覺。

比如說,作者曾經採訪過法國藍帶廚藝學院的一位女性高管,她談到自己為什麼接受這份工作的時候,就說她不過是在跟著自己的內心走。

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為了做這個決定,她前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深思熟慮,這才決定要接受這份工作。

作者認為,很多女性其實都像這位老師一樣,雖然明明花了很長時間思考,卻總會對外表示,自己靠的是直覺。這歸根結底,就是連她們自己也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強項是直覺,而不是理性分析。

但實際上,女性的理性分析能力,一點兒都不比男性弱。

英國的一項研究,就分析了32項男女決策的方式。結果就發現,在這32項決策實驗中,沒有任何一項決策,女性的決策風格會比男性更依賴直覺。這就說明,

認為女性在決策的時候更依賴直覺,完全是一個誤解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第二個誤解是很多人都覺得,女性在高壓狀態下會被情緒所困擾,比男性更加慌亂,導致她們做出錯誤的決策。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科學家專門做了一個實驗,來研究在高壓狀態下,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選擇。

這個實驗是一個充氣球的遊戲,玩家每按一下充氣的按鈕,就能多得到一點錢;但是如果按太多按鈕之後,氣球爆炸了,那就要把之前所有的錢都沒收。

所以,在每次按鈕之前,玩家都要做一個選擇,那就是要繼續按鈕,還是拿著錢離開。

科學家發現,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當男女處於同樣放鬆的狀態時,他們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男性平均會按42次,而女性是39次,也就是男性會稍微比女性更冒險一點兒。

接著,科學家開始給玩家施壓,讓他們把手放進0度左右的冰水中,浸泡3分鐘。

這麼做是為了提高玩家體內的壓力激素,也就是皮質醇。如果體內的皮質醇上升到一定的量,那人們就會明顯感覺到心裡非常緊張。

結果在這種高壓狀態下,男性和女性的表現果然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男性要比之前放鬆的狀態,按的次數更多,平均按了63次,這導致很多氣球都爆炸了;但是女性卻比放鬆的時候按的次數要少,平均只有32次,差不多是男性的一半。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這就說明男性和女性在面對壓力時,的確會採用不同的策略,性更傾向於冒險,而女性更傾向於迴避風險

但是你能說女性更保守的決策是錯的嗎?當然不行,決策的對錯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看,但起碼在這個氣球實驗中,明顯是女性的決策更正確。

總之,在作者看來,正是因為這兩個誤解,才讓我們低估了女性的決策力。而且更可惜的是,就連女性自己也深受這兩個誤解的影響,總覺得自己喜歡靠直覺,並且做出情緒化的決策。這就會讓她們出現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心理現象。

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呢?就是當你內心按照某種方式假設自己的時候,自己就會真的變成那個樣子。如果女性從心裡認為自己決策力低,那就真的會影響她們的決策力。

比如說,很多人都覺得女性開車技術要比男性差,很多女性也是這麼認為的。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這就會導致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女司機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明明開得好好的,但是當她的車上出現男性,而且這個男性還發表過這種看法的時候,女司機就會做出跟平時完全不一樣的駕駛策略,變得特別小心翼翼,這時候反倒容易出問題。

所以,女性其實並不是決策力弱,而是被社會上的聲音所影響,連自己也誤解了自己,最後受到了“自我實現預言”的影響。

由此看來,女性要想提高自己的決策力,除了學習必要的決策技巧,也一定要學會擺脫這種刻板印象的影響

那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刻板印象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自我肯定,給自己一個暗示:我的決策就是理性分析的結果,並不是靠直覺得來的;我的抗壓能力也很強,在高壓之下我也能做出客觀的決定。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長期給自己樹立這樣的信念,表現出這樣的狀態,就會讓周圍的人對你完全改觀。

就算是你改變不了他們對女性的誤解,也一定會改變對你個人的誤解。他們最多會說你是個“女漢子”,不像女孩子,但絕不會有人質疑你的決策能力。

所以說,女性並不是“情緒化”的動物,女性做事並不是只靠直覺,女性的理性和決策能力,一點都不比男性更差。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這幾點,開始重視女性的力量了:

現在,有更多的女性登上了更大的舞臺,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比如根據2019年統計,非洲國家盧旺達的議會席位中,有58%都是女性——這些女性制定著一個國家的法律;

現在,有更多的女性當選國家領導人,比如年僅34歲的芬蘭新任總理桑娜·馬琳,她手下的班子裡也有很多女性——這些女性將推出新的政策;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芬蘭總理桑娜·馬琳

現在,還有更多的女性掌握著更多知識,比如在美國擁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當中,女性的比例已經超過了男性,在黑人當中尤其如此——這些女性早晚會告訴我們,為什麼“知識就是力量”。

現在,人們不僅正在改變對女性的看法,女性也正在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自己。

請你也參與到這種改變中來,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與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保持同步

注我們

每次閱讀都會有驚喜

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情绪化”?错!科学家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 远读重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