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加賀”第一航空戰隊起飛戰機偷襲珍珠灣場景


“赤城&加賀”第一航空戰隊偷襲珍珠灣出自於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清晨集結了大量海軍航空兵,對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此次偷襲行動比較成功,日軍以相對極低的代價毀掉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除航母以外的大部分軍艦、作戰飛機以及一部分後勤保障資源,直接傷亡三千多人。

這次作戰直接打臉美國國內希望與日本和談保住美國西太平洋利益的派別,美國經過這次打擊,迅速將國內的工業實力轉化為戰爭實力。在國力和人力均遠遠強於日本的情況下開始從中途島逆推日軍,在中國戰場拖住日軍陸軍大量兵力的情況下,以絕對優勢推倒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部分登島部隊。

而此次模型場景的第一航空戰隊是由“赤城”號、“加賀”號以及第7驅逐隊的3艘驅逐艦組成,這是一種混編形式的綜合性部隊。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就是日本當時爭議很大的南雲忠一中將,以現在後來人的目光來看,南雲忠一在整場戰爭當中表現確實不太好。


在現實當中,兩艘軍艦是不能夠這樣緊湊地航行在一起。這樣放置在一起僅僅因為模型的尺寸導致,屈從於成本式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得不妥協的重要原因。

第一航空戰隊在1941年6月因為中途島海戰,加賀號和赤城號被美國海軍航空兵擊沉,短暫的解散了一段時間。同年7月,這個航空戰隊以“祥鶴”號、“瑞鶴”號、“瑞鳳”號三艘航母為中心得到重建。但是原有航空戰隊的優秀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在中途島一戰中損失比例非常大,重建的戰隊戰鬥力已不如以前了。

航母甲板停靠戰機的細節。加賀號是一艘由戰列艦艦體改裝而成的航母,所以存在諸多使用上的問題。但是在海戰中被美國海軍航空兵集中五發炸彈才被擊沉,相對於赤城號的表現要好。


而赤城號因為日本簽訂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由戰列巡洋艦改裝而成,艦體的限制造成了改裝以後載機量相對於其他航母偏小隻有60架,而且使用當中問題多多。

而且赤城號因為本身設計的問題,防護性能較差。中途島海戰中,僅僅兩枚航彈的傷害,一枚命中,一枚擊毀舵機就造成了上層建築火災損管無法控制的情況。然後棄艦由日軍四艘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自我了斷了。

加賀號曾經在中國的上海與當時的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進行過作戰。中國軍隊在前期還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後期日軍從後方調集更多的軍隊以後,當時的中國打不起消耗戰,損失慘重退出上海。

所以說,國力的強弱和人心的向背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可以看到這套模型的細節還是還原到位的,航母甲板上還有一些空勤人員向著即將升空的戰機揮手致意。

航母艦尾的升降機上有一架戰機停著在緩緩降下,可能他們不知道,偷襲珍珠港的輝煌以後,會在中途島這麼快就丟失了自己來之不易又缺乏正義的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