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稱帝時才42歲,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就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福垊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朱元璋的四兒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人稱永樂帝、永樂大帝。在登基之前朱棣一共有4子5女。但是他42歲當了皇帝后,在位22年,後宮佳麗如雲,卻沒再有孩子,這是為何呢?



一、從宮女的口中得到真相

據記載,朱棣繼位後,挑選大量的宮女充實後宮,僅有名有分的就有20多人。朱棣的後宮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其中還有外國進貢的美女。



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朝鮮為明成祖送來了5位美女,其中有個權氏容貌俊美且擅長吹玉簫,很受朱棣的喜愛,她被朱棣冊封為賢妃,許皇后去世後,朱棣讓權賢妃掌管六宮。史書稱其:

“姿質穠農粹,善吹玉簫。帝愛憐之。《明史》



而與權妃一塊來中國的呂氏,被封為婕好,她嫉妒賢妃得寵,企圖在她的茶水中投毒。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帶著權賢妃和呂氏一塊出征漠北,凱旋而歸時,朱棣最寵愛的權賢妃卻死在臨城。永樂十一年(1413年)因兩家宮婢吵嘴洩密,朱棣非常悲憤,明成祖對呂氏及其宮人宦官進行株連殘殺。


此時賈呂與宮女魚氏私下與太監“對食”的事又被朱棣知道了,本來宮女和太監“對食”或者成為“菜戶”這在皇宮內屢見不鮮。但是朱棣正為失去權賢妃的事傷心欲絕,皇帝正陷在“失戀”的痛苦中,你們還正大光明地“談戀愛”?於是朱棣龍顏大怒,下令追查。宮女賈呂、魚氏嚇的用三尺白綾了結了。但朱棣並不罷休,接著查,這一查又節外生枝:竟然又查出這些宮女準備謀殺皇帝(估計是屈打成招)。這還了得,朱棣立刻將近2800名宮女給活颳了,再加上永樂初年他所屠殺的100多名宮女,約3000名宮女被處死。



臨刑時有宮女自知難逃死罪,說出了一個秘密,她對著朱棣大喊: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怪你自己不行,我們才和宦官私通,何罪之有?)《李朝實錄》

所以朱棣當皇帝后沒有孩子的一個原因就是有“隱疾”。朱棣登基後脾氣暴躁,狂殺宮女這很可能與他的生理缺陷有很大關係。

二、吃仙藥所致

朱棣當上皇帝之後,追求長生不老

《明史·袁忠徹傳》載:

“忠徼一日人侍,進諫日:‘此痰火虛逆之症,實靈濟宮符藥所致。’帝(朱棣)怒日:‘仙藥不服,服凡藥耶?’……”

由此我們得知朱棣是非常迷戀吃仙藥的。

永樂十五年(1417)朱棣撰寫的《御製靈清官碑》誇讚仙藥藥效無比:

“乃者朕躬弗豫,用藥百計,罔底於效。神默運精靈,翊衛朕躬。頃刻弗違,隨叩隨應。屢顯明徵,施了靈符。天醫妙藥,使殆而復安,僕而復起,有回生之功,恩惠博矣。”

朱棣服藥期間,身體虛弱,曾經有一個月都不能上朝,可見其身體虧損嚴重,自然不能生育。

三、長期騎馬作戰導致

朱棣作為馬背上的皇帝,他長期對外作戰,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他繼位後親自率兵五次北征,在馬背上跋山涉水,和敵軍不斷的廝殺,身體虧損嚴重。

四、國事繁忙,心理壓力大

朱棣搶了侄子朱允文的皇位才當上皇帝,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他為此還多次篡改歷史。他自然想做出更大的政績來讓天下人從心裡接受他。於是日夜操勞,廢寢忘食,最終得到大家的肯定。據記載:

他在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暫且不管他當皇帝后有無孩子,他的歷史功績的確得到後人廣泛的稱讚,但是他濫殺無辜又為人所不恥。


小姐姐講史


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02年42歲時當上皇帝,一直到64歲去世,擁有後宮佳麗無數,但是在這22年裡沒有再生下一兒半女。這是為什麼?



朱棣總共有4子5女共9個兒女,最小的兒子朱高爔出生的時間是公元1392年,那一年朱棣32歲。

因為朱棣得位不正,他是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裡奪來的皇位。有人說他大逆不道,是朱元璋在九泉之下對他的懲罰,這當然是無稽之談。

朱棣從32歲以後就一直沒有再生育,這個年齡正是男人精力旺盛的時候。那麼,是不是朱棣從32歲以後就戒除女色了呢?



當然不是,朱棣還是非常好色的,朱棣從當燕王的時候就收了不少美女,當上皇帝以後更是一直在擴充後宮。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先看他最小兒子的出生時間,公元1392年,這一年發生了一個很大的事件,太子朱標去世。

此時,接班人問題就擺在朱元璋面前。二兒子秦王荒唐成性,犯了很多過錯;三兒子晉王為人殘暴,本質上是個膽小鬼,還不如秦王。只有老四朱棣最像父親朱元璋,雄才大略,殺伐果斷,戰功赫赫。



朱元璋應該非常渴望被父親選中,所以這一年他拼命表現,他的興趣應該都集中在政治上,對女色不感興趣了。如果他還在不停地生孩子,很可能會給朱元璋留下耽於美色的印象。

後來,他沒想到朱元璋沒有選擇他為太子,而是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而且朱元璋不久就去世了。

建文帝朱允炆稱帝以後馬上削番,觸及了朱棣的利益,朱棣憤而起兵,以“清君側”名義造侄子的反。在這個過程中,他親自騎馬作戰,根本沒有時間男歡女愛。而且長時間騎馬打仗,很可能影響了男人那方面的功能,沒有生育能力了。

尤其是他稱帝以後,非常勤政,最後的14年一直騎馬御駕親征,五次北征蒙古,最後死在北征歸途的路上。



其實,朱棣當上皇帝以後,一直沒有選妃,只在1408年選了5名朝鮮妃子入宮,這更像是一場政治作秀。說明他的身體已經出現問題了。

這方面可以從朝鮮史書《李朝實錄》中發現蛛絲馬跡。

朱棣非常尊重的徐皇后在朱棣登基五年後就去世了,徐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很賢惠,和朱棣感情很好。徐皇后死後,朱棣沒有了再立皇后的想法。

來自朝鮮的權妃,千嬌百媚,能歌善舞,尤其善於吹簫,很得朱棣的寵愛,朱棣打仗的時候都帶著她,權妃實際上成為後宮之主。



永樂八年,權妃跟隨朱棣征伐漠北,卻在歸途中死在了山東臨城。權妃之死引發了“呂魚風化案”,掀起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

《李朝實錄》記載,朝鮮派到明朝的通事元閔生從京師回到朝鮮王京,他帶回了明成祖的一份聖旨。裡面說權妃的死是一場陰謀,是宮裡另一個來自朝鮮的呂美人下毒害死的。呂美人因為嫉妒權妃,從一個銀匠手裡買了砒霜,給權妃下了毒,呂美人和那個銀匠及其他參與的宦官被殺。

過了幾年,又有一個消息傳來,權妃之死和呂美人被殺背後還有一個陰謀。朝鮮另外一個商人的女兒賈呂,進宮後想拉攏呂美人,被呂美人拒絕。賈呂一氣之下誣陷權妃之死是呂美人下毒所致,後來此事暴露,朱棣又發現這個賈呂與一個姓魚的宮女與宮裡的宦官有染,賈呂與魚女畏罪自殺。


朱棣覺得這起事件不簡單,於是派人把侍奉賈呂的宮女抓起來拷打審問,居然發現宮女與宦官對食的很多,而且有人還想謀殺皇帝!牽涉的宮女和太監竟然達到2800多人!



而且最讓朱棣發瘋的,是一個宮女哭著喊道:“你自己不行,所以私通宦官,何罪之有?”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最怕女人說自己不行,何況朱棣是堂堂的九五至尊。於是朱棣被氣瘋了!他命令將這2800多名宮女太監全部凌遲處死,而且他在旁邊親自監督,以出這口惡氣。



也許天怒人怨,突然電閃雷鳴,暴雨急至。剛剛建成的北京紫禁城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因雷擊起火被燒為灰燼。

朱棣此時也嚇壞了,認為是上天在懲罰自己,還寫了罪己詔,剩下的宮女都盼望朱棣能良心發現,停止殺戮。但第二天雨過天晴,朱棣不為所動,繼續殺人!可見朱棣這次是真的被傷到了。

這應該是揭開了朱棣當上皇帝以後,再也沒有生孩子的秘密了。


子龍威武煮酒談史


朱棣一生子女並不多,只有四子五女,而且他們都是在朱棣當皇帝之前所生。在朱棣當皇帝之後,朱棣的後宮得到了極大的補充,但即便是這樣,朱棣再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了,這是為何呢?

一、朱棣的子女情況。

洪武九年(1376年),16歲的朱棣與徐達的嫡長女徐氏結婚。同年,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朱元璋之所以看中徐氏,不僅是為了與徐達結姻親,更重要的是徐氏本身的素質比較出眾。

徐氏從小就很聰明,性格恬靜,好讀書,是一個女儒生,被當時的人稱作“女諸生”(太學學生被叫做諸生)。徐氏當時名氣很大,大家對她口口稱讚,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

朱元璋知道這件事之後,很喜歡徐氏,就把徐達找過來對他說,我跟你是布衣之交,自古皇帝與近臣鬥結成了姻親。你的長女這麼優秀,以後一定要嫁給我的四兒子啊。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朱元璋就這樣把朱棣和徐氏的婚事給定了。

徐氏嫁給朱棣後,不但成為了朱棣的賢內助,在朱棣的事業上幫助頗多,她還為朱棣生下了3個兒子和4個女兒,他們分別是:兒子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 女兒永平公主、永安公主、安成公主和咸寧公主 。

朱棣20歲的時候去封地燕京就藩,所以除了長子朱高熾生在南京之外,其他子女都出生在燕京。除了徐皇后生下的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朱棣的妾室還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朱高爔和一個女兒常寧公主。朱高爔很小就夭折了,所以朱棣長到成年的兒子實際上只有三個,都是徐氏為他所生的嫡子。

靖難之役發生在1399年,那一年朱棣39歲。朱元璋在39歲的時候已經有了至少七個兒子,女兒也有好幾個。所以與朱元璋相比,朱棣在這方面確實差強人意。

朱棣最小的孩子是夭折的那個兒子朱高燧,出生於1392年。也就是說,朱棣在32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最後一個孩子。自那之後,朱棣的老婆們就再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了。

二、朱棣為何子女那麼少?

明朝實行的是藩王戍邊政策,燕王朱棣所在的燕京面對的北元。在朱棣剛剛到達燕京之後不久,朱棣就開始率兵與北元作戰,前前後後持續了長達十數年。

由於常年征戰在外,朱棣也少了許多生兒育女的時間,所以我們也能理解為何朱棣在1392年的時候只有八個子女。但是在1392年的時候,明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朱標去世,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

當時的情況是,為了被朱允炆鋪路,許多武將被朱元璋殘殺殆盡,所以在軍事上諸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燕王朱棣。

朱允炆對這些藩王十分忌憚,因為他們實力大,囂張跋扈,罔顧國法,朱允炆擔心他們成為自己稱帝的絆腳石,所以時常表達對諸王的不滿。

朱標當太子的時候,朱棣還比較心安,但是朱允炆當上皇太孫之後,朱棣就開始擔心朱允炆將來當上皇帝后會對他進行打擊,所以心理壓力很大,常常坐立不安。

朱棣這種緊繃的神經一直持續到戰勝朱允炆之後都沒有停止。靖難之役當中,朱棣的壓力達到了頂峰,他以一個藩王的勢力來對付強大的朝廷軍隊,最後僅僅驚險獲勝。

而且,朱棣雖然登上了皇位,但是朱允炆卻下落不明,這也是朱棣的一大心病。終其一生,朱棣都在四處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主要朱棣一天不找到,朱棣就面臨這極大的被推翻的風險。

朱棣的心理壓力還不止於此,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朱棣是一個篡位者。歷史上每一個篡位者在當上皇帝后最擔心的事情,多半都是臣民當中有人跟他貌合神離,表面上稱他為帝,實則天天想著怎麼推翻他。這些人隱藏得很深,朱棣沒辦法及時發現,所以他的心理壓力很大。

朱棣當皇帝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也為了讓天下臣民知道自己可以做一個好皇帝,於是十分賣力地工作,不但十分勤政,而且還時常御駕親征,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所以總體來說,在朱棣二十二年的皇帝生涯當中,他的功績很大,但是幹得事情也很多,很勞累,不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綜合起來就是,朱棣之所以在1392年之後再也沒有子嗣,是因為朱棣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過大,對身體造成了損傷,慢慢發展成不孕不育。

三、朱棣為了求子所做的努力。

朱棣在當上皇帝之後,不免對自己只有三個兒子感到隱隱擔憂,雖然那個時候他已經42歲了,但是他還是想再拼搏一把,不說趕上自己的爸爸朱元璋,起碼也要再生個七個八個才行吧。

於是,朱棣開始擴充自己的後宮。朱棣先是將宮中數十位年輕貌美的宮女封為妃子,還在民間進行選修,將質量上佳的女子也充實到後宮。

不僅如此,也有一些外族美女成為朱棣的選擇對象。比如說永樂七年的時候,朝鮮就給朱棣送去了五位朝鮮美女,其中最得寵的一位是權賢妃,還有一位呂婕妤。

呂婕妤嫉妒權賢妃,便下毒將她殺死,後來朱棣怪罪於呂氏,數百位宮女太監太牽連。其中有一個宮女在行刑前,因為不服朱棣的判罰,說了一句話,大致意思是,皇帝自己不行,所以她才會找“對食”,這並沒有什麼過錯。這句話也印證了之前的推測,是朱棣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朱棣的身體出了問題,這可能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誰也不敢說,史官也不敢記載。所以在朱棣當皇帝之後,雖然妃子眾多,但是一個孩子也沒有給他生。


圍爐煮酒話春秋


朱棣出生於1360年,第一個孩子就是永安公主,生於1377年;長子朱高熾,生於1378年;最小的兒子朱高燧出生於1392年,後來夭折。朱棣一共生了4個兒子,前三個都是明確記載徐皇后嫡出,第四個生母不詳;五個女兒前四個都明確是徐皇后嫡出,咸寧公主小女兒常寧公主生於1386年,生母不詳,第四個女兒咸寧公主生於1385年。

也就是說,徐皇后從1377年到1385年一共8年時間裡生了7個孩子,這個讓人有點不敢相信。

朱棣一共生了4個兒子和5個女兒,朱棣最小的孩子是夭折的那個兒子朱高燧,出生於1392年。也就是說,朱棣在32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最後一個孩子。自那之後,朱棣的老婆們就再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了,意味著朱棣在32歲左右就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時候距離他靖難成功當皇帝恰好還有十年時間。

從1392年到1402年六月,朱棣還是燕王,除了正妃徐氏,還有許多女人,藩王要女人多的是,但是朱棣再也沒有孩子;1402年朱棣農曆六月十七,朱棣當上皇帝,有封號的妃子就有20多個,但是一直到1424年去世,一直都沒能再生出一男半女。

這說明什麼?說明的確是朱棣本人的生育能力出現了問題,他的精子沒有活力了,死精了。為什麼會這樣?在古代死精本身是一種常見病,加上朱棣長期騎馬打仗,精神緊張,在32歲失去生育能力是很正常的。後來的明武宗朱厚照根本就生不出孩子,明孝宗朱祐樘在24歲之後就再也沒有生出孩子了。


坐看東南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朱棣並非當皇帝以後不能生孩子的,而是在他32歲以後就再沒有過孩子!

朱棣一生所出四子五女,年齡最大的兒子朱高熾出生於1378年,年齡最小的兒子朱高爔出生於1392年,這年朱棣32歲。此後,朱棣再無子女出生!


我認為導致他不能生育,最後發展為陽衰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精神壓力過大和時間太緊,以至於沒空看病休養!


時間回到1382年,馬皇后病逝,朱棣在回南京奔喪的過程中遇到道衍和尚,從此開始了他的奪嫡謀劃!


1386年,朱棣在燕王府生了一場大病,當時四處尋找名醫診治,卻收效甚微!最後朱元璋派出名醫戴思恭前往燕王府為朱棣診治。


戴思恭把脈後,問朱棣:“嗜何物?”答曰:“生芹!”於是他給朱棣開出藥方,煎熬服下之後,當天夜裡就拉肚子,看到裡面有很多細小的螞蝗!於是朱棣被確診為瘕病。

然而,從後來的情況看,朱棣這次患病並非瘕病這麼簡單!應該是戴思恭對外有所隱瞞!按中醫所說,生芹有殺精的作用,朱棣年輕的時候喜歡吃生芹菜,這很有可能導致他不能生育。

到1392年,太子朱標病亡,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棣的奪嫡之心越演越烈!


然而這10年間,他既要爭取朱元璋的寵愛,又要提防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們,還要守護好北邊的國土,小心翼翼的日子讓他承受了巨大的心裡壓力!


特別是到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繼位之間這8年,朱棣既要經常征戰守住北邊的國土又要密謀奪嫡的大事,根本難以應付男女之事,甚至沒有時間治病和休養,因為他自1386年那場大病以後,他的身體狀況就越來越差!


1402年朱棣成功登極。按理說,登極以後精神壓力會小很多。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朱棣奪位後,朱允炆下落不明,而且他安排陳瑛濫殺建文遺臣!因此,他不得不承受住“濫殺忠臣”和“謀逆篡位”的罪名!這是朱棣心中一輩子難以揮去的陰影!這個精神壓力不比奪嫡之前小!

雖然如此,朱棣也並非不在意自己的身體!


1407年,朱棣與太醫蔣用文討論養生之道,後來蔣用文說了一句:“急之恐傷其本!”說明當時的朱棣不僅有病,而且急於求藥。那時候的朱棣經常感到雙腿痺弱不支,太醫們多以萎症治之,卻不見好轉!


1409年,江南名醫盛寅被招去為朱棣診脈。盛寅診後上奏說:“上脈在風溼病!”然後開藥服用,果然有效果!朱棣也覺得他說的很對,因為他說:“我北征出塞,動至經年,為陰寒所侵而至!”


然而自從1414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回師病倒以後,他不再用御醫,而是用道士治病。說明此時朱棣的病已不能被御醫所治,而道士們治病都是用“靈丹妙藥”,他們稱這種靈丹妙藥為長生不老藥,實際上就是壯陽藥,吃完短時間之內能給人強壯之感,實際上治標不治本!但是這也說明,朱棣已經患上了陽衰之症!


特別是1420年發生的“呂魚之案”,牽連處死的宮女多達3000人。就有宮女臨刑前罵朱棣:“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進一步說明朱棣早已患上陽衰之症!

所以即使後宮佳麗三千,也無法再生出子女,其實也是很可悲的一個皇帝了!


羊妹的歷史


這是因為在登基以後,朱棣性無能了。

此事有據可查。在三千宮女被活剮的“魚呂之亂”中,就有宮女臨死前怒罵朱棣陽痿。

朱棣的一生中有4子5女。

其中,最後一個孩子朱高爔出生於洪武二十四年(1392),這個時候朱棣是32歲。自此以後,朱棣再也沒有孩子出生了。

即便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後宮佳麗成群,也再沒有任何後宮懷孕的消息。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很顯然是出在了朱棣的身上。

中年以後,朱棣其實力不從心了,甚至是性無能的。

這麼說當然是有證據。

寵妃權氏死後,引發了一連串的宮廷變動。當時,朱棣發現宮妃、宮女跟宦官私通,宮廷藏汙納垢的地方太多,於是發起了大清洗。這就是所謂的“魚呂之亂”。

在這次事件中,受到牽連者有將近三千人,“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朱棣)皆親臨剮之”。


其中,有一位宮女在臨死前對朱棣破口大罵:

自家衰陽,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意思是——

你皇帝自己陽痿了,所以我們才和年輕的宦官私通,我們何錯之有?

這段話算是把朱棣的隱私暴露出來了。


HuiNanHistory


朱棣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從一個“藩屏王室”的藩王,在毫無贏面的格局中,最終逆襲成為明朝的第3位皇帝,開創了“永樂盛世”, 被稱為“永樂大帝”。一個“大”字,只能是“文治武功”兩面開花,才配使用的,而朱棣真正做到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朱棣最終能夠成功,在於他的前期基礎打得比較紮實。

因為他背後實際上站著一個彪悍的女人——皇后徐氏;這個彪悍的女人身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家族——中山王徐達家族,這個家族的背後實際上又站著一個強大的集團——“淮西勳貴”。

朱棣20歲就藩前元大都北平,從一個皇室子弟成為一名不世出的軍事統帥。背後依靠的是明帝國初期,無數不世出的猛將手把手的親自指導和戰陣歷練。這裡最重要的一個人正是朱棣的老丈人——徐達。

而這個階段,作為一個根本無緣儲位的藩王朱棣,自然是抱緊老丈人的大腿。

朱棣的一生有4子5女,其中7/9是徐達的長女,也就是他的原配徐皇后生的,其他有一個妾室生了一子一女,但是很快夭折。此外再無他人為朱棣生過一兒半女。

即便後來徐皇后病故,朱棣娶了很多老婆,但是他沒有忘記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繼續和徐家聯姻,希望娶徐家最小的那個妹子,結果對方以死“拒”之,朱棣才作罷休。

所以當徐達這一批老人故去之後,新一批戰將藍玉等人又被朱元璋屠戮的時候,大明還剩下的不世出軍事人才,也就是隻剩朱棣了。而朱棣似乎也成了“淮西勳貴”們某種繼承。

如果對徐皇后的“忠貞”算是某種付出,那麼回報顯然是非常豐厚的。

雖然徐家的二代們比起徐達弱了很多,唯一有軍事天賦的徐輝祖也站到了朱允炆的陣營。但是隨著藍玉死後,對於整體受到打壓的勳貴的二代們而言,依靠新登上政治舞臺的文官的朱允炆顯然是不靠譜的;朱棣才是自己最親近的政治依靠了。這也是後來朱棣之所以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大家都罵李景隆是蠢豬的時候,大家似乎忽略了他最重要的身份——“勳貴二代”;再加之徐增壽這樣不惜性命為朱棣閃轉騰挪各種袒護、通風報信。所以朱允炆表面看起來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但實際上底牌全被朱棣看光了。

實際上從洪武25年(1392年)之後,朱棣就沒有再誕下一兒半女,當時朱棣才32歲。

從洪武25年(1392年)朱棣誕下最後一個子女到永樂5年(1407年)徐皇后病故,也就是朱棣32歲到47歲之間。朱棣未再生育或許有徐皇后的因素存在。

但是徐皇后死後,朱棣寵幸了不少妃子,可是仍然到死都未再有生育。那麼這個問題很大可能發生在自身的身體上。

在國朝史料找不到論據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李朝實錄》來作為參考。

怪誕的事情總是很多,朝鮮對於明清的很多“迷案”都能給出清奇的解釋。

不是某個宮女逃回朝鮮,就是哪個老媽子逃回了朝鮮,總之就如事件親歷者一樣,把任何事情都能出一個答案。雖然這類古代朝鮮人當做正史一樣看的史料,在我們看來比明清的筆記小說更為荒誕。

此前炒米在另一篇文章裡,也提到過兩個搞“對食”的朝鮮貢女呂氏和魚氏之間的矛盾,引發的朱棣前後共屠戮了3000宮女的故事。雖然也引用了史料的具體內容作為論據,結果被判定“不符合史實”,可見國內是對這部分史料採取完全不認同的態度。

在宮女們被殺之前,朝鮮宮女顯然更嘴硬一點。也是她死前的一段話,暴露了一個“秘密”,給予了某種“合理解釋”。

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李朝實錄》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朱棣自己那方面不行,我們才和太監搞對食,我們有什麼罪?”聽到這話,朱棣能不殺人麼?

我們回頭看洪武25年(1392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洪武25年(1392年),懿文太子朱標從西安考察回來以後,便病死了。這對於明帝國而言是個巨大的損失,但同時對於善於打仗的淮西勳貴們而言,那幾乎就是末日的開始。

此後,大量的勳貴們被屠戮,帝國能夠打仗的角色幾乎都被一一清理乾淨。但是同年還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藍玉走向了人生最輝煌的頂點,隔年就被屠戮了。

而藍玉正是和朱棣爭奪整個“淮西勳貴”集團領導權的角色。最終因為朱標的死,天平倒向了朱棣。但如果朱標不死呢,次年死的人是朱棣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在這種隨時面臨著死亡威脅的巨大壓力之下,功能性喪失是有可能的。這根弦此後朱棣的一生都沒有放鬆過。

但是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一切早已經淹沒在歷史塵埃中了。



炒米視角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是繼朱元璋、朱允炆之後的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難成功後、登上皇位之前,作為燕王的朱棣已經有了4子5女。但是他自42歲坐北朝南後,在皇帝位置上呆了長達22年之久,後宮奼紫嫣紅、環肥燕瘦的女人一大把,卻再沒育有一兒半女,這是為什麼呢?


1.朱棣在戎馬倥傯中,給身體造成了缺陷,當皇帝后生殖能力很弱。

朱棣從侄兒手中搶來江山後,於民間挑選大量的宮女充實後宮,史有名分的就達20多人。其中還有異國進貢的年輕美女。

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朝鮮為成祖敬貢了5位佳麗,其中,容貌俊美的權氏擅長玉簫,很受朱棣親睞,被冊封為賢妃,許皇后薨逝後,賢妃實際掌管六宮。

“姿質穠農粹,善吹玉簫。帝愛憐之。"。《明史》


與權氏一同到中國的呂氏被封為婕好,她嫉妒賢妃得寵,要害死權賢妃,永樂八年(1410年)權賢妃死在臨城。後因呂、權兩家宮婢吵架洩密,朱棣很是悲憤,對呂氏及其宮人宦官進行株連殘殺。

恰逢賈呂和宮女魚氏私下與太監“對食”的事也洩露了出來!正陷在“失戀”的痛苦中的朱棣龍顏大怒!嚇得宮女賈呂、魚氏用三尺白綾了結了自己。但朱棣並不罷休,下令徹查:竟然又查出這些宮女準備謀殺皇帝:朱棣立刻下令把2800名宮女給活剮了。

有個宮女情知難逃死罪,就不再為皇帝信守秘密,臨刑前,她對著朱棣大喊: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李朝實錄》

意思是,正是你朱棣自己盡失陽剛,才造成了我們的悲劇。

由此可知:朱棣當皇帝后沒有孩子是身患暗疾!朱棣登基後動輒發怒、脾氣暴躁、濫殺宮女與他的生理產生了缺陷有直接關係。或許在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中,燕王下身受過傷!


2.當皇帝后日理萬機,身體疲憊、心理負荷過大所致。

朱棣的皇位不正規渠道所得,名不正言不順,是正而巴經的篡位。他為此多次主持了篡改歷史的工作來粉飾自己;同時,也想做出豐功偉績讓天下百姓從心底裡認可、接受他。於是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結果,政績有了,得到世人的肯定,足可彪炳史冊:

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機構改革,設置了內閣;對外五次御駕親征蒙古,穩定、收復了諸多國土,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還力排眾議,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的友好往來;還命解縉等人編修《永樂大典》……。在他統治下,明朝經濟繁榮、四海臣服,國力強盛,開創了“永樂盛世”。

這累垮了身體,喪失了生育能力!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棣當燕王之時,生育4子5女,最小的女兒是洪武24年生的,而後就再也沒有生育過孩子了,而且“靖難之役”後,登基做了22年皇帝,登基之時,才42歲,按理這個時候的皇帝精力旺盛,還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當上皇帝肯定嬪妃眾多,為什麼一個孩子沒有生了,如果不是登基前生了幾個孩子,那麼堂堂明成祖豈不要絕後嘍!

對於箇中原因,給史家留下謎題,眾說紛談,而且因為皇家隱私,更是留給後人無數猜想。

我們先看看一些基本的猜想,有些人認為朱棣上臺後多次親征蒙古,騎馬打仗操心費力,操勞過度生不出孩子了,其實朱棣當燕王就是為明朝拱衛北部,朱元璋用皇子戍邊,就是因為殺功臣太多,功臣已經不被朱元璋信任了(功臣也是寒心了不少)。朱棣當燕王期間,也是多次騎馬帶兵攻打蒙古的。顯然以前騎馬可以生育,登基後同樣騎馬為什麼不能生呢?這個猜想顯然太過牽強。

其次,有粉飾帝王的,說朱棣和徐達女兒徐皇后的感情好,登基後,徐皇后不能生育了(徐皇后比朱棣死的早),朱棣也就不生了。這顯然是白痴猜想,帝王好色古來皆知,難道到朝鮮選美女的朱棣例外,這個猜想,鬼才信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那麼,我們查找朱棣的生活軌跡,發現朱棣在靖難起兵之前,為了矇蔽朝廷,經常裝瘋買傻,比如夏天北京奇熱無比捂著個後棉被,冬天下雪跳冷水缸。總之做出一副瘋瘋癲癲模樣,以此瞞過朝廷耳目,認為燕王瘋了,對朝廷大位沒有幻想了。最後證明,朱棣確實通過瘋狂行為瞞過了朝廷。也成功起兵奪取了帝位。但是如此瘋狂折騰自己身體的結果,就是朱棣喪失了生育能力而不自知,等到登上帝位後發現已經晚了。

登上帝位後,朱棣經常殘暴屠殺宮女。有宮女在死前,就直說“你不行了,還不讓找別人嗎”?這樣確實證明,朱棣確實喪失了生育能力,甚至哪方面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影響,如宋高宗受到驚嚇後喪失生育能力一樣。

好在,朱棣早就生了不少子女,而且長大成人了,不像宋高宗那樣還需要抱養宗室子弟繼位。如果那樣的話,辛辛苦苦奪來的帝位,還要還給允文一系,或者其他皇子系列,那就真的變成天大的笑話了。


蕭子北


確實,朱棣稱帝后沒生孩子了。

從一些野史小說裡,有些他“力不從心”的軼聞。據傳他有段時間很寵外邦進獻來的權美女。因為她甚為體貼聖意(小說中說她會吹簫),因此很得皇帝喜愛,晉其為賢妃,讓其權攝後宮(此時徐皇后已亡)。後來權賢妃被毒死(小說中將其描繪為諸子相爭,權賢妃為皇子之棋)。朱棣悶悶不樂。太監們投其所好,又弄了個和權賢兒活兒差不多的女人來伺候他。

朱棣作為一個皇帝,後宮是不缺女人的,他自己年紀也不是很大,沒有再生子女的確是有些不尋常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身體原因。

朱棣早年就藩北京,此地苦寒,與其出生時所居南京之溫暖有異,可能兩地氣候差別過大,給他埋下了身體隱患。

二來他長年征戰,戰場上刀槍無眼,傷至要害也未可知。

三是免不了喝些酒什麼的,可能對其身體也有不好的作用。

四是縱慾過度,失之保養。沒聽說朱棣是個節慾的人。所以……

總之,也不用替他操心,他在登基前已經有4子5女了,不擔心後繼無人。兒子們少些,倒免了更多紛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