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六個大的階段都應遵規守律,方可拔霧見路。

道德經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大家好,我是覺智師兄,這篇文章給大家講講人生的六個階段裡面的規律。道德經裡面說,不知常,妄作兇,不懂規律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只有遵守規律的去做事才不會出亂子和災兇。我們一生裡面大概有六個大的階段,下面就一個一個階段來講。

人生的六個大的階段都應遵規守律,方可拔霧見路。

第一個階段》

比如我們在童年0—16歲期間,那個時候剛出世不久,家長不要過度過早過強的開發智力!要符合生理心理等作用。現在有一句話,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面,害了很多孩子,,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機器,週末補課,放學了補習,報各種培訓班,安排的滿滿的,我們不要做這種,因為適得其反。

人生才剛剛開始啊,不要亂動,不要過早的開發,小的時候過早開發長大了可能就會枯竭一些,更難受,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如果開辦一個新的公司和企業,應該怎麼做呢?難道就是一切都順其自然的去幹?當然不是,我們開公司企業之前要幹嘛?要去找人脈,找錢,找適合自己的,可以成長的,剛開始運營的時候也需要潛伏,還有虛心的去學習,諸葛亮和姜子牙都潛伏過一段時間。

處於人生的第一步,急什麼?我們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唯其如此,機會來臨時你才能牢牢抓住,不讓它悄悄溜走。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會有,但那樣的概率太小。就算有也未必能被你恰巧趕上。大多數人的成功來得都非常不易。一定不要去等餡餅,我們只看見了很多人很成功,卻沒有看見他們在後面做了哪些努力。所以,在潛伏期間,就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好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能力,擦亮眼睛,蓄勢待發。

《第二個階段》

到了青年了,23歲左右了。這個時候應該大學畢業,或者正在讀研究生,我們到了公司上班以後,第一步我們要怎麼做?誰都是從一句話不說開始,先了解情況啊。瞭解公司人員情況,還有背景,還有同事,我們一來就開始高調,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也有點子,即使你真的很不錯,別人公司也不會理你。在《任正非正傳》一書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華為一個新員工,北大畢業,剛到華為時,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原本以為自己獨到的見地能夠打動領導,但結果任正非批覆:“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我們要再工作了一段時間,看清楚形式,瞭解前因後果和公司發展歷史摸索清楚以後,那個時候學到掌握的本領才可以拿出來,這就是第二步。

企業公司也是找到人脈錢脈,知道事物發展的趨勢等,就可以做項目了,開始邁出第一步。

我們到了人生的第二步,然而,這個時候新生命還十分稚嫩,不能貪多求大,還只能小試身手,慢慢就開始嶄露頭角了,但還不能太妄動。

《第三個階段》

在公司久了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防範於未然,有備無患。如果不警惕,不反省,就會有災禍。在順境的時候也需要繼續努力再努力,前進再前進!

現代的史玉柱,巨人大廈,很典型的例子,開始發展的多好,最後蓋個很高的樓沒有蓋成,最後傾家蕩產,還欠高額外債,後來史玉柱後來知道錯了,開始反思,重新來過,後來好不容易靠腦白金翻身,現在仍然過的風生水起。

人生的六個大的階段都應遵規守律,方可拔霧見路。

《第四個階段》

當我們經歷過一次失敗,或者成功也好,或者開始第二次創業,這個時候不要以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就輕易貿然做決定做投資,如果這樣做的,可能比第一次失敗的還要慘!或者也可以說我們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或者開始轉型,或者思維有了大的改變,我們也要看情況行動,不能莽撞!

《第五個階段》

我們開始運作一些項目和事情了,這個時候時機正好,也有了以前的很多經驗,這個時候要走中正之道,絕對不能做違法亂律的事情,更不能同流合汙,保持初心和善心,注重自身和公司文化德行,可以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就可以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第六個階段》

前面五個階段完了,我們來到最後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可以功成身退,現代的馬雲在最巔峰的時候也退位了,以及古代的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助劉邦建立漢朝,沒有居功自傲,也沒有得寸進尺,給自己的一生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成功之後,不知道後退可能會有災禍,所以功成身退天之道。

這六個階段就講完了,希望對大學有所幫助,對國學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