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抵制西方“聖誕節”的若干問題

關於抵制西方“聖誕節”的若干問題

原創: 夏蟬冬雪 夏蟬筆記 2017-12-24

關於抵制西方“聖誕節”的若干問題


1.越是自信的民族越是開放包容,我們連個聖誕節都不包容,還談什麼文化自信?

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是嚴重錯誤的。先來說說包容,我們說包容是講求條件的,不是隨便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包容,不是對任何東西都可以開放的。如果說啥都可以包容的話,那麼生了病的人就別治療、別吃藥,因為要包容麼,把疾病也包容了吧,這樣可以嗎?顯然不行,疾病是用來消滅的,不是用來包容的,世界是最能包容異物的是垃圾桶。

我們講中華文化兼收幷蓄,當然是要吸收好的,就像一個人,吃飯是補充營養,吃屎就是腦子壞了,分清什麼是飯?什麼是屎?這是吃飯的首要問題,分清什麼文化要包容,什麼文化要消滅?這是講包容的首要前提。當然非要抬槓的話,有人會說屎也能吃呀。是的,可是我們要知道,越是高等動物對食物要求就越高、越精緻,相反對於低等動物來講,糞便都是有營養的。畫重點:開放包容是講條件的,不能說越是自信的民族越是開放包容,就像不能說我自信我腸胃好,我啥都能包容,啥都等吃,屎都能吃了?

2.對待外來文化,我們不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麼,“聖誕節”難道不能取其精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對的,那麼如何“去粗取精”?這就要求我們對外來文化要有辨別力。西方這個“妖誕節”,顯然是文化垃圾,分分鐘就可以判斷出來,直接掃進垃圾堆就行了,別讓垃圾堆久了汙染環境。判斷是不是垃圾文化,就要看這種文化有沒有“營養”?這種文化能不能給你帶來好處?非要說“妖誕節”是有“營養”的,只能說是低等生物的水平,說是個西方文化我們就要包容的人更是下賤的人;非要說西方“妖誕節”有好處的人,都是精神洋奴,急切地想要在西方主子那裡找到身份認同。

3.明明是“聖誕節”,為什麼你總說是“妖誕節”?

Christmas翻譯成聖誕節是對我們文化的汙染,就像非要把一袋老鼠屎貼上紅糖的標籤。在我們中華文化的理解中,只有那些為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巨大犧牲,通天徹地的人才能被奉為聖人。從這個意義上看:伏羲、神農、黃帝、炎帝、堯舜禹、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秦皇漢武、岳飛、文天祥、王夫之、孫中山、毛澤東等,這些為我們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才是“聖人”。而看看椰樹,他的誕生很鬼怪、很詭異,對應中華文化中的一個詞是“妖”不是“聖”。從我們的文化立場來看,西方12月25日確確實實是妖誕節,妖王降世給人間帶來的是災難,所以看看近代史,在妖王精神的指引下,西方蠻夷給我們民族帶來了多大的災難?椰樹不是妖,是什麼?

4.抵制洋節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表現,文化自信了還害怕外來文化入侵?

文化自信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連自己是誰都忘了,還談什麼自信?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是誰,就要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而父親有且只能有一個,中華民族體質上有著純正的血統,因為我們我們很清楚,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在文化上也傳承著華夏正統,絕不是什麼文化融合的產物。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最多的不是開放包容,而是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就是要告訴我們是誰,我們的文化正統和文化傳承。知道自己的文化之根在哪裡,才知道我們從哪裡來,今後要做什麼。知道了自己是誰,才能談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了當然要抵制不良文化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難道說一個人身體健康、強壯就要主動去沾染病毒,主動染上病了,再反過來說他身體不健康,這是多麼地荒唐。

5. 你抵制妖誕節是你自己的事,沒必要號召其他人抵制,過不過洋節都是人的自由。

我們看到別人摔倒了難道不應該過去扶一把嗎?醫生看到了病人了,難道不應該去醫治嗎?歡天喜地的過“妖誕節”的人,要不是傻,要不就是精神上患了病,批評抵制過妖誕節,把道理給他們講清,這是治病救人。在中國文化看來:妖誕節與天道不合,沒聽說過給妖慶生的;自己的聖人不紀念,一個鬼怪節日還搞得這麼隆重,這不合人倫。再者,西方洋節、什麼萬聖節、復活節、妖誕節等都帶有很強的宗教色彩,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禁止傳教,大張旗鼓過洋節等於公共場所隱蔽、變向傳教,不合法,這都是違法的行為,難道沒人管了嗎,難道不應該抵制嗎?

6. 既然要抵制洋節,那麼西方的東西都抵制吧,電燈、電話、汽車、飛機、火車、電腦網絡一併抵制吧。

孟子講:萬物皆備於我。對我們有用的,我們要用,這叫善假於物;對我們不利的,我們要抵制,多麼簡單的道理。辨別力和理解力低下的人會把好與壞混為一談,無法區分利弊。

7.難道西方就沒有優秀文化了,沒有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客觀講還是有點的,但是媒體從來不會告你的。尼采、海德格爾、德里達、哈貝馬斯、卡夫卡、貝克特等他們算是西方比較有文化的人了,但是,大多數人對他們名字都很陌生,沒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瞭解他們的思想,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批評西方社會的。

當今社會看似信息通暢,交流便利,實則處處矇蔽人的心智。絕大多數人的認知都是媒體、傳媒塑造的。而在資本控制下的媒體給人傳播、宣講的,不是為了讓人漲知識,而是為了讓人變傻,好花錢消費。所以多數人知道西方文化,也就幾個球星,幾個歌星,幾個明星,不客氣講這些幾乎全都是文化垃圾,有價值的文化需要自己去挖掘,有價值的文化就是中國文化。

8.如此吹捧中國文化,貶低西方文化是很不對,文化應該是多元的才好的。

中國文化是偉大的,根本不需要吹捧。我只是陳述了個客觀事實。只有中國文化才能稱得上是文化,其他民族的那些瞎比劃,根本不算什麼文化。越瞭解我們的文化,才能知道我們民族的偉大,才能看到其他民族的愚昧。

文化絕不是多元了才好。荀子講: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天上為什麼不能有兩個太陽,因為一個太陽代表的是一個系統、一套秩序、一套法則,萬物循道而為,各正其位,天下和諧。如果說有兩個太陽,那麼就會有兩套系統,兩套系統運行,就會打架、就會戰爭,萬物就不知所措,所以有“后羿射日”,讓多元歸為一元,讓天下回歸正道,把混亂變為秩序。

今天社會文化多元,並不是什麼好現象,反應出來的就是地球上到處的混亂和戰爭,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不理解。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正統,自古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唯有中國文化才能拯救當前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是歷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推薦閱讀:中國人過西方“聖誕節”是一種犯賤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