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開始喜歡爸爸媽媽?

米米小7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的。

我是一個奶爸,孩子現在一週六,我老婆全職帶娃。雖然我兒子平常也很喜歡我,也經常要我抱他出去玩,但一遇到困了、或者摔痛了、感冒發燒心情不好了,還是會去粘媽媽。

所以我能理解你心理的落差,特別你還是一位媽媽。

但你要知道,孩子最愛誰,取決於家長,不取決於孩子!

不是因為你的孩子小,不太懂事,不知道爸爸媽媽最愛她。這個假設不存在的,甚至是大錯特錯!

最愛的標準是什麼?你確定,你所有方面,都比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更愛孩子嗎?

另外,孩子,從一個啥也不懂的小寶寶,成長到1歲,她是怎麼感受到愛的?只有一個標準:誰陪伴的時間最多。

你想啊,一個嬰兒,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懂,誠惶誠恐,她可以依賴的、信賴的,就是每天陪伴她的那個人。

所以,想讓孩子最粘你,給你以及其他上班族的寶媽的的建議:

1、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讓寶寶晚上跟你睡;

從你的問題中,大致可以判斷,孩子晚上睡覺,也是跟奶奶誰吧。確實,你要上班,晚上如果睡眠不好的話,會影響上班。而1歲前的孩子,晚上很多還在喝夜奶。這是很多寶媽寶爸覺得心累的地方。

但你想要孩子更粘你,那麼你就要有所取捨了。這個是你必須付出的!

魚與熊掌,真的不可兼得。

你犧牲的是睡眠,得到的,會是孩子100%的愛。

因為,晚上是孩子最需要被保護、安全感最低的時候,如果她一醒來就能感受到被誰保護著,那麼自然,她就會更粘誰。

2、增加增加日常陪伴的時間

孩子很敏感的,陪伴的時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更粘誰。

所以,早上早點起陪孩子玩,中午能回家就儘量回家陪孩子,晚上能早點下班就早點下班陪孩子。

少些睡眠,少些娛樂,多折騰,這都是必須要付出的。

3、增加日常的陪伴質量

除了以上兩點,陪伴質量,也至關重要。我見過很多父母,以為拿著個手機坐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這頂多就是“陪”,而沒有“伴”,伴是需要互動的。

比如陪孩子玩一些小遊戲,給孩子念繪本,陪孩子瘋,陪孩子唱歌跳舞,等等等等

只有這樣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更粘你。因為從互動過程中,孩子才能感受到你愛她,感受到你在保護她,感受到你很有趣,感受到你不會傷害她,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

最後,還是強調那句話,如果你想孩子最粘你,讓孩子感受到你爸爸媽媽最愛她,那麼就多花時間、多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沒有其他捷徑。

如果你為了輕鬆,而把最難帶的1-3歲扔給家裡的長輩,那麼等3歲後,你會發現,孩子很難管,很難帶,總感覺對你沒有對奶奶那麼親,總要跟你對著幹!很可能,孩子一輩子跟你都不會 特別親。那時候的你,會後悔當初自己當初“舒適”的那3年嗎?


育兒規


我兒子兩歲之前奶奶帶的,兩歲之後到現在四歲多了我全職帶他。我感覺小時候誰都行,現在不行,尤其最近這幾個月,怎麼都不去爺爺奶奶家住了,要是住就得我陪著住。白天也不自己在那待著,也得我陪著。男孩嘛,不聽話,淘氣,我管他,揍他,他還是和我最親,誰都不好使。爺爺奶奶和他爸,都慣著他,就我一人管他,那我兒子也是和我最親。晚上他睡得早,我倆沒睡呢。他睡睡醒了,他爸上床陪他,我說要媽媽還是爸爸啊,我大兒子睡得迷糊說,要媽媽陪,不要爸爸。他爸傷心的下床了[捂臉]


用戶92913363243


孩子從出生後就是喜歡爸爸媽媽的,但是因為生活,因為工作,爸爸媽媽陪伴的時間太短了,他們才會把這種愛轉移到爺爺奶奶等照顧他們的人身上。要想讓孩子真正愛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就要多陪伴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不是你跟他在一起,你看手機,孩子看電視,而是聽孩子說說自己的困惑,教孩子一步一步學走路,學習生活技能,給孩子講故事等等,見證孩子的每一次變化和成長,建立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我家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出差好多天,回家後見孩子挺開心的,在送她上幼兒園的路上,我問她最近開不開心,寶寶竟然跟我說:“媽媽,我有八個煩惱。”然後一個一個數給我聽,我就耐心地一個一個幫她解答,建議她該如何解決。爸爸媽媽不僅是呵護孩子,而且也要從心裡上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最好是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這樣當然孩子就最愛爸爸媽媽了。這就是為什麼社會上有一些領養的孩子的家庭,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陪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比親生的孩子還要親;而一些親生的孩子從小寄養出去,跟父母沒有感情,一輩子都跟親生父母有隔閡。孩子對父母的愛不是恆久不變的,什麼樣的感情都需要培養,要想成為孩子最愛的人,首先讓自己成為孩子最重要的人吧!


優宸媽媽


大概三個月大就開始認人啦. 小孩半夜要喝奶,或大便,或不舒服,或莫名被嚇醒的時候會哭著找大人. 時常在這些時候出現在孩子身邊哄他的大人,小孩會認得這個人的聲音,聲調和身上的味道. 久而久之,就習慣這個大人陪在身邊了. 這就叫親子關係.

雖然小孩子長大,開始學話,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會了解這些長輩們都很愛他. 但在他最小時候培養出來的那種說不出來的安全感,那份親情是很難取代的.

既然那份親情難取代,而且奶奶的付出也大,建議你們夫妻多抽出時間陪伴家裡老小. 既能和小孩培養感情,也能從奶奶那裡知道孩子的喜好(和不喜好). 你們和爺爺奶奶的親子互動也能給小孩做個榜樣,將來孩子孝不孝順你們是從這些點點滴滴慢慢學的. 祝福你們一家大小合樂榮榮🌹


笨鳥的垂青VLee


我兒子50多天,白天誰帶都可以,晚上哭起來會媽啊媽的叫,只要我。現在50多天在別人懷裡看到我時已經會要我抱了。反正多帶,才培養得


哎呀哎呀小紅帽


孩子喜歡爸爸媽媽3至4歲就喜歡爸爸媽媽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次要的了爸爸媽媽是最重要的


張藝姥姥685


來得及,如果實在沒時間,那就最多拖到幼兒園,多帶他玩,講故事,多參加家長會,班級活動等,就會越來越親密了,當然如果能越早帶越好,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密感是天性,我們家就是三週半歲前奶奶帶,很黏奶奶,我們外地打工,後來來我們身邊上學了,帶的多了,自然就喜歡父母了


LED燈666


晚上一定要和媽媽睡 我家寶寶出生就和我睡現在6個月 晚上只找我 我老公睡中間都不行 白天誰帶都行 只有晚上特別依賴我 半夜睡醒還會叫媽媽 當然晚上照顧寶寶會特別累


灬籹籹


我家孩子從出生就喜歡媽媽,非常黏


我要控制我自己的


吃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