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和婉約詞的巔峰之作《雨霖鈴》,堪稱宋代送別詞的千古名篇

詞在宋代代表了宋代文學藝術的最高峰,宋詞分為兩大流派:豪放派與婉約派。兩大流派的較量從來都是國內學者與文學愛好者關注的焦點。關於愛情的詞數不勝數,可唯獨這首詞可以經久不衰,就是因為柳永把戀人分別時的那種重逢遙遙無期以及當時的肝腸寸斷生動地描寫了出來,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代表人物,分別是:蘇軾和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專力寫詞的詞人,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他的詞承上啟下,開一代風氣,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柳永後世留下的經典作品太多了,他對於宋詞的發展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宋代文學家葉夢得《避暑錄話》中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說明柳永詞在當時的廣泛流傳情況和影響之大。實際上,蘇軾、黃庭堅、秦觀等人的作詞藝術,無不深受柳永的影響。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首“情聖”柳永的一首廣為流傳的《雨霖鈴》,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柳永和婉約詞的巔峰之作《雨霖鈴》,堪稱宋代送別詞的千古名篇

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代: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創作於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柳永第四次科考落第,在京(開封)同戀人分手時的離愁別恨。

起首三句寫環境,如“寒蟬悽切”“驟雨初歇”“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託物言情,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所見所聞,無處不淒涼。

柳永和婉約詞的巔峰之作《雨霖鈴》,堪稱宋代送別詞的千古名篇

“都門帳飲”是寫離別的情形。暗寓仕途失意,又跟戀人分手。透露了現實的無情和詞人內心的痛苦。

刻畫人物神態,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臨別時千言萬語,竟無從說起。幾筆勾勒,傳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時那一剎那,內心世界相當豐富。

柳永和婉約詞的巔峰之作《雨霖鈴》,堪稱宋代送別詞的千古名篇

最後四句把詞人的思念之情、傷感之意刻劃到了細緻入微、至盡至極的地步,也傳達出彼此關切的心情。尤其是最後一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結句用問句形式,感情顯得更強烈。

柳永的這首詞,用簡單的描寫方法道出了詞人自身的失意和與戀人離別的痛苦,

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