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功勞到底有多大,你如何評價王陽明?

Pattern223


王陽明,名守仁,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朝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出生在官宦之家,他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年間的狀元,傳說他五歲之前不會說話,五歲時突然一天開了口,便能詩會文,驚呆眾人。

王陽明從小就不事功名,一心只想成為聖人,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為了踐行聖人之事,十五歲便一個人出長城,在家人的焦急尋找等待中,一個月後安然歸來。後來在其父親的規勸下,王陽明才考取功名,雖然第三次才考中,但終入仕途。

王陽明的官運並不順,在得罪了當朝太監劉瑾之後被貶貴州龍場,並在趕往龍場的路上被劉瑾派的刺客追殺,僥倖逃脫。

在龍場,王陽明取得了人生第一項重大成就———龍場悟道,創立陽明心學,並開館授徒。

陽明心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項偉大成就,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實踐有效性,也就是後來的平定寧王朱辰濠叛亂,及剿滅盤據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省數十年的匪患。這幾次平叛都是以極小代價取得完美結果,令人歎服。

令人遺憾的是陽明心學在國內傳播的並不好,反倒是在日本得到了發揚,可以說是牆內開花牆外香了。日本領導日俄戰爭取得勝利的東鄉平八郎非常崇尚王陽明,他有一塊腰牌上寫著:“俯首拜陽明”。據說蔣介石也非常推崇王陽明,臺灣有一座山蔣介石將其改名為陽明山。

最近這些年國內也掀起了陽明熱,很多企業組織學習王陽明。

如要“致良知”,還須“事上練”,共勉!


字匠甲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海納百川1969


王陽明,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他開創了“陽明心學”,被稱為“千古一人”。

而他之所以取得這麼大成就,主要都歸功於他“沒有自知之明”。王陽明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種天才。

相反,他五歲才開始說話,十二歲才開始入私塾讀書。這啟蒙教育來得也忒遲忒遲了。

雖然王陽明上學上得晚,但一點都不妨礙他給自己立個遠大的人生目標。

一次,他和私塾先生在那裡探討人生。

先生認為,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考上科舉,在朝為官,功成名就。他對文化思想產生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




宇航愛音樂


聖人的道理其實並不是深奧難懂的。反而是至簡易懂的,教化蒼生的才是聖人的道理。在我夲心看來古往今來到過這個世上的人有如恆河之沙浩如煙海。能為後人留下一句名言,一個道理對後世之人能有一絲向善的助力那就是功勞大大的。


蛇痴


王陽明真正核心是融合儒、釋、道三教,三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其是佛教的空;有善有惡意之動,是道教的德;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儒家的格物致知。


天河白雲


先生立德,立功,立言!千古完人! 文武全才,真正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陽明先生的《陽明心學》讓後人受益匪淺。


幸福平安健康順利


王陽明匡還被朱熹刪改的假儒學!從存天理,滅人慾的空教條裡!迴歸到知行合一的正確理念上!讓後世不在朱熹的歪理上!錯下去!!!這叫又一個儒學裡程碑!!


尋道底呢


王陽明先生實乃新儒學之集大成者,其融合理學與心學以及儒釋道之大一統而成心學之大意。


凡行記


王陽明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有助於我們思想上的開悟和行為上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