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近幾年的建築業,最恰當的莫過於“變”。伴隨行業變革而來的,是行業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

變+機遇=勢

建築市場現狀分析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建築業施工企業大大小小近30萬,從業人員至少4600多萬人,還有現在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為260萬人,畢業後至少有70%-80%人將從事建築業及考建造師證書,而這麼龐大的隊伍中取得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的建造師卻只有200多萬人,其中一級建造師僅僅才50多萬人。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建造師報考人數逐年增加,但通關率卻不是很高,導致市場供不應求,需求缺口巨大。

現在整個行業的建築企業,除了央企之外,至少95%的企業建造師數量都不達標。如果建造師掛靠真的走向“末路”,那麼招投標、接項目對這些企業而言也就成了空談。所以,建造師掛靠固然會長期存在。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國家政策分析

隨著2015年“154號文”、2016年“86號文”、“122號文”,”266”號文、2016年年底新“四庫一平臺”運行……住建部一份份文件的出臺,從行業內部來看,“變”突出表現在從國家政策、行業需求結構變化帶來的建設模式、技術和管理模式的改變,由此形成的行業新生態,要求建築業企業從思維模式到行為模式也必須隨之改變。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從行業外部來看,“變”表現為政府加快轉變職能、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主動之“變”;部分企業難以擺脫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在改革大潮中疲態盡顯的被動之“變”;不少企業抓住改革“紅利”,順應行業發展形勢,積極主動搶佔先機的應勢之“變”。

國家建設方向分析

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到2016年7月底總規模12萬億元,保守估計20%落地就有2.4萬億元,2017年公路、鐵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而據統計,2017年,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將迎來落地高峰期,預計落地規模約3.8萬億元。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根據國內的經濟形勢分析,近幾年國內的涉及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民生的建設將會得到持續投資,涉及行業有:鐵路、機場航空、公路、水利電力、船舶製造、核電以及環保工程等。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在這個時間點,建築企業、建造師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考驗,一些建築單位或者個人爭奪生源的情形也十分激烈,行業愈加成熟規範,在市場的引導下,隨著考試通過人數的增加,今後的掛靠市場將會越來越規範。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從目前的建築業現狀到國家對建築行業實施的政策可以看出,一方面以“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為改革方向、以“輕審批重監管”為管理觀念,建築資質審批將逐步強化“人”的作用、強化“業績”的作用,對行業的管理,也將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逐步轉變。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另一方面,資質改革給建築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讓借用資質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業內人士都知道,傳統建築企業的擴張,往往建立在資質借用模式的基礎之上,被借用企業長期以收取“管理費”的形式生存,不僅造成了項目管理的混亂,給質量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被掛靠企業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蛻化,核心競爭力隨之喪失,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一建 二建還是別考了!

資質改革強調以市場化為導向,追求規範化發展,著重發展自身企業,企業著重培養自有人才。故此建造師的“錢景”只會越來越好,持續暴走。

關注憶楠,每天更新建築各個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